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綿陽市三臺縣人社局“五到位”推進根治欠薪工作,讓農民工不再“討薪難”。
一是普法宣傳到位。依托人社門戶網站等媒介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宣傳;在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過程中落實普法宣傳,2019年共舉辦或協辦專題宣傳活動4場,發放農民工維權手冊900余份;走訪用人單位或年度書面審查,發放勞動法律法規匯編200余冊。
二是案件查辦到位。暢通打擊惡意欠薪的快速通道,健全欠薪行政執法與勞動仲裁、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努力做到農民工工資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引導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截至目前,勞動監察大隊共受理舉報投訴案件403件,其中立案調查9件,信訪件73件,行政協調和簡易處理321件,為358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46.56萬元。
三是檢查排查到位。組織行業主管部門對所轄所管內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預警監測,及時發現和化解欠薪隱患,集中力量清理化解歷史存量欠薪問題,堅決防止發生新欠。重點實施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清零攻堅行動,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實時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堅決做到欠薪問題不解決不銷賬。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做到“兩清零”。
四是源頭治理到位。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推行信息維權公示、實名制管理、總包直發、建立工資專戶、銀行代發工資、按月足額支付、簽訂勞動合同等核心制度,進行全過程動態監管。做到在建項目開工一個規范一個,避免出現工資支付不到位、層層轉包用人主體不明確、班組包工頭冒領失聯等風險,從源頭上保證農民工工資支付到位。
五是應急聯動到位。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制定應對涉嫌欠薪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建立由縣人社局牽頭,縣公安、信訪、住建等職能部門聯合參與的涉嫌欠薪事件應急聯動工作小組,發生突發性、群體性等重大欠薪事件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介入,有效控制事態,及時妥善解決,并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對社會或者媒體關注的欠薪輿情,及時通氣報告、核實處置、主動回應,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避免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