唐海鷹 暴海燕

【摘?要】 目的:探討應用典型無縫隙手術室護理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76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采取手術室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典型無縫隙護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SAS、SDS評分及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更少,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滿意共27例,一般滿意滿意有9例,不滿意有2例,護理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滿意共22例,一般滿意滿意有8例,不滿意有8例,護理滿意度為78.95%;差異顯著,P<0.05。結論:典型無縫隙護理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無縫隙護理;滿意度;手術室護理
文章編號:WHR2019052613
手術室是醫院的核心部分,為搶救患者的場所,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及康復效果。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典型無縫隙護理是一種連貫性、不間斷的全面護理方式[1],來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通過對本院進行手術的患者采取典型無縫隙護理,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76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擇期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均知情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并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排除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平均(52.1±4.2)歲;其中開腹手術患者有24例,腹腔鏡手術患者有14例;對照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平均(51.8±4.1)歲;其中開腹手術患者有23例,腹腔鏡手術患者有15例。兩組在各項基本資料上對比,無顯著差異,可進行臨床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手術室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后并發癥護理等。觀察組給予患者典型無縫隙護理,具體如下:
1.2.1?術前護理?1)建立無縫隙護理小組:首先確定護理小組人員,根據學歷、專業技能、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確定,由護士長和3名責任護士組成,并實行責任制,在護士長的管理下做好記錄并及時匯報,做好彈性排班工作;保證護理工作具有連續性和無縫隙,保證護理質量。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不僅加強護理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對疾病知識給予專業培訓;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積極為患者服務。2)術前訪視:手術患者在術前均存在一定的恐懼感,護理人員在訪視中應態度溫和,多談論放松的話題,消除緊張氣氛[2],減少患者恐懼感;同時告知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在交談中應了解患者的個性特點、掌握患者疾病程度,在充分的評估之后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工作。3)術前準備: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詢問手術醫生該手術是否存在特殊要求,及時將手術器械、手術物品等準備,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將各項物品準備完畢。做好術前備皮工作,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可采用輪椅將患者推進手術室,緩解平臥帶來的緊張感,術前和患者多溝通,轉移注意力,減少緊張感。
1.2.2?術中護理?術中協助手術醫生進行操作,熟悉手術醫生的習慣、手術用語,協助患者調整體位,提高和醫生之間的配合度。在麻醉前給予患者鼓勵,并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麻醉后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對腹腔沖洗時,應確保水溫適宜,以免出現各種不良反應。
1.2.3?術后護理?手術完畢后,將患者身體上的血跡、消毒液等擦拭干凈,為患者穿好衣物,并注意保暖;將患者送至病房,在運送中應注意平穩,避免震動造成傷口裂開;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在超出麻醉清醒時間,應將患者叫醒。為患者和家屬講解術后注意事項,減少移動,按照醫囑用藥,不可隨意調節滴注速度等;術后第二天對患者進行回訪,詢問患者感覺情況,告知患者術后存在一定疼痛,疼痛會持續減輕,鼓勵患者勇敢面對。對于疼痛嚴重患者按照醫囑給予止痛劑。另外,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康復后鼓勵患者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能力,增強抵抗力,叮囑患者定期到醫院復診。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主要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疼痛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心理狀態采取SAS、SDS評分進行評價,疼痛情況采取VAS評分進行評價。護理滿意度采取自制調查量表由患者對本次護理各方面滿意情況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如下表所示,觀察組SAS、SDS評分及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更少,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共27例,一般滿意滿意有9例,不滿意有2例,護理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滿意共22例,一般滿意滿意有8例,不滿意有8例,護理滿意度為78.95%;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手術雖能達到顯著治療效果,但手術不可避免對患者造成創傷,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和醫護人員的配合程度,直接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及術后康復效果。手術室具有風險高、工作量大等特點,護理人員易出現一定的紕漏、失誤,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醫療糾紛。典型無縫隙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充分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對患者進行更全面、持續性、不間斷的護理,促進護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減少紕漏發生[3-5]。同時,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優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玲玲.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01):115-117.
[2] 蔣紅翼.手術室護理中無縫隙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s1):109-110.
[3] 徐政秀.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3):1003-1006.
[4] 陳海紅.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感染性休克引發腎損傷合并ARDS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20):3090-3093.
[5] 朱海娟,呂娜,黃麗華,等.巡回無縫隙護理模式用于緩解手術室患者緊張情緒的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06):8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