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遂寧市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奮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助力就業局勢穩定,書寫了就業創業新篇章。
一是牽頭制定了關于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工作、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辦法等16個政策文件,編印了《應對疫情公共就業創業政策問答》等宣傳資料,先后召開就業創業服務工作視頻調度會、失業保險政策落實推進會、就業創業政策宣講會,全面解讀疫情期間就業創業政策。二是及時落實企業“免、減、緩、返、補”扶持政策,在新聞媒體上公示符合享受援企穩崗補貼企業名單。截至目前,已為838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923萬元,惠及職工63153人;為16家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就業創業服務補貼53萬元,幫助1355人實現就業。三是依托四川e就業、公共招聘網、遂寧就業創業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推行優先網辦、快遞代辦,辦事群眾通過系統調用和數據共享,少交證17221個、少蓋章121485個、少跑路12081項。打造招聘云平臺,推出線上春風行動,助力農民工掌上就業,截至5月,發布崗位信息66998個,13441名求職者在線投遞求職簡歷,提供電話用工服務10983人次,幫助1.5萬名求職者達成就業協議。
一是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統籌運用產業園區用工監測、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失業保險動態監測等,指導企業職工有序返崗。目前,全市1109家重點企業復工率99.6%,員工返崗率98.8%;市內544家規上企業復工率100%,員工返崗率105.4%。二是組織召開優化人力資源環境企業懇談會、重點企業面對面座談會,聽取企業建議意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現場答疑解惑,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難題。對100家重點企業用工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梳理上報企業用工情況調查分析報告。三是成立全市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創建“1+1+1”企業用工保障機制,健全企業用工服務專員制度,開通“就業服務直通車”,開展“點對點”供需見面會,有序恢復線下招聘活動。目前,已累計舉辦小型見面會、院壩招聘會、網絡招聘會等170場,促進了城鄉勞動者與用工企業有效對接,全市30.8萬名農村勞動力在本地實現就業。
一是建立人社、財政、人民銀行、就業、商業銀行和貸款對象“六方協同、并聯審批”機制,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理效率,提升放貸質量。開通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堅持快速審批、足額貼息,及時釋放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紅利。截至5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739萬元。二是先后舉辦“遂創遂新 戰役突圍”“遂潼一體 共贏未來”系列線上創業講座活動,免費為1.5萬名創業者提供優化創業模式、構建盈利模型、實現轉型升級和組建營銷團隊等方面的實戰培訓。目前,全市創業孵化基地累計開展創業活動78場,吸引59794人次參加活動;吸納創業實體315家,帶動吸納就業3199人。三是緊緊圍繞加快構建遂寧“5+2+1”現代產業體系,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進方案。疫情期間,支持中小企業在停工期間組織職工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按照標準落實培訓補貼。目前,已通過33個線上平臺,組織39家企業的15688名職工參加培訓。
一是堅持跟蹤服務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多渠道摸清其就業意愿、服務需求、就業去向等基本情況,針對性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深入實施青年見習計劃,強化見習基地管理,鼓勵見習基地提供優質見習崗位。截至目前,2019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入庫3849人,實現就業 3819 人,就業比例99.2%;為880名2020屆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105.6萬元;疫情期間,全市見習基地吸納33名青年參加見習。二是緊急開發疫情防控臨時公益性崗位4168個,安置無業可扶、無法返崗的農民工3897人。推動扶貧車間(基地)復工復產,協調鄉鎮、村積極宣傳扶貧車間(基地)用工信息,全市87個就業扶貧車間(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2305名。三是今年以來,認定就業援助對象649人,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6151個,累計發放失業保險金1493.6萬元,代繳醫保費414.2萬元,為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08.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