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明
社保經辦機構應該在掌握風險源、預判預控上頭腦清醒,心中有數;在與各種侵蝕基金安全行為的斗爭中應大膽履職,大膽作為,堅決打贏防范化解社會保險風險的攻堅戰。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筆者就如何防范社保風險的課題,調研了國有企業電力公司、北牧集團和民營企業煤電公司,調研了巴中市南江縣南江鎮南磷社區,與退休人員座談,與縣社保局各股室進行風險管控方面的交流。通過學習和調研,更加深化了化解防范社保基金支付風險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
一是養老保險撫養比長期低位徘徊,會造成支付風險。目前南江縣撫養比為1.24:1,主要風險是如果不實行省統籌,僅靠縣本級的社保收入不足以支付養老金,缺口相當大。二是養老保險補繳條件審查如果不嚴不實,會造成虛假補繳風險。三是防范風險與便民服務銜接不當,容易造成基金損失,影響社會穩定。四是惡意欺詐、侵吞社保基金,造成基金安全風險和社會保障工作喪失公信力風險。五是內控不嚴,管理失范,造成社保基金管理出現漏洞的風險。六是信息未實現共享,造成基金流失風險。例如,金保系統服務器分散,造成居保、機保、企保信息不共享,社保部門難以掌握司法和公安戶籍系統共享信息,大數據未廣泛使用,不能準確掌握退休參保職工的死亡時間。
一是牢牢把握社保工作的政治航向,帶著使命感增強工作責任感。要自覺加強黨的建設,走出社保工作僅僅是業務工作的思想誤區,把社保工作作為為人民謀幸福,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光榮使命,增強干部職工責任感、事業心,自覺按法律法規、社保政策和經辦規程做好每一筆業務,有力控制一切風險苗頭。
二是不斷強化擴面工作,既讓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又讓社保業務發展可持續。據調查,目前全縣社保擴面的空間很大。如何讓群眾懂社保、信社保、參社保,如何讓企業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保障勞動者社保權益是今后工作的重點。要以宣傳為先導,讓群眾懂得依法享受社保是他們的權力,讓企業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保障員工的社保權力。
三是加強日常的嚴格管理,把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經常化。一是抓能力水平提升。要樹立法紀人人遵守的氛圍,營造依法經辦的秩序,不斷提升法律、政策、業務水平,做到全員擔責、全員防險。二是抓金保系統管理。堅持線上業務經辦,堅持賬號管理基本原則,堅持管(信息管理員)辦(業務人員)分離、審辦分離、收支分離,抓好賬號的使用管理,做到權限清晰,有跡可循,有責可查。三是抓流程管理。堅持按內控制度辦理業務,據實記載參保信息,系統記錄與檔案記載必須吻合。四是抓作風轉變。讓全體職工真正明白,社保工作是服務工作,不容一絲一毫馬虎。
四是完善制度,強化領導,擔起防范風險的責任。一是領導班子成員落實好一崗多責。管業務必須管廉政、防風險,要深入一線查偏糾偏,善于發現問題苗頭,敢于承擔監督責任。二是制度健全完善必須跟上形勢。股室負責人要善于發現制度的漏點和滯后點,及時提出修訂方案,做到制度不留死角,有效管用。三是內審工作大膽細心。要嚴格數據化稽核工作,認真排查可疑數據,追查原因,按規處理。
五是切實加強誠信建設,共同打好防范化解社保風險攻堅戰。社保工作涉及大眾,風險防范是系統工程,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共同維護社保基金安全。一是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對涉及社保的欺詐行為、違法犯罪行為要加大懲戒力度,保持足夠的震懾力。二是加強大數據運用,期盼上級部門建立頂層的互動機制,盡快實現信息共享,確保參保群眾信息的準確性和變更的及時性。三是加快智慧社保的建設步伐,建議上級部門在思考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時,既要考慮點位布置,更要考慮“智能”建設,實現智慧化,服務點就會在家庭、在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