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攀枝花市受疫情影響,全市經濟增長明顯減緩,新增就業乏力,但未出現大規模裁員失業情況。
一是經濟增速放緩拉動就業動力不足。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9.03億元,同比下降3.5%。今年以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518人,同比減少9.91%;失業人員再就業2155人,同比減少16.21%;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72人,同比減少28.59%;期末從業人員總數同比減少8.71%。二是失業監測指標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一季度綜合失業率為5.715%,同比增加0.82個百分點,環比增加0.079個百分點,位于安全線6.431%以下。截至4月底,新增登記失業人員1092人,同比減少38.79%,期末實有失業人員12635人,同比減少13.65%。三是就業基本盤保持穩定。攀鋼集團有限公司、攀枝花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鋼城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四大企業作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企業崗位保持穩定。
一是農民工轉移就業同比下降。截至5月中旬,全市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58685人,減幅6.94%。受疫情影響,農民工收入水平也整體有所下降。二是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存在困難。攀枝花學院、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兩所高校共有應屆畢業生7787人,簽約人數4927人,簽約率為63.27%。三是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數量基本持平。全市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達6100人,同比僅有小幅下降。
一是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動力不足。今年以來,全市188家監測中小企業新招員工2868人,減員3844人,增減抵消后減員976人。企業規模越小,減員人數和減員幅度越高,員工的穩定性相對更差。從減員類型來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占比超過40%,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占比不到10%,中小企業留住員工相對更難。二是三區企業減員幅度明顯高于兩縣。從5個縣區的監測情況來看,西區、仁和區監測企業的就業人數減幅超過6%,東區達到3.22%,而米易縣和鹽邊縣監測企業的就業人數減幅低于2.5%。
一是返鄉農民創業成功率低。83%的返鄉農民工以開辦個體工商戶、種養殖業、創辦“農家樂”、成立農業經濟合作社為主,創業層次低,僅能維持個體生存發展,吸納就業能力有限。同時,還存在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等問題,創業成功率不足30%。二是返鄉創業總體意愿不強。目前全市有10家小微企業貸款出現代償情況,涉及貸款資金約1700萬元。受疫情沖擊,創業人力資源成本、物流成本平均上漲20%以上,加之消費市場不活躍,社會整體創業意愿不強。三是創業融資存在困難。返鄉創業農民工由于擔保資產不足,融資存在困難。銀行放貸條件創業者均難以達到,社會融資利息較高,創業者難以承受。2019年創業擔保貸款全市累計發放1.2億元,其中涉及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貸款發放量為950萬元,不足貸款發放額的一成。
一是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奠定就業基礎。落實好各項促進經濟發展政策,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充分發揮產業吸納就業作用。
二是營造良好就業環境穩定就業。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保障就業形勢穩定。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勞動者提高就業能力。搭建招聘求職平臺,降低企業招工成本。通過社保降費率、給予穩崗補貼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
三是開展公共服務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做好公共招聘、技能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招聘服務,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搭建溝通平臺;鼓勵勞動者參加相應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的就業適應性及就業能力;加強失業動態監測、園區用工監測和農村勞動力實名制登記工作;加大就業援助力度,扶持引導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創業。
四是加強資金保障確保政策落實。用好上級資金和各級政府配套資金,發揮穩定就業崗位和促進就業的作用,保障就業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