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屏山縣就業局主動作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認真落實“465”工作措施筑牢穩就業基本盤。
落實政策促就業。屏山縣先后出臺了關于就業創業工作相關政策文件,全力保障各項“穩就業”政策落實落地。
線上線下保就業。推行公共就業服務網上經辦,對不能網上經辦的事項實行電話咨詢、提前預約等方式及時受理。大力推廣遠程招聘面試,累計舉辦線上招聘80場,發布387家企業崗位需求信息26842個,線上回應政策咨詢次數666人次。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目前發放創業貸款452萬元,貼息26.75萬元,惠及重點創業群體39戶。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已兌現 2 名大學生創業補貼 2萬元,確定了3個單位為就業見習基地,為16人發放見習補貼12.7萬元,有9人見習期滿被見習基地留用。落實就業困難人員援助政策,安置城鎮公益性崗位216人,兌現崗位補貼302萬元。完成靈活就業備案登記890人,兌現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39人次16.9萬元。
援企穩崗穩就業。積極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穩就業工作。為907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633.1萬元,發放技能提升補貼7人9500元,失業人員臨時價格補貼6257人次43.9萬元。建立對復工復產企業的政策支持體系和激勵機制。兌現76家企業4053人次穩崗返還資金110.7萬元;暫時性困難企業穩崗返還申報企業11家440人,涉及穩崗返還資金348.48萬元。幫扶特殊困難家庭勞動力穩定就業,兌現22家企業吸納150名貧困殘疾人彈性就業崗位補貼134.8萬元,兌現25家企業開發愛心崗位吸納249名貧困戶崗位補貼22.17萬元。
政策兜底扶就業。開發疫情防控期間臨時性公益性崗位440個,上崗43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06人),兌現補貼192萬元。做好第二輪臨時性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開發崗位440個。
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充分考慮農村公益事業管理與解決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相結合,重點開發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鄉村道路維護、社會治安、巡河、疫情防控宣傳、預防消毒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戶中殘疾人、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成員、脫貧監測戶等就業困難群體。目前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2888個,上崗貧困勞動力2856人。
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一批。開展異地扶貧搬遷技能培訓,培訓貧困勞動力254人,實現轉移就業4142人。
技能培訓提升帶動一批。認真組織開展“送培訓下鄉”“扶貧專班”“東西勞務協作培訓”等技能培訓活動。圍繞市場急需緊缺職業開展家政、母嬰護理、廚師、電工等就業技能培訓;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以特色種養殖為主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圍繞傳承民俗文化組織開展竹編、宜賓燃面等特色手工藝培訓;圍繞促進創新創業、返鄉創業開展網絡創業培訓;圍繞企業復工復產開展線上培訓。
搭建勞務用工平臺輸轉一批。對接屏山縣經開區、臨港智能終端企業,搭建農民工與企業“點對點”服務平臺,引導就地就近就業。截至6月底,組織輸轉智能終端企業756人,組織經開區企業開展專場招聘會9場,線上發布就業崗位6332個,目前穩定3個月以上就業568人。
就業服務宣傳引導一批。組織“春風行動”“就業扶貧行動日”等專項活動,開展送崗位信息“進鄉入村”和用工企業“送崗入村”等活動。上半年累計達成就業意向96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449人。
就業扶貧載體吸納一批。繼續加強“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等載體建設,拓展就業扶貧新路徑,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兌現東西部扶貧協作扶貧車間獎補資金5萬元;對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2家企業補貼資金1.8萬元;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個,獎補資金5萬元。
依托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機制,與浙江省海鹽縣、平湖市等地建立跨區域勞務合作關系,落實集中轉移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統一免費崗前體檢、統一免費意外保險、統一免費崗前培訓、統一給予途中生活補助、統一穩崗補貼的“五統一”政策。舉辦東西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5場,促進2798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其中轉移到浙江省就業303人,東西協作扶貧車間、浙川產業園就業616人,開發東西勞務協作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4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