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雅安市雨城區就業創業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民生為本、就業優先”的工作主線,在減負、穩崗、擴就業上下功夫,確保了就業大局穩定。
針對疫情影響,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形勢研判和幫扶力度,實施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計劃、萬名青年見習計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三大計劃”,開發見習崗位,落實見習補貼,加大青年見習工作力度;持續開展每月一次的就業招聘會,適時組織開展“民企招聘周”“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等招聘活動;加強與蒲江、邛崍等地和浙江、重慶等省市的就業協作和勞務輸出戰略協作,加大勞務輸出和轉移就業力度。
構建市區鎮村“四級一體”的快速響應機制,通過微信公眾號、公共招聘微信群、“村村響”大喇叭、公示欄海報招貼等多種方式,發布網上招聘信息13 期,推送用工信息近3 萬條。截至6 月底,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15 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93 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2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1%。線下舉辦3 場現場招聘會,227 家企業提供10354 個就業崗位,免費職介服務6150 人,達成意向性協議2163 人。
實施“創業雨城”行動,發揮創業擔保貸款的驅動作用,大力推進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持續開展返鄉創業“雙百典型”培樹工作,抓好創業創意產品宣傳推介和創業服務進高校、進社區、進小區、進景區等活動,大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截至目前,為42 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25 萬元,為10 名創業高校畢業生發放創業補貼10 萬元,開展第一批121 個返鄉農民工創業補貼審核工作。
精準摸底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設立“一企一員”人社服務專員,制作社企“連心卡”,做好重點企業24 小時用工監測和就業形勢調度工作,與32 家重點企業直接建立“人社服務專員”聯動機制,提供政策咨詢、幫困解難、獎補落實等上門式、主動式服務;扎實開展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主動靠前服務,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對穩崗補貼政策應享盡知。著力優化服務,簡化程序,推動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申領信息化經辦。為221 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160.427 萬元,惠及6601 名職工,為3 家企業發放272.45 萬困難企業穩崗補貼,惠及職工344 人。
強化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困難人群臨時保障,開發城鄉社區公共衛生、消毒保潔、疫情監測、防疫宣傳等公益性崗位,采取勞務輸出、就地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開發、線上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保障重點群體民生問題。目前,全區針對就業困難人員開發公益性崗位392 個,針對貧困人口開發公益性崗位725 個。
認真落實就業扶貧15條措施,采取扶貧車間吸納一批、返鄉創業帶動一批、勞務協作輸出一批、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四個一批”的辦法,加強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建設,落實就業扶貧載體獎勵補貼政策。
加大對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免費就業培訓的力度,切實提高培訓和送崗位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組織7 場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6 次送崗位下鄉,促進轉移就業4684 人;開展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71 人,撥付255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食宿交通補貼15.737萬元;撥付貧困勞動力創業補貼2 萬元;撥付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補貼0.3 萬元;新建1 個就業扶貧基地,依托就業扶貧基地建立扶貧車間,撥付就業扶貧基地補貼5萬元,撥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生活補貼1.45 萬元。
將“學習強國”技能頻道、“中國職業培訓在線”等線上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平臺向中小企業進行宣傳推送。自主推送微信直播課、微信技能培訓電子書,根據重點產業布局、企業用工需求以及群眾就業愿意,抓實抓好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探索新型學徒培訓模式。截至目前,開展線下職業技能培訓10期427 人,創業培訓1 期3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