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露萍



【摘 要】本文將試圖以英漢復合詞“X+mate”、“X+友”為例,研究英漢復合詞對稱與不對稱現(xiàn)象,通過比較得出:“X+mate”與“X+友”存在對稱,“X+mate”可構成單詞,同時“X+mate”復合詞可以翻譯成中文以“友”結尾的復合名詞;“X+mate”與“X+友”不對稱,“X+mate”可構成單詞,但無對應的“X+友”漢語詞,或“X+mate”無法構成單詞,但有對應的漢語“X+友”復合詞。最后結合概念化分析不對稱原因及如何處理不對稱這一問題。
【關鍵詞】“X+mate”;“X+友”;對稱性與不對稱性;概念化
中圖分類號:H313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1-0185-03
一、引言
復合詞是英、漢語中一種重要的構詞方式,其中復合名詞在復合詞構詞中占據(jù)了很大比重,已有不少學者對英漢復合詞進行了相關研究。在過去的研究中,有部分學者涉及了英漢語言的對稱性與不對稱性,如張華從英漢詞匯不對稱性角度分析了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得出了漢語對于英語存在的影響。吳影、鄭曉鳳研究了英漢語言在遷徙時的不對稱性及其翻譯,舉例證明了英漢語言在詞匯、句法及語用三種層面上的不對稱現(xiàn)象,解釋了英漢互譯時容易發(fā)生錯譯或誤譯的原因。綜合前人研究所得成果,筆者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者對名詞性復合詞的研究為系統(tǒng)性研究,缺乏對其中某個類的深入研究,極少有學者研究某一類特定詞匯的對稱性與不對稱性。漢語中的“友”和英語中“mate”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因此選擇一個詞素與“友”和“mate”合成的復合詞具有代表性。
二、英漢復合詞“X+mate”和“X+友”的對稱與不對稱性表現(xiàn)
在研究前,須首先了解它們的本義。英語詞典中對“mate”的解釋有:(1)someone you work with, or share something with;(2)a friend;(3)used as a friendly way to address a man;(4)a husband or wife。單獨的“友”字在漢語詞典中作名詞時的意義解釋有:(1)朋友,有交情的人,同“friend”;(2)借指“兄弟”,同“brother”;(3)同伴,指經(jīng)常在一塊兒玩的人,同“companion”;(4)同一所教會、學校、班級、職業(yè)的成員。比較發(fā)現(xiàn),盡管詞典中對兩者的解釋大致相似,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差異。
通過查閱詞典,“X+mate”構成的復合名詞有:
soulmate? classmate? teammate? roommate? schoolmate? workmate? deskmate? playmate? shipmate? flatmate? grade mate? running mate? coffee mate? bed mate? cellmate? wardmate? helpmate? messmate? housemate? seatmate? checkmate? stalemate
以“X+友”構成的復合名詞有:
驢友 契友 難友 面友 幕友 年友 戚友 棋友 票友 僚友 盟友 狂友 寮友 酒友 婚友 伙友 法友 工友 社友 書友 案友 筆友 璧友 病友 賓友 隊友 賭友 店友 黨友 道友 禪友 房友 詩友 師友 士友 徒友 網(wǎng)友 溪友 相友 心友 校友 鄉(xiāng)友 義友 益友 學友 摯友 執(zhí)友 至友 戰(zhàn)友 諍友 良友 畏友 故友 男友 女友 牌友 飯友 室友 床友 獄友 研友 發(fā)燒友 龍須友
對比對稱與不對稱,具體見表1、表2、表3(*表示不成立,全文同)
通過對以上復合詞“X+mate/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英漢語中“X+mate”和“X+友”構詞存在語際對稱性與不對稱性。語際對稱性指的是兩種語言之間具有對稱性,即英語與漢語一一對應,語際不對稱指的是兩種語言之間存在不對稱性。不是所有的“X+mate/友”都可以構成合格的復合名詞:
第一,“X+mate”可構成復合詞,同時有對應的“X+友”漢語詞,如英語中存在“roommate”、“workmate”,漢語中對應的是“室友”和“工友”。
第二,“X+mate”可構成復合詞,但無對應的“X+友”漢語詞,如英語中存在“classmate”,但是卻沒有對應的以“友”結尾的復合詞“班友”。
第三,“X+友”可構成復合詞,但無對應的“X+mate”復合詞,如漢語中存在“筆友”、“戰(zhàn)友”,但是“筆友”沒有對應的以“mate”結尾的復合詞“pen mate”和“war mate”。
可以看出,英漢兩種語言在構成復合名詞時,兩者之間存在對稱性與不對稱性,事實上,漢語中“友”組成的復合詞比“mate”的要多,而且不對稱形式多于對稱形式。
三、英漢復合詞“X+mate”和“X+友”對稱與不對稱性分析
英漢兩種語言屬于兩種不同語言體系,因此這兩種語言在音系、句法、語義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我們學習第二語言英語時常應用詞匯聯(lián)系法,把英語與母語漢語的詞匯聯(lián)系起來記憶。很多初學者簡單地認為,英語和漢語詞匯可以一一對應,使用此方法幫助自己理解記憶英文,比如,head—頭,people—人,go—走,等等,也比如前文的roommate—室友,其實不然,如“checkmate”和“stalemate”沒有對應的意思,而是指“僵局”。很多英語單詞本身含有多種意思,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它等同于漢語哪個詞。因此,學習英語要記憶一個單詞的各種意思,不然會出現(xiàn)看著熟悉卻又看不懂的情況,漢語的一個詞也同樣可能有多種意思,對應英語的多個單詞。概念聯(lián)系法是一種母語與英語之間的詞匯體系分離運行,一個概念聯(lián)系兩種語言的詞匯的方法。
蘭蓋克(Langacker)提出了認知語言學的概念化定義:意義即是概念化。概念化不是單一的認知加工活動,它是動態(tài)的、從一個概念化轉換到另一個概念化的心智經(jīng)驗,是包括語言內(nèi)外部多認知域、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組織行為。概念化內(nèi)容不僅包括心智體驗的各個層面,還包括已有概念、感覺和情感、現(xiàn)實文化環(huán)境體驗和認知加工過程中的即時概念。英漢語言的概念化比較研究,能揭示語言人類認知的特征和規(guī)律,對于語法結構形式的語言意義的建構認知基礎異同進行研究,對語言教學和翻譯實踐起著重要作用。
本文認為,概念化對復合名詞的產(chǎn)生意義重大。現(xiàn)以復合詞“發(fā)燒友”為例,對英漢“X+mate/友”復合詞進行解讀。“發(fā)燒友”一詞被香港人用來稱呼早期音響器材愛好者,后來表示“對某些事物具有特別愛好的人群,某些行業(yè)或某些活動與物品的愛好者”。我們知道,“發(fā)燒”指的是“因生病而發(fā)熱,體溫升高”。Lakoff認為,人們總是借助一個具體概念去理解認識另一個概念。人們往往通過自己身體較具體的所能感受到的感覺,經(jīng)過概念去認識另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例如,當時玩音樂的人想用一個詞形容功放的膽機發(fā)熱發(fā)燙,聯(lián)想到自己“發(fā)燒”的感受,經(jīng)過概念化的作用,創(chuàng)造了膽機發(fā)燒(其實是電子管發(fā)熱)這一說法。膽機開機時間越長,機子會因為發(fā)熱變得越燙,即香港人所說的發(fā)燒,所以大多數(shù)玩膽機的人一般都會讓膽機休息,等膽機冷下來再繼續(xù)玩,可有些膽機愛好者,玩膽機玩入迷到根本停不下來,膽機發(fā)燒了也不顧,繼續(xù)玩,直到玩到電子管都燒掉。因此玩膽機玩到發(fā)燒不停機、還要繼續(xù)玩的人,漸漸被稱為“發(fā)燒友”。久而久之,“發(fā)燒友”就成了“對某些事物具有特別愛好的人群”的意義。“發(fā)燒”在該復合詞中原本的含義是膽機發(fā)熱,發(fā)展為后來的“溫度高”、“因受到刺激或情感沖動而產(chǎn)生的灼熱感覺”、“熱衷、著迷”等含義。
漢語詞匯的含義通常不固定,應用范圍比英語更廣,英語詞匯的含義則相對比較固定,用法相對比較穩(wěn)定。很多時候,不是單詞無法對應,而是概念無法對應。對于一個漢語詞匯對應多個英語詞匯的現(xiàn)象,因為漢語中的“友”應用范圍廣,使得學習者希望英語中也可用這樣一個詞替代其他的多個詞表達其意思,因此有時候造成“過度使用”的現(xiàn)象。在翻譯“網(wǎng)友”時,有對應詞“net mate”、“net friend”、“net fellow”等,但只有“net friend”是最合適的,其他“mate”和“fellow”雖然也有同樣的概念,但是英語中卻不這樣表達。還有,像“戰(zhàn)友—comrade-in-arms”,英語中沒有使用“mate”“friend”等來表達,而是用了另一個詞“comrade”。而像“發(fā)燒友”這個詞,英語中并沒有這一概念,因此沒有對應的詞來表達。這些英語中表達“友”的詞都有各自相應的應用范圍,有著一些差別,然而學者經(jīng)常會頻繁使用其中一個對應詞匯以避免出現(xiàn)其他詞匯使用不當,而忽略其各自的用法和意義,從而出現(xiàn)錯誤。所以英語學習者在記憶和使用單詞時需同時注意其內(nèi)涵和外延的含義以及其應用語境,不能簡單將其對應,隨意使用。
四、結語
英漢兩種語言在構成復合名詞“X+mate”和“X+友”時,兩者之間存在對稱性與不對稱性,而且不對稱形式多于對稱形式。不是所有的“X+mate/友”都可以構成合格的復合詞,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X+mate”可構成單詞,同時“X+mate”復合詞可以翻譯成中文以“友”結尾的復合名詞;第二,“X+mate”可構成單詞,但無對應的“X+友”漢語詞;第三,“X+mate”無法構成單詞,但有對應的漢語“X+友”復合詞。概念化對復合名詞的產(chǎn)生具有重大意義。學習英語時要注意英漢不對稱現(xiàn)象,不能簡單地將英語與漢語一一對應,隨意使用。
參考文獻:
[1]Croft,William&D. 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Langacker,R.W.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II) [M]. Stanford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991.
[4]胡愛萍,吳靜.英漢語中N+N復合名詞的圖式解讀[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2):66-72.
[5]羅凌云.“頭/head+N1”類名名復合詞認知語義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1):72-74.
[6]牛保義.英漢語概念化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2011,32(5):1-7.
[7]樸春燕.英漢名名復合詞的認知研究[D].吉林:延邊大學,2018.
[8]王晨佳.基于概念化理論的外語詞匯意義產(chǎn)出問題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3(5):171-173.
[9]吳影,鄭曉鳳.英漢語言的不對稱性及其翻譯[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3):90-92.
[10]張華.語言遷移現(xiàn)象中的英漢詞匯信息不對稱性研究[J].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3):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