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人:何祖坤
主持人話語:邊疆是中國領土范圍內國家權力管控效度不理想、治理難度較大、且存在較大管控風險和較多治理挑戰的邊緣性行政區域。不管從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局看,還是從國際地緣政治與國家安全格局的構建來看,邊疆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凸顯。經濟方面,邊疆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安全方面,邊疆是國家安全的天然緩沖地帶;生態方面,邊疆大都屬于國家生態功能區,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文化方面,邊疆多元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繁榮發揮著滋養作用;外交方面,邊疆在中國周邊外交戰略中承擔著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的重大職責。進入新時代以來,邊疆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承擔者和實施者,并承擔著把中國的軟實力向周邊國家傳播和擴散的輻射功能。
邊疆存在著特殊的社群、特殊的歷史文化等,這決定著邊疆治理有其特殊的規律性。充分探究和認識邊疆治理規律,才能提高邊疆治理效能,推進邊疆治理現代化。本欄目的三篇論文,從不同角度探討邊疆治理的規律性問題。方盛舉的《邊疆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黨建治邊方略》提出把要邊疆黨建作為邊疆治理的重大方略,以扎實的邊疆黨建激發邊疆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這樣才能應對邊疆復雜和艱巨的風險挑戰,從而引領和保障邊疆治理現代化進程;丁忠毅的《次邊疆治理:歷史鏡鑒與實踐意蘊》提出了一個具有創新價值的概念“次邊疆”,認為次邊疆在國家疆域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并對歷史上王朝國家的次邊疆治理經驗進行了理論概括,在新時代必須把主邊疆治理和次邊疆治理納入一個系統中來總體謀劃,協同推進;羅紅霞的《特征、因果與對策:云南邊民居留穩定性的調查與思考》提出邊民是邊疆安全、邊防鞏固、邊境穩定的決定性因素,但邊疆與內地發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邊民不斷向內地流動,邊境地區出現一定的空心化現象,對邊疆治理造成挑戰,論文以實證調查方法對影響邊民居留意愿的因素進行了回歸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邊民居留穩定性的策略。
主持人簡介:何祖坤,男,彝族,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