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玉蘭 萬佳
實施降費減負政策,長遠來看,對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助力;短期來看,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社保基金收入減少,收支缺口會進一步加大。如何保證社會保險制度可持續運轉,值得深入研究。
自社保降費減負政策實施后,瀘州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下降15.8%、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下降20%,繳費基數上下限下降18%左右,失業、工傷保險繼續保持較低費率。通過當前數據分析表明,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后,瀘州市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基本能保障穩定的支付能力,但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壓力比較大。針對社保基金收入縮緊、支出持續增加的情況,本文根據具體工作實踐,結合瀘州實際,提出以下切實可行的建議。
瀘州市持續推廣全民參保工作,截至2019年8月,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2.54 萬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12.28萬人。總體來看,社保擴面征繳仍有一定空間。
一是繼續普及社保政策,盡量做到應參盡參。根據下一步專項行動安排,全市將加大宣傳和引導,一方面引導群眾盡快應參盡參,另一方面爭取部分參加城鄉居保的人群轉為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并盡量提高繳費檔次,延長繳費年限。
二是繼續做好轉移接續,盡量延長繳費年限。2019年1至8月,從省外轉回瀘州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有3082人,轉移金額 7517萬元。在持續暢通轉移接續的同時,應引導這部分群體回瀘州后繼續繳費。
三是繼續加強參保稽核,盡量確保“零投訴”。針對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經營困難企業不愿意參保或部分員工參保、按最低繳費基數申報繳費的情況,應在優化營商環境,盡量減少稽核的同時,積極應對部分群眾的維權訴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以保障單位職工權益。
一是數據共享實現待遇領取資格全面掌控。社保經辦機構應創新舉措,構建以數據共享為主的比對系統,防止冒領、重復領取養老金情況的發生,確保基金安全完整。
二是司法協助加大工傷騙保打擊力度。要進一步防止欺詐騙取工傷保險基金,對于騙保行為,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從違法成本上降低騙保行為發生概率,切實防控和化解基金支付風險。
三是信用審查加大違規領取失業保險金懲治力度。在嚴格發放審核失業金待遇的同時,將違規領取失業金人員列入失信人員名單,各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使帶有“僥幸心理”的違規人員受到懲戒。
目前,瀘州市已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征收工作移交稅務部門,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及其他險種尚未實現移交。如果盡快實現將社保征收職能劃轉稅務,通過稅務部門數據比對,能更加精準地掌握企業用工情況變化和職工收人信息,督促企業應參盡參,足額申報繳費基數,能有效實現社保基金應收盡收,從而增加養老保險基金收入。
隨著全國老齡化加劇,社保基金支付壓力將會與日俱增,盡早從制度層面出發,研究出適合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障之路,已成為重中之重。應加快提高社保基金統籌層次,解決地區間收支不平衡的問題。要積極研究落實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政策,實現社保基金保持增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使全體人民共享國有企業發展成果,增強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