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共產主義觀的時間向度

2020-02-21 16:26:31夏小華
社科縱橫 2020年5期
關鍵詞:馬克思生產

夏小華

(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200093;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200093)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等經典文本中有著諸多通達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引線索,比如異化勞動及其揚棄、現代私有財產制度運動以及“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1](P539),等等。然而,從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文本來看,一些線索似乎中斷了,例如異化概念就很少出現甚至不出現了。這就極易給人造成一種印象,即:“自馬克思1849 年移居倫敦開始研究經濟學后,他對未來社會的憧憬發表的意見越來越少,尤其是到他開始寫作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階段,他基本上很少談論未來社會的理想了”[2]。這當然是一種錯覺。產生這種錯覺的根源在于對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時間向度的忽視或忘卻。這一重要線索始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完整輪廓的勾勒主要是在《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中,最后是在《資本論》中進行了具體細致的科學論證。從理論上對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時間向度進行發掘闡明,不僅對消除上述錯覺有益,也可進一步豐富、深化我們對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從時間的實踐存在論到時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眾所周知,馬克思全部哲學批判的重要成果主要凝結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提綱》在其第一條就揭示出存在論視域,并且將實踐范疇引入存在論:“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把能動的方面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3](P499)在這里,馬克思批判作為傳統西方哲學之核心的自在存在論,質疑傳統意義上的存在概念,認為世界不是自在存在的自我展開。在馬克思看來,存在就是實踐,世界是實踐活動中的對象化生成,用海德格爾的概括來表述,“存在就是生產過程”[4]。現實的存在是實踐過程中被生產出來或者說被構成的,它是實踐中對象化意義上的對象性存在,其意義就是實踐對象性的意義。馬克思將生產現實存在的實踐具體規定為社會歷史實踐,并以所生產出來的現實的具體規定性來界定現實存在。因此,“存在”的一般特性并不是它的自然性、自在性,恰恰在于它是社會歷史實踐的結果和產物。

馬克思的存在論革命所產生的一個重要結果,是馬克思徹底地與傳統的時間形而上學決裂,并建立起時間的實踐存在論。作為自在存在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間形而上學將時間還原為一種自然狀態,視之為一種自行地展開的自在。時間的自在存在論由此一方面將時間看作是人類實踐活動之可能性先在的、先驗的條件,另一方面又認為時間作為一種自在,其本身不會因為人類實踐活動而發生任何變化,同時它對于人類實踐活動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質言之,自在時間先在于、外在于實踐過程。然而,與傳統的時間形而上學恰好相反,按照時間的實踐存在論,實踐是時間涌現的原初之所。因為實踐從根本上說乃是時間化的主體,它在其自身的展開過程中,展開時間維度并使時間變成現實的、社會的和歷史的時間。馬克思將勞動生產規定為基始性實踐活動并且指出,“勞動是活的、造形的火;是物的易逝性,物的暫時性,這種易逝性和暫時性表現為這些物通過活的時間而被賦予形式”[5](P73)。馬克思之所以稱勞動為“活的時間”,原因在于創造出“現在”的活動就是勞動,即處于世界之中的實踐主體的現實活動。“現在”不僅是時間的一個環節,也是作為時間總體存在。較之于“過去”“未來”,“現在”作為一個時間環節而存在;但從時間總體構成來看,“現在”由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環節構成。實踐活動的發生不可脫離現實環境,也就是說有一定的社會物質作為前提條件,這些環境和條件并非先天給與,而是“已經是”,即已經生產出來的現實,也即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并且通過社會歷史實踐生產出來的現實。同時,實踐是人類的活動,它有其目的,超越“已經是”而指向某種“尚未是”的東西。因此,“現在”作為時間總體,既包含或保存著過去的活動,又內含著對于“尚未是”的預期和指向。這樣,現在就不是一個靜態的瞬間,而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動態統一。因此,勞動創造了時間,不僅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個時間的環節起源于勞動,而且時間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勞動為根據。質言之,時間是實踐之時間性的結果。顯而易見,時間的實踐存在論消除了時間形而上學中時間的自在性、先在性和外在性。

時間的實踐存在論一旦被建立,它就不僅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提供堅實的哲學基礎,還在政治經濟學的語境中具體地展開為一種時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方面,馬克思創建的時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揭示了勞動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各種生產活動中的組織和配置,這一基本經濟規律為各種社會形態所遵循。前資本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自不待言,甚至在魯濱遜一人經濟抑或以“共同生產”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經濟中,它也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另一方面,時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既是“資產階級社會”這一現實總體的“自我批判”[5](P30),又是人類未來性即共產主義社會的開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以時間為主題,以自由時間論為核心,提出“真正的經濟——節約——是勞動時間的節約”[5](P203),并將“時間的經濟”提升為一個宏大的歷史主題。而在《資本論》第三卷中,在論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時候,基于對資本主義生產這個時間總體的批判分析,馬克思更是明確地指出,“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6](P929)。因此,事情正像福柯所指出的那樣,“《資本論》以及其他具有普遍意義的經濟文本并不傾向于進行空間化分析,而是賦予時間因素以特權地位”[7](P211)。

二、時間的組織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封閉性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文本試圖從資本主義生產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現實的社會總體。這個總體既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結構,又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存在于連續不斷的運動和轉化之中。作為一種動態的社會結構或者說一個運動的總體,資本主義生產以時間性為其本質特征。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不僅指出資本運動中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性,同時還指出資本運動“一方面是勞動時間,另一方面是流通時間”,而“整個運動表現為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的統一”,所以它“可以看成是資本一次周轉、一次復歸于其自身的運動的一定期間”[8](P6)。這就意味著,從其時間性特征來看,資本主義生產其實是一個時間總體。事實上,為了從時間維度完整地表現資本主義生產總體,馬克思在《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等政治經濟學批判文本中創造性提煉出了一套時間術語并將其盡可能體系化。例如,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具體勞動時間和抽象勞動時間,工作日、必要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購買時間、銷售時間、周轉時間,歷史時間和邏輯時間,以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等等。這些時間范疇有序地分布于《資本論》各卷,其中,第一卷的時間范疇可歸類為“資本的生產時間”,第二卷的時間范疇類屬于“資本的流通時間”,二者的統一則構成第三卷的“資本的有機時間”。這三類時間各有其特性,“資本的生產時間”具有線性特征,所以馬克思常用線段來表示工作日及其長度變化;“資本的流通時間”呈現為一種循環時間;“資本的有機時間”則是前二者的有差別的同一。分布于《資本論》各卷的時間范疇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不同環節,根據一種類似于社會三段論的辯證關系有機地組織起來,由此構成的時間總體不僅標識著資本概念的生成,而且表明資本主義生產是一個活的機體。

一旦將資本主義生產理解為時間總體,則資本作為社會關系就表現為對時間的一種特殊組織,而資本邏輯體現為時間的資本主義組織邏輯。根據馬克思的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這個活的機體由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和商品資本循環構成,這三種活動形式彼此相異但又互屬一體。與此相應,這個活的機體或者說“資本生命活動”[8](P26)在其內部搏動著三重生命節律,它們分別是價值增殖節律、生產資本再生產節律和商品價值實現節律。作為時間的特殊組織,資本的基本任務就是根據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之間的辯證關系來安排這三重節律。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互為前提又彼此對立。一方面,資本的生產時間需要有流通時間才能現實化,因為“沒有交換,就不存在資本本身的生產,因為沒有交換就不存在價值增殖本身”[9](P438)。與此同時,流通時間也離不開生產時間,因為流通“不能由它自己重新發動起來……商品必須不斷地從外面重新投入流通,就像燃料被投入火中一樣。否則,流通就會失去作用而消失”[9](P210)。另一方面,流通和生產又相互否定對方。假定資本周轉期既定,則資本的流通時間是對資本的生產時間的否定,“至于在商品轉變為貨幣以前所花費的時間……這段時間是純損失”[9](P533)。由于流通時間實現而不創造剩余價值,資本從其本性出發必然“力求使流通時間等于零”[8](P17),以便增加生產時間。此時,生產時間表現為對流通時間的否定。馬克思指出,資本有效地安排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從而將三重節律組織為一個活的機體所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是,“……過程的所有前提都表現為過程的結果,表現為過程本身所產生的前提。每一個因素都表現為出發點、經過點和復歸點”[10](P116)。然而,由于“進行直接剝削的條件和實現這種剝削的條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僅在時間和地點上是分開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開的。前者只受社會生產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產部門的比例關系和社會消費力的限制”[6](P272),資本運動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接續、三重節律的接合不可避免地處于一種潛在矛盾狀態。隨著潛在矛盾的積累激化到某種臨界點,資本運動就將周期性地爆發經濟危機。就此而言,資本組織時間所透顯出來的經濟理性,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生產的非理性在特定條件下的調解。也正因為資本對時間的組織有其內在缺陷,庸俗經濟學家在構想資本主義經濟的理想狀態的時候,卻總是發現這種狀態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從更深的層面來看,資本組織時間有其基本原則,這就是馬克思所指出的“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是過去支配現在”[11](P46)。這一原則包含如下幾個涵義。首先,“死勞動”統治“活勞動”。一切生產勞動都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社會地結合起來而形成的統一體[10](P44),其內部結構則由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間的關系構成。生產資料與勞動者到底誰支配誰,決定著勞動生產的實際結構。這樣,從時間維度來看,勞動生產就具有雙重可能性,一是已構成的時間性,即“過去”,另一是構成中的時間性,即“現在”。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現在”意味著以流動形式在場的勞動力消費過程,即“活勞動”,而“過去”意味著實現了的、以不變資本形式存在的勞動,即“死勞動”,所以“過去支配現在”就是指“死勞動”或者說“積累起來的”勞動統治“活勞動”。這種統治所確證的無非是資本的霸權或者說勞動對資本“實際上的從屬”[5](P381),而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所在。其次,“過去支配現在”意味著勞動實踐活動的目標和手段的顛倒。勞動活動在其本來意義上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實現和自我確證,死勞動作為人類已經實現了的合目的性力量,本應是活勞動即人的創造力量賴以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條件。然而,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結構卻將一種必然性,即資本增殖或者說過去勞動的擴大再生產,作為一種預定目標強加給現在的勞動,從而將后者顛倒為“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資本)的手段[5](P46)。最后,“過去支配現在”意味著資本主義的未來封閉性。具體來說,第一,勞動生產固然有賴于過去勞動所建立的社會物質條件,但就其本質而言它卻是一種自由實踐活動,這種自由性不僅表現為人設定勞動的目的,而且體現為勞動者立足于現在狀態中的社會物質條件而超越現存狀態,從而開創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然而,在資本看來,唯有有助于實現增殖目標的活動和力量才具有存在價值。這樣,人的自由空間就被束縛、鎖閉在資本的增殖空間之中。第二,根據時間的實踐存在論,未來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實體,它潛存于現在環節,是社會實踐發生于其中的現在所創造的諸種可能性。資本主義生產在其發展過程中,出于增殖沖動不斷地發展勞動生產力并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由此節約出來的非勞動時間至少帶來了兩種可能性,一是非勞動時間成為勞動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二是非勞動時間轉變為資本所占有的剩余勞動時間。然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后者才是唯一現實的可能性,也即資本增殖“鐵律”。在此意義上,資本主義的未來顯然不是向著其他可能性敞開的。第三,這種唯一性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的未來實質上是過去的現實化。然而,《資本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始于資本主義社會財富的“元素形式”,即商品。商品具有二重性,從這種二重性產生了諸多矛盾,而這些矛盾展開自身為一種持續不斷的動態:從商品走向貨幣,從貨幣走向資本,然后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及其展開。馬克思的分析表明,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作為起點的資本主義商品的內在矛盾在時間中的顯現,即,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物質生產和價值生產、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生產和追逐利潤的商品生產之間的矛盾的現實化。換言之,除非資本主義消滅它自身,否則它決不會超越它所固有的矛盾。

三、時間的節約和解放與共產主義的現實可能性

按照馬克思的歷史發展三階段論,任何一種未來的社會形態的“種子”或“原料”,都早已存在于現在的社會形態之中。比如,共產主義運動的條件就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12](P87)。因此,對于馬克思來說,思想的使命就是“通過批判舊世界發現新世界”[13](P7)。從時間角度來看,資本主義生產這個時間總體所孕育著的共產主義“種子”,乃是自由時間。其作為可以自由支配的非勞動時間,由發展勞動生產力而從勞動過程中創造出來,是人自由發展不可或缺的“發展空間”和“積極存在”。

盡管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均生產出自由時間,但是直到資本主義階段,時間的節約才成為了社會生產的內在要求和自覺追求。其根源在于資本出于無止境地追求價值增殖的本性和沖動,必須不斷在生產—流通—生產的循環運動中節約時間。這一運動或者說資本在返回到同一形態之前的一個周轉時間,由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構成。由于“某一時期生產的價值總額或資本的全部價值增殖……決定于這種剩余時間(剩余價值)乘以資本的生產過程在一定期間所重復的次數”[9](P30),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都成為資本的價值增殖條件。正因為如此,資本就具有盡可能縮短生產時間的動機和傾向。其原因在于,如果生產含有一定量的使用價值的產品的時間縮短,相對剩余價值就會增加;如果流通時間一定,生產同一數量使用價值的時間縮短,在一定時間內資本周轉的次數就能夠增加。反過來,如果生產時間一定而流通時間縮短,固定期間內資本的周轉數就會增加,剩余價值率就會提高,因此資本也具有縮短流通時間的動機和傾向。總之,資本作為價值,為了將在資本流通總過程中榨取的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并將其積累起來,就內在地具有縮短由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構成的周轉時間以加快周轉的動機。

為了縮短流通時間,資本設法排除流通的外部障礙,努力發展交換的物質條件、開拓市場并建立各種信用制度。然而,由于“流通時間不是創造價值的積極要素”[9](P30),資本增殖的源泉是在直接的生產過程中榨取剩余勞動時間,因此對于資本來說,價值最大限度地增殖的關鍵在于縮短生產時間。也就是說,盡可能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來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相應就會提高相對剩余價值率。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中,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或者說剩余勞動時間的增加有賴于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所以資本“采用技藝和科學的一切手段”來發展勞動生產力[5](P199)。這樣一來,資本就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將物質生產從直接的生產過程轉變為科學的產業化過程,其典型標志就是固定資本的迅速發展。換言之,由資本推動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其主要作用因不再是活勞動,而是對象化勞動。這一歷史性轉變產生了兩種可能性,其一,“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5](P196);其二,從勞動者方面來看,必要勞動時間縮短表明勞動生產力的發展,也就相應促進非勞動時間的產生或者說自由時間的潛在形成。所以,馬克思指出,“于是,資本就違背自己的意志,成了為社會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創造條件的工具,使整個社會的勞動時間縮減到不斷下降的最低限度,從而為全體(社會成員)本身的發展騰出時間”[5](P199)。但是,這僅僅是一種趨勢。實際上,資本發展勞動生產力、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并不是要更好地滿足人類存在和發展的需要,而是旨在增加剩余勞動時間以盡可能實現增殖,所以“資本的趨勢始終是:一方面創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把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變為剩余勞動”[5](P199)。

然而,資本對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有其歷史限度。資本出于增殖動機而發展勞動生產力,但根據馬克思所揭示的生產力乘數規律、資本有機構成論和利潤率趨向下降規律,資本增加剩余價值并不是通過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比例,而是依靠減少必要勞動來實現的。這樣,必要勞動的比例越小,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剩余價值總量以及剩余價值率都會隨比例增大而減少,最后對資本來說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必定會失去效力。也就是說,資本將會因為增殖率趨于下降而逐漸喪失發展生產力的欲望,從而蛻變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惰性力量。同樣地,資本將潛在的自由時間強制轉變為剩余勞動時間也有其歷史限度。根據我們的分析,生產力、自由時間和人的發展之間存在著互為前提、彼此促進的辯證關系,生產力的發展取決于人本身的發展,而人的發展又以自由時間為前提條件[14]。如果資本不斷地將自由時間轉變為剩余勞動時間,必將損害人的發展、制約生產力的發展并進而限制自由時間的增長。顯而易見,無論是資本對于勞動生產力的發展,還是資本對自由時間的轉變,長期來看,其實都是不可持續的,或者說,是歷史的、暫時的。

綜上可知,自由時間的創造和占有對于人類未來發展就有重大影響。從人類“未來”來審視“現在”即資本主義生產時間總體,就要求在生產力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廢除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從資本壟斷的剩余勞動中奪回每個人發展個性所必需的時間和自由,解放已經存在但被異化了的自由時間,最終建立共產主義制度,從而更好保障包括勞動者在內的全體社會成員享受自由時間并獲得個性充分發展。由此出發,馬克思從時間維度掘發了共產主義的本質規定性,第一,縮短必要勞動時間依然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條件,“如果共同生產已成為前提,時間的規定當然仍有重要意義。社會為生產小麥、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時間越少,它所贏得的從事其他生產,物質的或精神的生產的時間就越多。正像單個人的場合一樣,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于時間的節省。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約”[9](P123)。第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5](P200)。反言之,由于為整個社會和每位社會成員創造了大量的自由時間,個人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都將獲得充分的發展。第三,真正的財富是人本身,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聯合的個人按照“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以滿足他們的多種需要的方式來分配他們的時間。但是現在,這些需要都是自我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這里,“財富的尺度決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5](P199-200)。這樣,勞動就揚棄了它的異化,變成了自我實現的創造性活動;它不再具有社會強制性,而是“實在的自由”[9](P615)。第四,與資本主義社會恰好相反,“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人本身的發展成為了目的本身,因此“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是現在支配過去”[11](P46)。

結語

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時間向度生發于馬克思所實施的哲學批判,而后在政治經濟學批判文本中得到了闡明。以時間的實踐存在論為其哲學基礎,時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深刻地察覺到時間已經成長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一種基本建制,所以它致力于分析資本組織時間的原則和機制,揭示資本主義條件下自由時間的創造和分配,并進一步彰顯了共產主義社會作為人類未來的現實可能性和必要性。

顯而易見,明晰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的時間向度,有助于我們減少對馬克思的有些誤讀,切實認識到在其政治經濟學批判文本中根本就不是“很少談論未來社會的理想了”。恰恰相反,他沿著時間線索比以往更加深入地進入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并通過艱苦卓絕的科學工作從中發現了共產主義理想的時間向度。不僅如此,馬克思還在這一向度上,以自由時間為核心范疇,對作為自由王國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做出了基本的科學規定。

馬克思的上述工作并不是僅僅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史的意義,實際上,它對于現實的社會主義運動也具有規范指導作用。事實上,近年來,在關于未來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國際討論中,就有學者提出了“時間解放的社會主義”方案,把自由時間的組織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新坐標[14](P156)。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趨勢越來越顯著的現代社會,勞動日趨減少,所創造的財富卻日益增多。正如馬克思所揭示的那樣,自由時間的創造和分配已經成為了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在我們看來,是基于經濟性原則還是根據社會公正原則來解決這一問題,無疑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面對的重大議題之一。

猜你喜歡
馬克思生產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安全生產重于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99资源在线|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成人三级|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老司机精品久久|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午夜毛片免费看|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99精品久久| 色婷婷电影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色| 欧美区国产区|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久一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成人免费一级片|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97|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毛片在线看网站|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热久久国产|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亚洲人成高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国产成人一区|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91成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欧美在线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波多野结衣二区|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夜夜拍夜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