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和外出務工,幫助因疫情無法返崗的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成都市蒲江縣采取“2+2+6”工作模式,有序推進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組織保障機制。蒲江縣成立了復工復產工作組以及安全有序返崗復產“春風行動”工作專班,制定了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需求工作方案和“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文件,層層推進、分片包干,合力推進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落地見效。
二是“村企合作”機制。組建采摘、修枝、農機等服務隊300余支共7000余人,動員農村勞動力4000余人就地就近就業,打通晚熟柑橘從采摘到初加工的用工瓶頸。
一是依托疫情走訪摸排、電話網絡訪問及農村勞動力實名制數據庫,精準掌握因疫情無法返崗的農民工就業創業意向,建立就業服務臺賬,做到人員底數、就業需求、技能水平、就業意向、創業訴求“五個清”,實行“一人一策”,精準提供就業服務。
二是“一對一”連線復工復產企業,精準掌握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需求,做到企業用工崗位類別、需求人數、薪資待遇及需求總數“四個清”,實行“一企一方案”,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人力資源要素保障。
一是“暖心行動拳”,讓返鄉農民工“留得住”。2020年春節前夕,組織優秀農民工代表參加成都市政府迎新春座談會,聯合蒲江縣總工會舉辦“2020年返鄉農民工新春座談會”,走訪慰問博世電動、摩爾生物、蜀西制藥、萬事興彩印等重點企業外來務工優秀農民工代表,傳達黨委政府對農民工的關心與關懷,提升蒲江籍農民工和到蒲外來務工人員幸福感和歸屬感,引導和鼓勵農民工在蒲就業創業。
二是“優化服務拳”,確保“就業服務不打烊”。線上送政策,“一對一”連線復工復產企業和返鄉農民工,宣傳疫情期間吸納就業補貼、穩崗返還、臨時性公益崗位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等政策措施,推介線上求職招聘、補貼申報等渠道和方式。
三是“春風行動拳”,使農民工求職“不用愁”。依托成都市公共招聘網、“蒲江就業”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動態發布就業崗位信息,持續舉辦網絡專項招聘活動,讓農民工足不出戶即可實現求職上崗。目前,已舉辦專場、跨區域等系列網絡招聘活動9場,組織50余家企業參與網絡招聘,提供就業崗位800余個,達成就業意向560余人,幫助企業新招用工400余人,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200余人。
四是“聯合行動拳”,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務工。
聯合縣經科信局、縣住建局、縣商務和物流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建立外地職工返蒲返崗和外出務工交通運輸需求臺賬,聯合縣衛健局將有健康服務需求的外出務工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免費健康服務范疇,聯合縣交通運輸局開展“春風行動”點對點直達運輸服務,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幫助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務工。已為9961名外出務工和返崗農民工提供免費健康服務,其中省外務工4663人、省內務工5298人;開通蒲江至新南門線路班車每天運行6班次;提供四川蒲江—新疆拜城、蒲江—瀘定、湖南常德—四川蒲江“春風行動”點對點直達運輸服務3次,共為115名返崗復工人員提供了交通便利服務。
五是“政策激勵拳”,實現援企穩崗和就業創業“雙贏”。推進職業技能提升,為39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核發技能提升補貼6.05萬元;促進援企穩崗,為符合條件的40余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約260余萬元;鼓勵就近就地就業,跟蹤指導新吸納農民工就業企業及時申報一次性就業補貼,為17家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企業核發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11.29萬元,為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核發社保補貼142人(月)12.28萬元;開發公益崗位,為11家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用人單位核發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19.33萬元;鼓勵就近自主創業,新增核發創業擔保貸款個人2人30萬元、小微企業1家285萬元。
六是“權益維護拳”,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主動連線全縣100余家復工復產企業,對企業關心的職工待崗待遇、休息休假、加班工資等問題答疑解惑,持續開展“走訪+回訪”送政策服務,解答各類線上咨詢問題150余次,解決勞動用工問題30余件;開通勞動糾紛調處“綠色通道”,簡化舉報投訴流程,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柔性執法,實行勞動爭議“快立、快調、快裁”,快速調處矛盾糾紛30余人次,處理工傷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