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雅,王 筑,孫志勇,盧章銘,王 彪
(1.東莞市厚街人民醫院 外科;2.東莞臺心醫院普 外科,廣東 東莞 523000)
近年來,由于人們飲食中高脂肪、低纖維食物增多,喜食辛辣食物和火鍋類食品的人增多,肛周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肛周疾病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常需手術治療。由于肛門部汗腺、皮脂腺、皮下脂肪較豐富,又是細菌極易繁殖的地方,手術部位特殊,術后腸道分泌物極易污染創面,使創面愈合遲緩,這就要求術后及時換藥,使病人肛門部保持清潔[2]。然而術后的局部換藥及處理,常規是沒有麻醉和止痛處理的,因此,肛周疾病手術的病人術后常規換藥引起的疼痛刺激,成為不少病人的噩夢。本文就術后采用自來水沖洗、溫自來水坐浴的辦法處理局部創面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東莞市臺心醫院普外科收治208例肛周疾病手術患者。將所選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104 例) 和對照組(104 例),觀察組男64 例,女40 例,平均年齡(48.8±5.3) 歲,病程(6.1±1.7)年,疾病類型:肛周膿腫19 例,肛瘺30 例,痔瘡55 例;對照組男65 例,女39 例,平均年齡(47.6±7.1) 歲,病程(5.3±1.4)年,疾病類型:肛周膿腫19 例,肛瘺31 例,痔瘡54例,2 組性別、年齡、疾病構成、病程比較差異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3]:⑴第一診斷為肛周膿腫,肛瘺,或痔瘡;⑵在我院進行了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⑴克羅恩病、肛管癌及癌前病變、性傳播性疾病的患者。⑵排除年老體弱、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患者。⑶因各種原因失訪的患者。本研究所選病例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方法 ⑴術前處理:一般勿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術前一晚行肛周備皮,剃去肛毛,術晨排空大便,必要時灌腸1 次,術前30min 使用預防性抗生素1 次。⑵在椎管內麻醉下行手術治療。肛周膿腫行膿腫切開引流術、對口引流術等;肛瘺行低位肛瘺切除術、肛瘺切開術、肛瘺掛線術等;痔瘡行血栓性外痔剝除術、外痔切除術、痔上粘膜環切吻合術、混合痔外剝內扎術等。⑶術后去枕平臥6h,當天盡量不下床,術后第1d可拔除導尿管,術后多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鮮蔬菜瓜果,保持大便軟化通暢,戒煙酒,戒辛辣刺激飲食,多飲水,適當下地活動,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24~48h,口服乳果糖通便,必要時加用塞來昔布膠囊口服止痛治療[4]。
三、局部創面處理 觀察組術后第1d 去除傷口外敷料,囑患者至衛生間用淋浴花灑頭的自來水沖洗肛周創面至干凈,高錳酸鉀外用片用溫自來水化開,坐浴15~20min,抹干后外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每天至少2~3 次。對照組術后第1d開始每日管床醫師給予創面采用稀釋碘伏常規換藥,外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傷口嚴禁碰水。
四、觀察指標 觀察2 組患者術后體溫、局部疼痛、傷口恢復情況、有無局部感染,住院時間及滿意度。疼痛應用數字評分表進行評價,滿意度采用病人滿意度問卷進行評價,滿意度>90%為滿意。
五、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208 例患者術后體溫均正常,無1 例出現發熱。術后傷口炎癥逐日好轉,無出現炎癥反復。手術后復查血常規,術后白細胞下降至正常,術后均恢復良好出院,術后1月復查,創面愈合良好。2 組患者在術后體溫、傷口炎癥恢復、有無局部感染比較,均無差異,但觀察組局部疼痛、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而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指標及滿意度情況比較
討論 肛門直腸不同于顱腦、腹部等深部手術,也不同于甲狀腺、乳腺等清潔手術,它原本就是一個排便通道,長年累月經受細菌污染,局部血液循環豐富,抗感染能力強。且肛周的各種手術為體表手術,直視可見,術后觀察簡單方便,并發癥可及時發現,方便處理。肛周手術的病人術后常規換藥引起的疼痛,常引起患者的恐懼抗拒,醫師換藥也頗費功夫,且術后恢復時間長達1 周-1月,在此期間患者無法正常洗澡,尤其在廣東,對于習慣了每天淋浴的患者,術后恢復期是十分痛苦且難以忍受。我院208 例肛周手術的患者中,觀察組手術治療后采用自來水來沖洗肛周創面,溫自來水坐浴,術后可正常洗澡,又減去了患者傷口換藥的疼痛刺激,省去了醫師換藥之苦,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術后恢復期間生活也變得輕松自在。我們的經驗是:⑴治療期間要求患者多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鮮蔬菜瓜果,勿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配合潤腸通便藥物,務必保證大便軟化通暢。⑵手術中嚴格無菌操作,注意手術技巧,創面力求微創,不留死腔,止血徹底,引流通暢,肛門皮膚盡量保留,注意保護肛門括約肌功能,保證術后肛門生理功能正常;⑶術后第1d 督促患者下床,至衛生間用淋浴花灑頭對準肛門,足量自來水盡量沖洗干凈,繼之高錳酸鉀外用片溫水坐浴,配合外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必要時加用口服止痛藥,最大可能的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若患者較年輕體壯,疼痛明顯者,坐浴次數可適當增多,尤其是排便后臨時加多一次;⑷術前30min 使用預防性抗生素一次,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24~48h,抗生素選擇1~2 代頭孢即可。許多醫院及臨床醫生習慣術后長期使用抗生素,且多為高檔、昂貴、廣譜抗生素,甚至有部分患者自行要求抗生素治療,大大提高了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目前抗生素濫用,抗生素耐藥問題日益嚴重[5]。我們通過臨床觀察,肛周疾病患者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即可,無需更多的抗生素治療。本研究結果發現2組患者在術后體溫、傷口炎癥恢復、有無局部感染變化比較,均無差異,但術后創面采用自來水沖洗肛周創面,溫自來水坐浴的觀察組局部疼痛、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這與謝林[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而國內文獻報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藥灌腸、中藥熏洗坐浴、中藥膏劑外用、中藥油紗塞肛、大劑量抗生素使用、中藥內服及多種方法聯合治療等,也在肛周疾病術后治療中取得了一定療效,但這些方法成本較高,且較為繁瑣,不易操作,臨床上較難推廣應用。我院經臨床驗證,肛周疾病術后創面采用自來水沖洗肛周創面,溫自來水坐浴,低成本,操作簡單,無技術難度,簡單交待患者本人操作即可,減少醫務人員工作量,患者恢復期間輕松自在,痛苦大大減輕,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且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值得進一步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