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紅梅
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加之受疫情影響,產生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呈明顯上升態勢。成都市青白江區對聯調聯處的三種辦案模式進行了總結提煉,就面臨的困難提出了幾點思考。
成都市青白江區遵循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理念,采取多方聯動“一站式”化解的工作模式處理集體勞動爭議,切實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取得了和諧穩定的社會效果。
“調解+仲裁+訴訟+執行”的“一站式”處理方式。針對企業賬戶、固定資產被查封即將被拍賣,勞動者的工資、經濟補償金未支付的情況,在受理勞動者的仲裁申請后,立即為勞動者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同時啟動“調解+仲裁+訴訟+執行”的“一站式”處理方式,由仲裁院負責聯系司法局、法院等部門,盡快進入法院的執行程序,打破辦案壁壘和跨地區執行障礙,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仲裁調解+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一站式”處理方式。針對上市公司停牌后沒有進入破產重整的階段,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關系,企業無力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社保,又與職工通過協商簽訂了解除勞動關系協議的問題,受理調解協議審查申請后,仲裁院立即聯系法院、司法局等部門,成立“一站式”專班,對具體情況開展專題研究,部分調解協議經審查置換成《仲裁調解書》、部分調解協議經雙方共同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解決文書中的法律適用問題,賦予調解協議法律效力。
“調裁+產業功能區管委會”的“一站式”處理虛假集體勞動爭議。仲裁辦案中積極引入屬地屬管的產業功能區或鄉鎮(街道),進一步了解企業真實情況,開展“一站式”處理,可有效避免虛假仲裁,提高仲裁的公信力。
近年來,集體勞動爭議案件逐年上升,涉及人數眾多、金額巨大。如涉案公司因經營困難又無執行財產,調解裁決后易形成一紙空文,勞企矛盾突出,出現案件處理難、執行難、涉訴涉訪并存,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加之法律法規的適用有限給案件處理帶來難度,即使出具了調解書或裁決書,勞動者仍然存在可能無法拿到工資或補償的情況,矛盾沒有得到有效化解,還可能給仲裁的公信力帶來沖擊。目前,一些地區已形成“一站式”化解集體勞動爭議的聯調模式,但僅針對重大疑難案件聯調聯處,尚未形成工作機制,對勞動爭議案件無法實現全覆蓋,導致勞動者維權時間長、程序復雜等問題。
完善制度建設。一是解決優先執行的問題。明確通過仲裁或司法確認、法院裁決后的勞動糾紛案件具有優先執行權利。二是解決擔保有效的問題。認定企業對其子公司員工作出的工資、社保、經濟補償金的擔保行為是合法有效的。三是解決集體爭議案件法律援助的問題。對同一集體爭議案件涉及的所有對象,全部納入法律援助。四是解決欠繳社保費的仲裁和訴訟問題。在集體爭議處理中,將有明確欠繳金額的社保費納入仲裁和訴訟受理范圍,便于盡快進入法院執行階段。
加強部門聯動。成立“一站式”勞動糾紛聯調處置中心,涵蓋勞動監察執法、“互聯網+調解仲裁”、人民調解、法律援助、仲裁審查、司法確認、財產保全等功能,實現多部門共同參與、聯動處置,積極促成勞動糾紛的快速化解。
強化基礎保障。落實工作經費保障,細化完善“以案定補”和各項考核激勵機制。同時,落實人員保障,不斷提升業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