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遂寧市安居區人社局立足長遠謀規劃,服務中心強基礎,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扎實做好各項人力資源工作。目11 個;組織區內重點企業與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政校企”三方合作協議,創立“學生+學徒”雙重身份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安居汽車產業科教中心,與7 家聯合辦學院校合作組建近100 人的師資隊伍。
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落實“遂州英才七大計劃”“遂州英才千人計劃”和《遂寧市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的十條措施》,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將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出臺《遂寧市安居區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在安家補助、生活補助、購房補助、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向優秀人才傾斜;出臺《安居百名精英選育計劃》,圍繞“3+2”主導產業發展需求,采取分層分類遴選方式,支持培養270 名各類精英人才。
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推進農村實用人才、科技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教育系統優秀干部人才遞進培養計劃,通過優秀干部人才遞進培養對象培訓班,選派100 名優秀教師到西南大學研修培訓。推薦并協助青年人才參加“創青春”成都平原經濟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以及“高新杯·遂寧市第五屆創客大賽”,獲“創青春”成都平原經濟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四川江淮、靈廣竹編2 家企業獲“高新杯·遂寧市第五屆創客大賽”優秀獎。
加快引才步伐。引進會計金融、建筑規劃等鄉鎮緊缺專業人才26 人;引進土地資源管理、產品設計等急需專業服務基層選調生9 人;通過引進、遴選、考錄等方式,為教育系統招引教師105 名;為衛生系統引進各類醫學類人才13 名,回引規培生3 名;引進土地資源管理、產品設計等急需專業服務基層選調生9 人。積極參加遂州英才組團招聘全國行活動,招引54 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與區內企業建立校企招才引才合作機制,引進企業經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市場營銷類人才45 名。依托主導產業,引進車輛工程、化學化工、規劃建設等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52 名。開展品牌創建工作,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 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 家。依托省專家服務中心、四川省專家服務團服務“5+1”現代產業體系走進安居活動,實施專家服務項
共謀協同發展格局,謀劃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安居區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有關縣區合作,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集合政府公共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科技服務等功能,打造具有完備社會功能、健全信息網絡平臺、高水平管理能力和可持續性的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系統。
共創區域特色品牌,促進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安居區緊貼發展需求,為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保障,整合人才、勞動力資源和高校畢業生“三大市場”,建設集產業發展、企業成長、服務供應等功能于一體的成渝軸線區域人力資源市場,提供全方位人力資源配置服務。同時,開展“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行動,運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打造“線上+線下”的人力資源交流平臺。同時積極打造區域人力資源產業特色品牌,促進全域人力資源產業高速發展。
共促緊密務實合作,開展成渝軸線區域合作招聘。以聯盟為平臺,增進互信、密切配合、凝聚力量,加快形成聯系緊密、協調一致的合作機制體系。利用現代快速交通網絡和新一代信息平臺,強化城市間人力資源交流互動,提高區域產業關聯性和人力資源依存度,塑造平等合作、協同互動的協同型產業分工格局。
深化共建合作機制,推進跨區域人才交流。安居區主動融入成渝區域發展,建立互認互通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互聯互通的人才信息發布機制、一站式人才服務受理機制、“一網通辦”人才服務高效機制,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和一體化便利化的人才服務機制等,旨在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暢通人才交流機制,形成“十四城一張網”的人才工作格局,合力為成渝軸線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