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玉林
成都興城集團近年來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堅持黨組織把關、董事會選擇、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原則,在成都市屬國有企業中率先面向全球市場化選聘了一批職業經理人,為集團沖刺世界500 強企業筑牢人才智力支撐。
公開報名與專業獵聘相結合,拓寬“引才”視野。通過各類平臺面向全球發布招聘信息,為選聘工作蓄力造勢;依托多家國內知名獵頭公司甄選行業高端人才,有效拓寬人才招引范圍。
職業測評與結構面試相結合,豐富“識才”手段。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候選人實施在線職業能力測評,從戰略思考、變革創新、資源整合、組織建設等方面客觀掌握人選職業能力情況;在結構面試階段,邀請行業專家、上級部門負責人和集團相關業務領導組成面試小組,聚焦專業素養、邏輯思維、抗壓能力等5 大維度,科學評判候選人核心技能和綜合素質。
作風跟蹤與實績考察相結合,嚴把“選才”關口。組織考察階段,把握德才兼備、注重實績準則,通過實地考察和電話訪談等方式,重點了解候選人工作成效、口碑作風和廉潔從業情況;把核實學歷、履歷、無犯罪記錄等作為選人用人的前置關口,高標準、嚴要求,確保職業經理人選聘好中選優。
突出規范有序,打牢制度基礎。根據上級有關職業經理人管理制度,出臺了職業經理人選聘、薪酬、考核等管理辦法,對選拔規程、薪酬結構、業績考核及退出等進行制度化統一,確保選聘工作規范開展。
突出協作共贏,搭建契約關系。按照市場化選聘、合同化管理、契約化考核、對標化薪酬、制度化退出的職業經理人“五化體系”要求,由董事會與職業經理人簽訂“兩書兩合同”(勞動合同、聘用合同、年度經營業績和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明確職業經理人崗位職責、業績目標、責任追究等內容,將雙方權責利進行對等,真正實現管理契約化。
突出業績導向,考核逗真碰硬。堅持定量與定性考核并重,創新采用經營業績要素分析、360 度民主測評、隨機個別訪談等方式,全方位開展職業經理人試用期滿考察,將職業經理人薪酬升降與考核結果緊密掛鉤,實現契約管理的常態化和制度化。
放眼市場,科學對標定薪。立足市場化原則,兼顧企業類別、地域分布差異性等,與同行業、同規模、業績相當的境內外企業職業經理人薪酬水平進行對標,單個崗位對標樣本企業達30 家左右,有效確保樣本數據廣泛性;統籌考慮集團發展戰略、其他中層管理人員薪酬水平、員工工資等因素,科學錨定職業經理人市場化薪酬水平。
合理布局,優化薪酬結構。職業經理人市場化薪酬標準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三個部分組成,將年薪的30%作為基本年薪按月發放,同時將績效年薪中不高于40%部分按月預發,為職業經理人提供基本保障;將年薪的70%作為績效工資,按任期考核結果獲得不高于年薪30%的任期激勵收入,浮動薪酬占比達77%,有效提升績效薪酬的激勵作用;嚴格按照業績和薪酬雙對標原則,合理審定不同企業經營發展和薪酬水平情況,職業經理人薪酬水平最高與最低之間差異達3.15 倍。通過經營業績考核與市場化薪酬掛鉤,將“責任與經濟效益”對等,不斷增強職業經理人薪酬滿意度。
創新手段,激勵約束并重。按照簽訂的“兩書兩合同”,根據經營業績實行分段扣減績效模式。截至目前,集團市場化引進負責人績效年薪最大扣減幅度達16.3%,真正將職業經理人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結合;實施遞延支付,在薪酬支付上創新設置延期支付和鎖定期,既促進職業經理人干事創業,又引導其將3 年周期統籌考慮;嚴格實行追索扣回制度,避免職業經理人提前拿到較高收入而不顧周期目標行為,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