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據主義與價值重估:數據化的價值判斷

2020-02-20 09:37:48林建武
云南社會科學 2020年3期
關鍵詞:價值

林建武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重要構成部分的今天,數據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到購物消費,尋醫問藥,大到國家治理,全球協作,數據都是行動與決策的重要依據。然而,數據接管世界的趨向也讓人們陷入憂思:數據重要性不斷提升所暗含的數據主義傾向,是否是以數據的價值替代了人的價值進而導向了某種人的異化?是否一種嶄新的生活模式和一種嶄新的價值將主宰人類,而這種新價值的評判標準將完全依賴于數據?要回應這樣的困惑,需要對數據主義和數據化的本質,對數據化與人類生活的真正關系,對數據與價值之間的關聯有一個更明晰的認識。

一、數據主義與數據化的時代

數據主義不僅是一種社會思潮,它從根本上代表了一種對世界的本體論承諾,以及伴隨這種本體論承諾的認識論與價值論模型。數據主義認為,“宇宙由數據流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就在于對數據處理的貢獻。……數據主義指出,同樣的數學定律同時適用于生化算法及電子算法,于是讓兩者合而為一,打破了動物和機器之間的隔閡,并期待電子算法終有一天能夠揭開甚至超越生化算法”。①[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林俊弘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第353頁。數據取代原子、實體、物質,成為世界的新“基質”,數據遍布世界,世界可以還原為數據。一切事物、人、人際關系、文化、價值都可以還原為不同算法模式下的數據。數據主義的這種本體論承諾帶來了一種價值論上的評價標準。而數據主義的兩個基本法則可以歸納為,一是,數據量的最大化,世界將為數據所填充;二是,世界的全面數據化,無法數據化的事物將被排除在世界之外,這類似于一種“降維打擊”。數據主義似乎就是價值上的“降維打擊”。最多的數據就意味著最大的善,最透明的數據也意味著最大的善。

之所以數據主義可以從一種本體論承諾直接過渡到一種價值論評價,其中的一個最根本預設是:世界的數據化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即它不是一個可以被直接觀察或者通過科學實驗認識到的知識,像水、火,或者大氣作為世界的本原那樣;它是一個需要被人還原和承認的“基質”,它需要在人類生活的層面上獲得一種本體論的承認。換句話說,數據作為世界的本原指向的就是,被人收集、還原、整合之后的數據(它也必定經由此過程,畢竟數據不是自然存在物,人們并不能直接在世界之中“看到”數據)乃是世界的本原。由此,數據主義自然就指向了一種數據化,因為人對世界的數據化處理乃是作為本原的數據主義之中的數據的基本樣態。很簡單的一個說法,沒有數據化,何來數據?數據主義的數據也不是從天而降,可以超脫人而存在的存在物。在這個意義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數據主義所看重的價值:客觀性與對信息自由的追求。這二者都是數據的某種屬性,這種屬性是相對于人來說的,是人對世界數據化之后認可的價值。

不過,數據究竟是不是世界的本原?在哲學上這將引發無窮的爭議。何塞·范迪克(José van Dijck)認為,“數據化根植于一種有問題的存在論和認識論主張”①Josévan Dijck.Datafic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secular belief.Surveillance & Society,12(2),P197-208,2014,P.198.。數據主義和數據化的根本方向不一定在這個對于世界的本體論承諾上,或者,將數據作為對世界的本體論承諾只是人們為了凸顯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凸顯數據對于人類生活的徹底顛覆而給出的一個“想象性證明”。似乎只要承認數據的存在論地位,在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世界就可以越來越多地被數據化,進而數據主義和數據化就變成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而當前人們所追求的數據化目標還限定為,“將社會行為轉化為在線的可量化數據,從而實現實時監控和預測分析”②Josévan Dijck.Datafic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secular belief.Surveillance & Society,12(2),P197-208,2014,P.198.。梅拉妮·斯旺(Melanie Swan)將當前人們生活各領域的數據化做了歸納:(1)飲食(能量、營養、口味、花費、地點);(2)活動(步行、騎行、消耗、地點);(3)心理狀態(快樂、焦慮、信心、自我評估);(4)認知狀態(IQ、記憶、耐心、創造力);(5)周圍環境(天氣、地點、季節);(6)社會交往(朋友、社交、影響);(7)身體狀態(血糖、血壓、睡眠情況)③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Big Data,2013,Volume:1 No.2,P.85-99.。在數據世界中,人們已經在很多時候自主地選擇以數據化的方式來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更多的人傾向于承認,“可穿戴設備為自我授權(self-empowerment),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提供了最佳的條件”④Brett Nicholls.Everyday Modulation:Dataism,Health Apps,and the Production of Self-knowledge,Security,Race,Biopower,Holly Randell-MoonRyan Tippet ed.Palgrave Macmillan,2016,P.101.。有兩個階段對自我的數據化,個人身體將成為可知、可計算、可管理的對象,而且完整的個人也都面臨著數據化的誘惑:“自我追蹤1.0,基本的定量現象,步行、睡眠、營養、鍛煉方案;自我追蹤2.0,針對主觀感受,情緒、快樂、生產力” 。⑤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Big Data,2013,Volume:1 No.2,P.93.數據化成為人們理解自身與社會行為的新范式,已經獲得了普遍的承認。不只是身體的數據化,友誼、興趣、信息搜索、趣味表達、情緒反應全部可以數據化,包括精神甚至是靈魂、信仰的數據化,一切都進入了算法關系(Algorithmic Relations)的計算之中。

對于數據化與數據主義潮流而言,算法是一個關鍵。零散的、沒有規整過的數據很多時候并不能呈現自身的用處,只是材料甚至邊角料而已。只有經過算法的加工、整合,數據才能真正發揮對生活的影響。以這樣一種思路為指導,出現了某些崇尚更優算法的“算法主義”思潮。實際上,正如學者們看到的,數據主義者(算法主義者)往往將數據和算法看作世界萬物、人際關系的存在論基石,一切似乎都可以被歸結為數據和算法的抉擇與更替。因此,在數據主義的時代,人們好像自然而然就會得出如下的結論:“感覺和情感只是生化數據處理算法”①[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96頁。,而“到了21 世紀,感覺不再是全世界最好的算法。我們正在開發更優秀的算法,能夠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運算能力和龐大的數據庫”。②[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354頁。這里可能存在的一個基本預設是,世界在本質上是數據構成的,而算法上的更替是一種新的數據處理模型對舊有的數據處理模型的更替。這種新的模型(電子算法)在價值上要高于舊的模型(生化算法)。這里蘊含的一個進化論原則是,機器要比人腦更適合處理數據,“人類的大腦無法理解新的終極算法”③[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355頁。。然而,人們以數據的數量為理由,認為在大數據面前,人類的生物學智能根本無力做出計算,因此得出結論認為,電子算法在大數據時代要優于生化數據。但這一假設的一個前提是,即世界上的事物與價值都可以被數據化,而生化智能在數據化中一定是落后的。另外,在算法的更替之中,蘊含的另一個基本假設是:能夠被清晰呈現、還原、解釋的數據處理模型、算法相比于不能被呈現、還原、解釋的數據處理模型要更高級、更優秀,似乎前者具有更大的進步空間。只有依賴這種預設,數據主義者才能面對如下的問題:相比于普通人的大腦,計算機在今天要以算法的形式模擬人類的決策、模擬人類對自身身體的控制與微妙的感覺,是非常低能的。

二、身體與生活的數據化

人類身體與生命本身的數據化是數據主義浪潮中的重要一環。伴隨著運動健身APP 和可穿戴設備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許多人已經接受甚至歡迎對自身身體的數據化呈現。而在智能醫療實踐中,由于疾病和人群健康問題上的數據化能夠帶來諸多便利,科學研究者也愿意采取數據化的處理模式來對待人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出了許多對人類身體的數據化處理方式,這些方式都是身體數據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其中包括:“使用測量、科學、技術對自然世界,包括人類身體進行安置、理解、操控”④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Big Data,2013,Volume:1 No.2,p.86.,“將無線生物傳感器、基因組測序或成像設備中收集的個體信息,與傳統醫學數據相結合”⑤[美]埃里克·托普:《顛覆醫療:大數據時代的個人健康革命》,張南、魏薇、何雨師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年,第xxxvi頁。。生物學對于數據主義的這種接受與擁抱,似乎已經讓人們身體的數據化成了一種不可違逆的潮流。人們無論多么關心自己身體的隱私,多么懷疑身體在根本意義上數據化的可能,都無法否認:生命的數據化可能會改變一切,而且數據化作為一種處理身體的新范式有其不可替代之處。

在數據化時代,身體與數據之間的密切關聯意味著,“身體正在變成一個更易認知,計量和掌控的對象”⑥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Big Data,2013,Volume:1 No.2,p.85.,身體似乎通過數據而脫離了某種“神秘狀態”,身體變得更加清晰而易于掌控。實際上,所有認同身體數據化的人,運動健康APP 和可穿戴設備的使用者,都傾向于承認對身體的數據化處理賦予了人自身更大的主動性,甚至可以說,人從一種被動的“養生”(保護身體)狀態進入到一種主動的“健康”(激活身體)狀態。這種數據化是對人身體的重新發現與再次塑造:“可穿戴設備和健康APP 是當前一項可見的關于身體技術化具體實現的技術,在關于健康與健身、生產效率、數據依賴、階層、烹飪技藝的文化處境之中,物質性地,混亂地塑造我們的身體。”⑦Brett Nicholls.Everyday Modulation:Dataism,Health Apps,and the Production of Self-knowledge,Security,Race,Biopower,Holly Randell-MoonRyan Tippet ed.Palgrave Macmillan,2016,p.102.不過,從價值的角度看,這種所謂的“塑造”不過是以數字的方式來重估人們關于自身身體之價值(比如說健康、強壯、優美)的另一種評估模型。人們不是直接因為身體的數據化而帶來身體和生活質量的提升,而只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可數字化)來理解這種“價值上”的“提升”。如人們會接收到這樣的訊息,“今天你運動了2.9 公里,還有10 卡路里需要消耗,為了更健康的生活,你需要繼續運動”,健康的生活依然是人們追求的價值,改變的只是2.9 公里和10 卡路里這樣的數據成為健康的評價標準。

當人們認可了身體數據化的可能性及其好處,數據便開始滲入日常生活。自我在身體層面上的可計算意味著,我“自身”在現實意義上的生活可以被計算,被算法所優化。而由于數據主義的支持者以一種積極、主動、認同的態度接納身體和生活的數據化,他們也樂于以一種數據的方式來表現那些以往人們認為無法被量化的東西,如人的感受、喜好、情緒、心理狀態等。數據化可能一開始只是身體層面的、運動層面的,但隨著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肯定和應用,人們慢慢開始愿意在完全意義上將自身數據化,對自我進行數據化追蹤。在這個過程中,會看到,“自我追蹤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它將量化自我行動從根本上包括收集客觀指標數據與這些數據影響的主觀體驗兩者中的定量和定性雙方聯系起來”①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Big Data,2013,Volume:1 No.2,p.93.。或許,從數據到體驗、感受,最終進展到價值,這是數據主義對人類生活實現宰制的完整路徑。問題在于,人們認可某種意義上的自我追蹤,根本上乃是因為認可了這種價值評價的方式,而不是認為數據本身有多么重要。

在當前的語境中,對日常生活的數據化重構不僅呈現在運動和身體狀態監測中,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比如吃飯、睡覺、散步都獲得了數據化重構的可能。運動手環Jawbone 有一句廣告詞:“有一個更好的你,起來,去找到它。”在可穿戴設備的制造商看來,對用戶日常生活的數據化重構是有規則、規律的,這些規則依賴于算法與數據,而重構的結果是“更好的自己”。當然,廠商也總是表示,用戶需要“通過理解和管理來激勵健康的生活習慣”,即用戶需要認可廠商對于價值的這種預設——如上文所強調的,這種預設是價值評估模式上的數據化重構,而不是價值本身的重估,廠商并沒有給出一些奇怪的,與社會習俗觀念不同的新觀念、新價值。用戶被告知的是:在數據化的時代,可穿戴設備可以為用戶提供直觀的數據收集與算法統計,進而提供一個最佳的行動方案,用戶只需要遵守這一方案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價值,就能找到“更好的你”。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數據化提供的這種價值是否是真正有益的,而在于廠商和產品是否給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對價值的評估方案。人正常的生活之流被某些特定的節點、事件、數據所代替,人們不再關心飲食,而是關心卡路里攝取量;不再關心悠閑的散步,而是關心步數計量,而這些都是以數據化能夠帶來更好生活為前提的。在可穿戴設備和運動健康指導APP 的數據化生活中,散步將變成一個目標(有激勵作用),身體完全被還原為機器,一臺需要不斷被激勵的機器。人自主地將自己的身體數據化,并承認在這個過程中會帶來“更好的自己”,而數據化的后果是,對于“用戶”而言,只要認可了數據化之后的價值評估模式,那一切就變得清晰而簡易。“更好的自己”被分解為數字、步驟、程序,在每個時間點、每個時間段,在身體的每個部分、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人們都可以期待一個清晰的“指南”,這個指南甚至是收集個人數據之后“為個人量身定做”的。人們似乎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喪失自己對價值的判斷和追求(用戶是主動追求“更好的自己”才愿意對自身進行數據化處理的)。和過往時代人們追求幸福的模式相比,最大的差別似乎也就是價值的評估模式和實現模式發生了改變。人們在過去追求“更好的自己”,今天使用運動健身APP 和可穿戴設備的人,同樣也是追求“更好的自己”,只是,在數據化的時代,人們相信,通過將價值轉化為數據,同時認同和擁抱這些數據,就能獲得價值。

三、重估一切價值的評價模式

數據化的范式在今天實際上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或者說價值取向。但是,需要回答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數據主義與價值之間的關聯。數據主義認可的價值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種關于價值的算法呢?以及,在根本意義上價值能否被數據化、算法化處理?數據主義所看重的價值雖然看起來不同于過往人類生活中認為重要的東西,但數據化主要通過這些價值提供的是一種對價值評估模式的重估而非對價值本身的重估。

客觀性是數據主義認可的一種價值。在本體論意義上,數據還原到最后所剩下的是未被處理過的“元數據”,數據主義者認為,“元數據”是未被人們“再加工過”的數據,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人們以數據的方式對于世界的最客觀存在: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一個人的年齡、出生日期,這些都是“元數據”或者所謂的“原始數據”。但這種元數據真的是客觀的嗎?數據的客觀性并不被天然預設,元數據也是如此,而且,若是數據不可分析,則數據本身也是無價值的。數據本質上是為了被解釋,被分析。一種對數據的自然主義處理似乎是不可行的。每個人的頭發半徑,每根頭發之間的詳細距離,這是一種“元數據”嗎?似乎是的。但這種“元數據”對于數據化沒有太大的意義(或許將來它會變得有意義),那么,對這種“元數據”的客觀描述還是有價值的嗎?

人們似乎認為“大數據提供了更高層面的智慧和知識形式,可以產生前所未有的見解,這些見解帶上了真理性、客觀性和精確性的光環”①Josévan Dijck.Datafic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secular belief.Surveillance & Society,12(2),P197-208,2014,p.201.。但是,元數據的挖掘算法,挖掘元數據的平臺,可能都不是客觀的。元數據終究是要被解讀的,它需要成為某個“產品”,在成為產品的過程中,客觀性還存在嗎?當人們發現,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都被轉化為算法形式時,這其中真的僅僅是客觀性作為一種價值選擇成為其他價值的最終衡量,還是其他過往看重的價值借助數據化的客觀性獲得不一樣的評價模式?

元數據在今天成了一種珍貴的稀缺資源,一方面自然是因為它可以在不同算法的處理下得出不同的結論,它比那些更具體的數據似乎更客觀,可開發性更強;另一方面,它在社會道德層面所引發的爭議可能也是最小的。人們會認為元數據經過匿名化處理,不會侵害個人的隱私。但問題在于,今天大多數商業公司搜集的所謂元數據并不是說它不涉及個人,如果商業公司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的話,那也只是讓這些元數據脫離具體的個人身份,元數據展現的是清晰、生動的“某一個人”:元數據在今天的貨幣化(被出售)正好證明了對其可以進行某個維度或者某種價值上的利用,社交網站將用戶信息(元數據)集體出售是常見的,甚至很多社會科學家也接受社交網站以某種價值預設為前提搜集的元數據,并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雖然元數據被認為從個人的背景和自我意識之中分離出來,但越是有用的元數據,往往具有更多的個人痕跡。當數據公司努力競爭以爭取發現和把握“每一個單獨的數據集都可能有一些內在的、隱含的、尚未挖掘的價值”②Josévan Dijck.Datafic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secular belief.Surveillance & Society,12(2),P197-208,2014,p.201.時,似乎就很難再堅持元數據的“客觀性”價值了。

元數據的客觀性還被認為體現在數據收集平臺的所謂“客觀性”上。平臺聲稱自己對于數據是中立的,甚至對于數據的收集是被動的,沒有刻意的操作意圖,只是單純的記錄和留下印記。這個判斷奠基在如下觀念的基礎上:在線的社交信息流量是通過中立的技術管道而實現流動的。平臺的中立性和客觀性訴諸的理由是,平臺只是探測,只是采集,只是記錄。問題是,數據在采集過程中沒有價值預設嗎?今天還有一些數據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平臺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體量超級巨大,可以被看作平臺中立性和客觀性的一個佐證——平臺是全部、全面、全方位地進行收集、記錄,并沒有以特殊目的去針對特定的數據。這種中立性和客觀性對于很多學者而言,已經體現了自己的價值,特別是在關于人群問題,比如疾病和健康問題,超大體量的“客觀數據”對于推進醫學研究幫助很大。同時,大量的人類行為蹤跡也為社會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可能空間。但問題是,超大體量數據對科研的價值并不能證明數據自身的客觀性就是一種價值,只能說明,對于科研來說,更大量、更客觀的數據是有價值的。

根本上說,人們量化自我是為了某種價值。數據本身是一種價值,用它來審視其他的價值,但卻不可能替代其他價值。

四、數據主義的價值評價標準

在大數據的時代,“對數據主義來說,信息自由就是最高的善。……信息自由所賦予的對象并非人類,而是信息。而且在這種新價值觀看來,信息自由流通的權利應該高于人類擁有并限制數據流通的權利,因此可能侵犯到人類傳統的言論自由”①[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346頁。,而“數據優先和普遍互聯是數據最大化和信息自由至善的另一種表達”②李倫、黃光:《數據主義和人本主義數據倫理》,《倫理學研究》2019年第2期。。一切的善都依照是否有利于信息自由來判定,也就是,數據主義認可的最高價值是能夠自由地將世界最大意義上數據化。信息成了價值的裁決者,一切都服務于信息生產、流通、繁殖、計算。數據流通就是善的,而數據的不流通就是惡的。人們可能會質疑這樣的評價方式,其實,這種質疑是大可不必的,因為數據自由流通之善奠基在數據主義的認知之中,即不能在認可某種意義的數據主義的基礎上去質疑數據自由流通的價值,要質疑數據自由流通成為全部善之評價標準,質疑數據主義這一更深層次的價值選擇是否是唯一的最高的價值。

實際上,在數據化的框架之中,人們的隱私權成了一個重要的,特別需要被保護的對象時,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存在著好的數據化和壞的數據化——好的處理數據的模型和壞的處理數據的模型。

總的說來,一種好的數據主義可能會是一種好的價值的重估方式,即以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實現認同價值。一種壞的數據主義可能是對過往價值的摧毀,也可能是以武斷的方式引入一種價值重估的新模型。如赫拉利所說,“在歷史進程中,人類創造了一個全球性的網絡,不論面對任何事物,都以它在這個網絡中有何功能來給予評價”③[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357頁。,這不一定意味著“數據主義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正如人類對其他動物所造成的威脅”④[以色列]赫拉利:《未來簡史》,第357頁。。人類可以與其他動物和諧相處,雖然也存在威脅的可能;數據的價值評估模式其實也可以與過往的其他價值評估模式,甚至未來的價值評估模式和諧相處。一種好的數據主義或許正如人類這一物種在地球的出現一樣,是有可能帶來整個生態進步與文明化的。不應當拒斥數據化和數據主義的潮流,更不應當武斷地將數據化當作是對舊有秩序的破壞與摧毀。

普遍被認同的一種更好的數據主義,是一種能夠在宏觀意義上幫助人類做出價值決策的數據主義:每個人都成了分析的對象,人們的數據被收集起來統一分析,因而大數據提供了一種更加宏觀的分析框架。這種宏觀的分析框架在健康和疾病等重大研究上有時能夠幫助人類取得重大的突破。治療疾病時可以收集到的數據包括:“傳統醫療數據(疾病史,家族史),基因學數據,量化自我的追蹤數據”⑤Melanie Swan.The Quantified self, Big Data,2013,Volume:1 No.2,p.88.,這意味著對自我的數據化是有益于預防疾病的健康事務的。假如這些數據被去除個人化的標簽,它們就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元數據”。智能醫療就奠基在數據化的基礎之上,而“考慮到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總是通過大規模的數據關聯再現個人醫學信息以及由云計算或超級計算將‘總體預測’與‘具體觀微’相結合,從而推進醫療實踐中的健康革命”⑥田海平:《生命醫學倫理學如何應對大數據健康革命》,《河北學刊》2018年第3期。,數據化將有助于“現時代重大生命醫學倫理難題的解決”。在這樣一種智能數據和嶄新的醫療實踐中,一種好的數據化更有助于推進這一實踐的算法和評價模式。在數據化的時代,醫療領域中的價值問題已經轉化為人群健康的生命倫理學。所有這一切將帶來價值上或者說價值評估模式上的轉變:人們將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在這些應用的層面上,應當支持和開發的是一種對于數據的嶄新算法和應用,這種算法和應用應當能夠證明自己是一種更有效的價值評估模式。

五、數據的價值是可數的嗎?

數據主義雖然帶來了生活的巨大進步和便利,但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人們懷疑數據主義是否能夠真正給人類生活帶來好的價值。數據時代是否證明了人類經驗與直覺的局限性,人是否應當將自身轉化為“數據人”。很多時候數據的統計顯示出某種違背人類直覺的結論,并以此為傲。數據主義者可能會支持的一個判斷是,直覺與經驗相對于數據而言是會出錯的,因為它們過分依賴有限的個體,而大量個體收集起來的數據會糾正這種錯誤。人們完全無法憑借自身來糾正認知上的錯誤,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大數據和新型算法。

數據主義所追求的客觀化依然是一種價值評價模式,它并不先天就是一種價值,它依賴于價值,并通過一種數據化的方式重新進行評估。在這個評估的過程中,便帶來一系列數據時代所看重的其他東西。以信任為例,整個數據化都奠基在這種“信任”的價值基礎之上:數據主義意味著多重信任——信任信息收集器、信任信息分析者、信任數據本身。這種信任的來源是,人們相信企業和公共機構在使用這些數據時會遵循某種“規范”,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可能并不清楚這個規范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說,數據主義所要求的信任,以及信任在數據化時代的價值是一種好東西,但這種好東西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傳統的價值在數據時代被重估之后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人們并不反對數據主義的價值預設,但這種預設應當被標示出來。人們的信任往往直接依附于平臺、機構、企業,一旦這些組織破壞這些價值預設,或者偷偷販賣另一種價值預設,整個信任基礎可能就陷入危機。

以算法的方式讓用戶能夠自主地控制自己的信息,用戶需要明晰信息被生產和信息流動的整個過程,用戶需要明晰信息挖掘之中預設的價值,用戶還需要清晰地了解企業、平臺、機構在信息流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現實層面,即使用戶信任某一個特殊的平臺,但由于平臺與平臺之間的關聯,用戶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信息會被分享給誰,因而,用戶對于這個平臺的信任并不意味著對于自己信息的完全把握。而且,平臺會蓄意呈現和標識出自身的客觀性,但數據卻是處于流動狀態的:“數據主義預設了對量化方法之客觀性,以及使用這些方法的機構(無論是公司平臺,政府機構還是學術研究人員)之獨立性和完整性的信任。然而,信任和獨立性在一個相互關聯的生態系統(所有的在線平臺都不可避免地相互聯系)中其實是一個困難重重、危機四伏的概念”①Josévan Dijck.Datafic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secular belief.Surveillance & Society,12(2),P.197-208,2014,p.204.。可見,就算以數據主義的方式對待自身,人們也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以數據自身的價值(如果存在數據自身的價值的話)作為評價的準則。價值系統還是過去式的,就算信任的數據,或海量數據之中存在著過往沒有的客觀性和精確性,價值依然是陳舊的,人們只是重估這種價值的評價與判斷模式。

人類的價值是否完全可以被還原為數據,即價值是否都是可數的?就像一些專家認為的,即使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異常迅速,但關涉到很多人類行動時,“人類實際上并不知道這些決策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更無法在過程中間給予評價、監督以及適當調節”②戴國強、高芳、徐峰:《人工智能在實際應用中的瓶頸及未來研究展望》,《情報工程》2018年第1期。。如果當人們面對諸多可能的困惑,卻僅僅用“數據就是如此顯示的”,或者“大量數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來做論據時,人們是在一種壞的意義上使用數據,即給予一種“不可數的價值”“可數”的屬性,是混淆了數據對價值的重估形式——到底是重估價值本身,還是重估價值的評判模式。就數據化對人們生活可能的幫助而言,當人通過可穿戴設備和運動健身APP 監控自身時,是否期待自己的行為能夠被預測,預測本身正是一種價值導向上的問題,預測就意味著自我行為自主性在某個意義上的缺失。個體本來期望有一個充滿偶然性和期望的未來,殊不知未來所遇到的一切都已經被公司、平臺預測到,并且你遇到的場景全部被擺弄完畢,你還期望這種未來嗎?也有很多人質疑,社交媒體是否在權衡、操縱、貨幣化人類的在線行為。購物網站的數據使用告訴人們,平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操縱人類的欲望,創造出額外的需求,數據的挖掘很多時候在算法上已經貨幣化了。而且,算法總是可以引導數據生產。也就是說,人們給出什么樣的數據,以何種方式給出數據,往往是被程序、算法所引導的。可以說,將生活之中看重的價值全部交托給數據時,人們的生活將面臨著重大的危機。在這個意義上,“數據機器的形成和人的自由的喪失才是數據濫用的最嚴重的后果”③李倫:《“楚門效應”:數據巨機器的“意識形態”——數據主義與基于權利的數據倫理》,《探索與文明》2018年第5期。。

猜你喜歡
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分鐘能創造多少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七月》價值新解讀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3
“給”的價值
俆衛:用夢創造價值
科學中國人(2015年4期)2015-02-28 09:12:39
價值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7
從平凡中體現價值
聲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32
“活著就要體現自身價值”
中國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欧美色伊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黄片在线永久| 久久黄色视频影|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免费aa毛片|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成人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日韩av在线直播| 啪啪国产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欧美一级色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人成网址|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在线欧美a|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视频| 女人一级毛片| 色天堂无毒不卡|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无码不卡网|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秋霞国产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婷五月综合| 日韩二区三区无|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色爽网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