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選瑋 馬鸝
從近三年成都市青羊區養老金統籌層次、參保繳費、基金收支、基金結余等情況來看,全區養老保險基金使用實現總體收支平衡,為下步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下較好基礎。
青羊區深入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已建立包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多層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目前,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市級統籌。近三年來,全區城鎮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及養老金發放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
其中,從參保人數來看,企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2017年的258930人提高到2019年的333137人,增加28.66%;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從2017年的8577人提高到2019年的8680人,增加1.2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19年為1.1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
從養老保險參保贍養率來看,全區2019年領取養老金的人數為54989人,參保人數為333137人,贍養率為16.51%,即6個人贍養1個人,目前來看高于全國的37.7%。
一是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收支缺口增大。從近三年青羊區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數據來看,在職人數雖然有所增加,但退休人數也在逐年增長,退休人員由2017年的7044人上升到2019年的7121人。同時,基金缺口呈現逐年增大的趨勢。
二是城區老齡人口較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支出增加了區級財政負擔。青羊區屬于中心老城區,與其他主城五區相比,老齡人口較多,養老金支付壓力相對較大。2019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737.94萬元,其中,個人繳費1023.33萬元,占58.88%;區級財政補貼100萬元,占5.76%;上級財政補貼550.74萬元,占31.69%;利息收入25.96萬元,占3.67%。同期,養老金、喪葬費、各種退費支出2142.29萬元。由于基金收入主要依靠個人繳費和區級財政補貼,區級財政負擔較重,可持續難度較大,尚未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統收統支。
三是統籌層次的差異使得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步伐放緩。目前,全省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制度及省級統籌調劑制度,省對市(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及缺口實行動態管理。支出項目、待遇計發辦法、預算編制、業務規程等未實現完全統一。加上各個省份在養老金省級統籌上存在較大差異,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籌尚需時日。
一是以“六個統一”為目標進行頂層設計,加快推進省級“統收統支”。在嚴格貫徹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標準》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統一制度政策、統一繳費比例和基數、統一養老金計發辦法和統籌項目、統一基金管理、統一基金預算、統一業務經辦規程和管理制度”的“六個統一”具體標準和規范,實現各省份在 2020 年基礎養老金省級層面的統收統支,將基礎養老金統籌層次提升到省級層面。
二是通過“新老劃斷”的方式處理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問題。對于各地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考慮將部分結余基金留在當地作為過渡性基金,并設置一定的過渡期,明確這些過渡性基金的使用范圍。對于新增的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一律收歸中央進行統籌調劑使用。再次,統一各地養老金待遇計發辦法,適當降低省際的養老金收入再分配力度。
三是以社保降費為契機,擴大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通過宣傳引導,降低繳費門檻,將未參保的中小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吸納進來。同時,可適當擴大個人賬戶比例,鼓勵參保者多繳多得。
四是建立全國養老保險信息系統,為中央調劑制度和全國統籌提供技術支持。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金保工程為基礎,打通信息壁壘,實現社會保險信息系統統一升級改造、聯網對接,建立與公安、民政、稅務、工商、銀行等相關部門的共享數據庫,實現信息資源的交換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