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王某1995年在某工廠遭受生產事故傷害,經當地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2018年,王某退出生產工作崗位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王某2019年信訪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要求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的規定,解決其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問題。
關于職工遭受傷害的工傷待遇問題,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不斷在適時建立和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出臺了一些工傷保險的法律法規,對職工在工作(生產)中遭受事故傷害的相關待遇作出過明確規定。如:新中國成立初期,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1年2月26日政務院公布)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1953年1月26日勞動部公布試行),職工傷殘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出工作崗位后按月享受殘疾撫恤費待遇,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由原單位安排適當工作;1996年8月12日,原勞動部下發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規定職工傷殘一級至四級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撫恤金待遇,五級至十級傷殘職工根據不同等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可享受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待遇。2003年4月16日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375號)、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又頒發了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86號),不斷完善了我國的工傷保險政策規定,以確保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
職工王某1995年在工廠遭受生產事故傷害,相關待遇已經按照國家當時的政策規定作了處理。根據四川省川勞險〔1997〕5號和川勞社函〔2003〕142號文件規定,王某不應再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總之,職工因工作(生產)等原因遭受到事故傷害被認定為工傷,除法律法規另有特別規定之外,原則上應以職工遭受傷害時的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享受相關的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