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利州區約有40%的貧困勞動力在主城區和重點城鎮做零散工。為充分保障其就業,利州區著力建設標準化平臺、打造信息化渠道和提供個性化服務,真誠幫助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求職場所固定。按照集中服務、方便管理原則,區政府財政投入120余萬元,在南河、東壩、嘉陵等地建立標準統一、管理規范的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總面積400多平方米,兼具派工接工、文化活動、熱水供應、信息發布、工具存放等6個功能。
職能定位精準。以實現就業服務系統化、層次化和立體化建設為目標,在充分掌握零散工就業需求和市場用工需求的基礎上,改變單一的就業服務方式,強化資源整合,專門為零散工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發布、求職登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勞動維權、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務。
管理模式新穎。堅持政府主導、平臺化管理的模式,引導南河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牽頭,建立了由政府工作人員、用工企業和求職零散工組成的利州區零散工協會,實行零散工就業服務自主管理。自協會建立以來,堅持會員制管理,統一制作工號和工裝,提升了入會務工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共吸收會員750余人,其中貧困勞動力85人。
現場找工作。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密切聯系住房建設、物業管理、家裝維修等單位,利用零散工協會培育的勞務經紀人,匯集各類用工需求信息1200余條,在大廳顯示屏實時滾動播放,有就業需求的勞動者直接在現場登記求職,與現場招工企業達成用工協議。
職介送工作。設立免費用工電話,在利州招聘網開辟“利州零工”專欄,建立“利州零工”QQ群和微信公眾號等,為零散工提供免費職業介紹。疫情期間,零散工服務中心組織零散工協會和3家人力資源服務中介機構,將篩選的20余個匹配度高的企業招工信息印制成宣傳單,以小分隊形式開展逐村逐戶逐人宣傳60余次。
線上選工作。今年4月,區人社部門與工會協作打造集企業招工、零散工就業于一體的“零散工APP”,通過認證的招工企業在APP上實時發布招工信息,其中匯集拆舊工、磚工等工種30余個,線上認證的1000余名零散工利用APP實時查詢用工企業招工信息。
提供生活便民服務。疫情期間組織零散工協會對入會貧困勞動力健康狀況、接觸群體等信息排查3680次,及時宣傳、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培訓防護要領、測體溫、發放口罩等,確保零散人員有序返崗就業。
提供技能提升服務。根據建立的零散工實名制臺賬,對入會人員實行星級等級管理制度,每年以用工企業評價、零散工個人技能水平、帶動其他貧困勞動力就業等情況為依據,評定5個等級的星級,共評選“先進個人”3名、“帶動致富明星”3名、“工會積極分子”4名,有效激勵貧困勞動力主動學習、自我提升。組織有培訓意愿的零散工參加電工、焊工、砌筑工、鋼筋工等技能培訓800余人次,提升已就業或準備就業零散工技能水平。
提供勞動維權服務。制定《維權服務指南》,依托陣地建設,發揮集散服務中心黨支部和零散工協會的作用,幫助120余名有意愿的零散工代辦社會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服務;與法律援助協會、律師協會建立協作機制,會同人社、司法、公安等部門提供勞動監察、調解仲裁、法律援助等維權服務200余人次,其中貧困零散工1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