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必林,方建寧,邱志勇
(惠東縣人民醫院 泌尿外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慢性前列腺炎在泌尿外科中比較常見,具有發病率高、治療難度大、復發風險高等特點,臨床表現種類較多,且多不典型,很容易誤診。慢性前列腺炎發病主要與病原菌感染、尿液反流、性激素失衡等,且多見諸多并發癥,比如膀胱頸梗阻,若病情較重,建議手術切除[1-2]。本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本院就診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患者42 例為研究對象,均采用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進行治療,分析圍術期指標及隨訪情況,旨在探究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患者利用尿道膀胱電切術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擇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以此期間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患者42 例為觀察對象;年齡27~60 歲,年齡平均(42.52±5.95) 歲,體質量55~83kg,平均體質量(68.91±10.16) kg,慢性前列腺炎病程3~8年,平均病程(4.68±0.65)年。
二、納入標準 ⑴年齡≥25 歲。⑵存在下尿路梗阻臨床表現,持續時間≥1年。⑶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疾病。⑷知情同意,自愿參與,且簽訂知情同意書。
三、排除標準 ⑴除慢性前列腺炎及膀胱頸梗阻以外的其他系統疾病。⑵惡性腫瘤。⑶凝血障礙。⑷無手術指征。
四、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進行治療:硬膜外麻醉,截石位,5%甘露醇低壓灌注,經尿道插入電切鏡;查看前列腺、膀胱及輸尿管等泌尿系統組織、器官及周圍結構等情況,以精阜近端平臺為基礎,氣化電切割膀胱頸(5~7 點),以輸尿管遠端1cm 處為起點,以前列腺包膜為終點,整理創面并止血,徹底沖洗膀胱,撤出尿道鏡,留置三腔氣囊導尿管。
五、觀察指標 ⑴手術指標,手術成功率,手術時間及平均手術時間,膀胱沖洗時間及膀胱平均沖洗時間,尿管留置時間及平均時間,住院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⑵術前及術后指標比較,術前及術評估IPSS[3],RUV,Qmax,其中,IPSS,用于評估前列腺癥狀,RUV 用于評估殘余尿量,Qmax 用于評估尿液流速最大值。⑶術前及術后SAS、SDS 評分[4],用于評估焦慮及抑郁心理變化,分數越高,焦慮及抑郁心理越嚴重。⑷術前及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分別在入院后術前(術前)、術后出院時(術后) 利用SF-36 量表評估生活質量[5],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⑸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術后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
六、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取(±s) 表示,且開展t檢驗,以P<0.05 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手術指標 42 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25~45min,平均時間(33.58±3.84) min,膀胱沖洗時間25~44min,平均時間(35.74±6.71)min,尿管留置時間1~3d,平均時間(2.12±0.59)d,住院時間3~5d,平均住院時間(3.21±0.85)min。
二、術前及術后指標比較 術后IPSS 評分、RUV 均低于術前(P<0.05),術后Qmax 水平高于術前(P<0.05),見表1。
三、術前及術后SAS,SDS 評分 術后SAS,SDS 評分低于術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四、術前及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差異 術后SF-36 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術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五、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后并發癥,發生膀胱頸攣縮1 例(2.38%),肉眼血尿2 例(4.76%),尿道外口狹窄2 例(4.76%),尿路感染1 例(2.38%),總發生6 例(14.29%)。
討論 慢性前列腺炎系在感染及非感染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盆腔區域不適、排尿障礙等臨床特點的泌尿系統疾病[6]。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程較長。慢性前列腺炎發病率因調查人群不同而不同,多在6.0%~32.9%之間,其致病因素比較多樣,常見臨床表現包括尿不盡、尿等待、尿無力、腰骶墜脹不適[7],甚至性功能異常,或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8],目前多建議通過NIH-CPSI 評估慢性前列腺炎病情,觀察前列腺炎的治療效果。慢性前列腺炎病程通常較長,其臨床表現多樣化,導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干擾。慢性前列腺炎多采取藥物治療[9],比如抗生素、M 受體阻滯劑、α 受體阻滯劑、非甾體抗炎藥等藥物,以改善排尿異常、器官特異性表現、局部及全身感染以及盆底肌觸痛等方面的臨床表現,常用藥物包括特拉唑嗪、普適泰、塞來昔布、左氧氟沙星及環丙沙星等。而部分患者,伴發膀胱頸梗阻等疾病病變,可采取手術治療,避免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前列腺由于長時間被炎性反應所刺激,導致其周圍血流增多,而α 腎上腺受體被刺激,興奮性提高,增加膀胱敏感性,進而長時間出現尿意,引起排尿異常,這同樣意味著膀胱充盈與否的感覺閾值不同程度的下降。長時間充血后,前列腺除的尿道及膀胱頸逐漸開始增生,引發膀胱頸梗阻,造成尿液長期滯留膀胱內,造成泌尿系統感染病情可能加重,而持續加重的炎癥能夠提升充血水腫炎癥,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臨床表現。多建議先行檢查前列腺功能、膀胱參與尿量等指標水平,再行藥物治療,若藥物治療無法令人滿意,再考慮改用手術等措施進行治療方案。而手術治療則多基于近年來在臨床上應用率逐漸提升的內窺鏡技術,或利用電切術手術進行治療,臨床效果多較好。此外,電切術還可用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治療,臨床效果較好。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25~45(33.58±3.84)min,治療后IPSS 評分、RUV 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Qmax 水平、SF-36 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P<0.05),而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14.29%;研究證實,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在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頸梗阻的治療方面能夠解除膀胱頸梗阻表現,而且電切術控制切割深度,避免對未生育患者切割膀胱頸厚唇,以達到因膀胱頸過短導致逆行射精癥狀的目的,而且電切術手術時間較短,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創傷也較小,有助于緩解臨床表現,進而提升其生活質量,改善預后。
表1 術前及術后指標比較(±s)

表1 術前及術后指標比較(±s)
項目 術前(n=42)IPSS(分) 19.42±6.17術后(n=42)5.94±1.69 RUV(ml) 23.44±5.94 10.13±0.75 Qmax(ml/s) 11.43±0.76 19.89±1.97 t P 4.682 14.407 25.966 0.000 0.000 0.000
表2 術前及術后SAS、SDS評分差異[分,(±s)]

表2 術前及術后SAS、SDS評分差異[分,(±s)]
項目 術前(n=42)SAS 54.14±5.37術后(n=42)34.17±4.12 SDS 56.58±5.91 36.22±5.08 t P 19.121 16.931 0.000 0.000
表3 術前及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分,(±s)]

表3 術前及術后生活質量評分差異[分,(±s)]
項目 術前(n=42)總體健康 41.35±15.46術后(n=42)57.94±16.98 t P 4.682 0.000軀體疼痛 52.99±21.75 73.27±18.40 4.613 0.000軀體健康 59.58±21.44 68.55±15.25 2.209 0.030心理健康 59.41±15.36 70.42±13.12 3.532 0.001精力 53.88±15.15 61.41±14.53 2.325 0.023軀體功能 17.69±13.42 24.17±15.95 2.015 0.047社會功能 55.24±12.52 69.45±16.17 4.503 0.000情緒角色 22.65±18.43 31.84±16.72 2.393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