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明 姜浩峰
口述實錄
趙華明,鐵路上海客運段京滬車隊的列車長。 列車防疫壓力大,覺得該沖到第一線時,還是要往前沖。
趙華明在列車上量體溫。
作為上海客運段職工,我長期在京滬車隊工作。2003年非典時期,我跑北京。那時候1461/1462次是沒有空調的綠皮車。服務在一線,直面過疫情,那時的我還不是列車長,一直也沒有退縮。現在我作為列車長,在疫情面前,就更應該帶頭做好榜樣,做好列車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旅客的安全舒適出行。
回看今年春節前,我值乘上海到成都的臨客時,就感覺可能有較大疫情。當時車隊已經比較認真對待,段里、車隊干部往返添乘,更是發了口罩和防護服以備不時之需。還發了體溫表。
當時我測出過一個發熱病人。這人從杭州上車,當我測出此人在發燒時,立即采取了隔離措施。然后與新余站值班員聯系,將這位旅客交給了新余站。列車繼續運行,到半夜我手機上看到新聞說,新余出現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真是嚇了一大跳。設想,這么一來,整趟車的旅客、我們整個車班列車員、檢車、乘警,包括實習生,一共40人都要隔離14天。當年非典時期,我們同跑北京車的同事就有被隔離的。我們車班有個女實習生,和我兒子同名同姓,是常州鐵道高職的學生,剛剛20歲,南京人。將心比心,如果出現什么情況,她父母能不著急嗎?我馬上打電話給新余站確認,還好新增病人不是我送到站方的那位,這才松口氣。
大年夜凌晨,臨客到成都站。大約3點15分,我接到家里電話。妻子跟我說,兒子即將出發去武漢。我兒子今年25歲,是瑞金醫院北院的一名護士。兒媳婦是他同事,也是護士。家里剛添了一個小孫孫,半歲還不到。
說老實話,我有點著急。但定心想想,我還是支持兒子逆行武漢。一方面,我知道,他畢業兩年來,一直在醫院ICU重癥監護室當護士,這時候就該他這樣的年輕人沖到第一線;另一方面,我感覺,醫院的防護設備總要強過我們鐵路單位,只要自己按照規章制度操作,應該能保證安全。年初三,兒子前往武漢。此后,我每天都會和他視頻聯線。
在單位,我是老職工,又是入黨積極分子,更經歷過非典,我主動向車隊提出,請給我加派任務。節后,我又出乘。這次臨客是重慶到上海。因為疫情的緣故,旅客不多。我們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對每一位旅客都做好量體溫、APP登記信息等工作。這次我跑完重慶,還要跟車到徐州。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特別是保證小孫孫的安全,我租了間房準備自我隔離。房子是網上找的,離自己家附近的地鐵一站路的距離,中介費600元,房租每月2000元,都是網上支付的,一下子借了半年。因為網上中介的原因,我和中介、房東都沒見面。房東本人是福建南平人,目前不在上海,自稱一時半會也不回上海。我覺得這也算一種緣分。1991年我曾在南平當兵,當時準備臺海若有事是要上前線的。如今,我想,該沖到第一線,還是要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