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成都市新都區人社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統籌推進社會保障、人力資源協同、人事管理、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人社公共服務等工作,為落實區委“154”總體部署,加快“一心四區”建設,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國際范成北新中心城區貢獻人社力量。
全面推動人社惠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社保方面,按照“應免盡免”“應減盡減”原則,預計全年將為1.3萬戶企業減少社保費11.7億元。繼續釋放政策紅利,加大政策宣傳、全面足額兌現,擴大知曉率、保障受益面、提升獲得感。就業方面,預計全年將向全區8000余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返還8000萬元,目前已對7946家企業返還穩崗補貼資金近2526萬元。為幫助企業渡過生產經營難關,區人社局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推動政策落實再加力、補貼兌現再提速、經辦服務再升級,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努力讓政策在最短時間內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紅利,讓企業“應享盡享”。
全力以赴確保就業局勢穩定。突出重點群體保障,主動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新形勢,鼓勵企業吸納一批、引導基層就業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落實農民工服務保障25條措施;穩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援助和托底幫扶,兌現“不挑不選48小時幫助就業”的社會承諾;用好“香城職通車”小程序,共享崗位資源,實現“一鍵求職”。全面推進全民技能提升行動,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金作用,大規模開展崗前培訓、在職提升培訓、急需緊缺崗位培訓等,推動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成才。
全力以赴確保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用工穩定。把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服務保障作為服務大局、彰顯作為的“新陣地”和“主戰場”,精準掌握需求,壓實規上企業聯絡員責任,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完善用工保障專員對接服務和24小時調度機制,采取余缺調劑、共享員工等新模式,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持續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水平。堅決落實區委區政府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構建公平均衡、高效便捷的智慧人社公共服務體系。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專項清理整頓,依法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加大“黑中介”打擊力度,維護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整合融合、集中統一、共享開放、一網通辦”的政府服務體系,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
持續提升和諧勞動關系治理水平。針對受疫情影響勞動關系不穩定性增加的問題,區人社局堅持解決當前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強化勞動關系矛盾源頭治理、動態管理與應急處置,統籌維護勞動者權益和企業發展,確保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勞動關系風險隱患監測排查和預警處置,暢通勞動者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健全調裁銜接、裁審銜接、多方聯動的調解仲裁機制。狠抓根治欠薪,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剛性執行治欠保支“六大機制”,加強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健全勞動監察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厲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深入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落實好減、免、緩政策的同時,持續完善全覆蓋多層次社會保險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新經濟企業、新職業人群“應保盡保”。嚴格執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落實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制度,做到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應繳盡繳”。建立完善政策、經辦、信息、監督四位一體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監管手段和效能,嚴格防控社保經辦管理風險。
打造一支作風過硬的人社隊伍。全體新都人社干部自覺增強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素養,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成事多想政治效果,真正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同時,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提高標準、精益求精,堅決摒棄“安于現狀、得過且過”“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思維惰性,勇于自我加壓,跳起摸高,讓工作多出亮點、多出特色,不斷提升人社工作顯示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