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廣安華鎣市就業局合理調配資源,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就業民生事業穩定,多措并舉推動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全力保障經開區復工復產企業用工需求。一是提前介入摸清底數。通過電話、微信、入企調研等方式,對經開區137家企業進行摸底調查,指導復工企業設立招募專員,掌握企業用工缺口,收集用工需求;指派招工中介機構、村(社)干部在重點鎮村聯合排查,依托“入戶”摸排、卡口登記等重點收集返鄉農民工、精準扶貧對象等人員求職意向。二是創新宣傳招募方式。設立“華鎣e就業”智能招聘平臺,依托新媒體發布企業招聘信息3000條,在官方抖音開展“直播看企業”活動5場次,觀看人數達15000人次,全面推行線上招聘,線上投遞簡歷1168人,達成就業意向950余人。由招工中介機構、企業招聘專員、村社干部組成宣傳招募小分隊,進村入戶開展政策宣講、就業動員,點對點分發就業小禮包5000余個,分發宣傳資料45000份,張貼標語橫幅480幅。三是強化政策保障激勵。對新入職員工發放1000元/人的入職生活補助,及時兌現夫妻就業獎勵2000元/對,給予2019年優秀員工、優秀技術人才和優秀管理人才每人2000元、3000元、4000元的獎勵。疫情期間,職業介紹補貼標準提高至市內人員300元/人月、市外人員400元/人月,若推薦規模達到300人以上,補貼標準則再提高100元/人月。四是發展臨時用工新業態。鼓勵企業特殊時段臨時用工,對招工中介機構按5元/人·天的標準兌現職介補貼,同時開展線上崗前培訓、免費專車早晚接送,全方位解決企業用工需求。當前,收集到2家電子信息類企業臨時用工崗位需求300個,在2000人的臨時工招募微信群發布,疫情期間為經開區企業推薦臨時用工1100余人次。五是建立領導包企服務機制。對規模較大、經濟效益好的部分主導產業企業,實行領導包企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時各鄉鎮(街道)專設聯系領導和聯絡人,幫助開展用工招募工作。目前,經開區已有94家企業復工復產,返崗員工4103人,推薦新入職2128人,其中推薦精準扶貧對象就業65人,殘疾人就業12人,農民工就業1600余人,推動恢復產線產能達90%。
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充實疫情防控力量。一是拓展現有村級公益性崗位職能,重點增加疫情宣傳、設點檢查、隔離安保、體溫監測、預防消毒、入戶登記等崗位以及推薦農民工赴經開區企業就業等職能。二是鄉鎮(街道)統籌,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每個村(社區)可以新增開發不超過3個臨時村級公益性崗位,重點安置受疫情影響短期內無法外出務工的精準扶貧對象,目前各鄉鎮(街道)已新增開發臨時村級公益性崗位140個。
支持企業開展線上職業培訓。收集經開區企業線上職業培訓需求計劃,建立線上職業培訓臺賬,在經開區企業信息聯系群中宣傳轉發線上職業培訓優惠政策,主動幫助企業了解線上職業培訓業務流程,協調解決企業初次在網上進行線上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有5家企業線上開班8個培訓1075人。與職教中心、農廣校銜接,建立優化培訓平臺,指導企業錄制宣傳培訓視頻,鼓勵在職員工通過手機等媒介在線觀看學習,目前該培訓平臺已上線運行。
實施援企穩崗返還政策。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效應,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一是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規定核準后,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的標準,或按6個月的企業及其職工應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給予穩崗返還,已為151家參保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336.84萬元。二是宣傳困難企業申報認定條件和流程,逐企逐戶宣傳關于做好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企業認定工作的政策,指導企業進行申報。目前,共有6家企業進行申報,已認定通過1家。
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力度宣傳創業優惠政策,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對已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可適當展期,對受疫情影響暫無生活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優先給予貸款支持,財政部門按規定貼息,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截至目前,已為18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