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偉
摘要:按需印刷適應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供給側改革,走綠色印刷之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科學解決供需矛盾,合理平衡出版機構和讀者群利益,增強應變能力,提高經濟效益,為現代圖書出版業轉型升級提供先進模式和經驗。
關鍵詞:按需印刷;供給側改革;綠色印刷;節約資源;減少污染;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TS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0) 03-0063-04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s of Printing on Demand in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GE Wei(China 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Group,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On-demand printing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arries out supply-side reform, takes the road of green printing, saves resources, reduces pollution, scientifically solv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reasonably balances the interests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readers, enhances the adaptability, improv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provides advanced models and experi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odern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Keywords: print on demand; supply-side reform; green printing; saving resources; reducing pollu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按需印刷(POD)是當今出版印刷行業潮流之一。雖然數字化閱讀已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圖書出版行業依然是印刷大戶,紙質讀本現在仍是多數人的選擇,在許多閱讀領域是無可替代的。毋庸諱言,不論是在印刷過程中采取何種工藝,改進哪些印墨,更新哪些印刷設備,還是不能真正解決供需矛盾,不能同時滿足出版社和讀者的需求?,F代先進科學的圖書出版,應該走按需印刷的解決途徑。
1 按需印刷符合文化產業發展方向
按需印刷適應國家文化產業迫切需求和長遠發展方向,節約資源,減少印刷即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順應世界數字技術發展趨勢,同時可以解決印刷出版機構與讀者市場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實現出版機構整體經濟效益、品牌效益、發展效益、社會效益全方位增長的作用。
1.1按需印刷是供給側改革
按需印刷是以按需印刷思想為先導、以按需印刷流程為保障、以按需印刷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全新生產模式,需要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思想解決用戶需求與生產之間不平衡的矛盾,以快速周轉為核心手段提高凈資產收益率,進而提高盈利能力[1]。按需印刷可以真正做到放眼整個產業鏈,有效減少浪費,控制整體生產和銷售成本。
專業出版經營中的供給側存在兩個結構性問題:一個是由于生產經營粗放導致的庫存高、周轉慢、退貨多、報廢量大,進而造成的供給過剩;另一個是專業類、學術類等小眾書出版難,而已出版的圖書市場有缺口需要再版重印又困難重重,這些問題導致供給不足。
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應該是由出版單位積極籌劃方案,主動采取措施。采用按需印刷是在供給側入手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在實事求是做好市場調研的前提下,確定印刷數量,既滿足讀者需求又避免積壓浪費。
1.2按需印刷減少資源浪費
在印刷出版界,由于不實事求是進行市場調研,不尊重客觀規律,不自覺地盲目決策,造成印刷后圖書大量滯銷庫存積壓,最后減價甩賣,甚至被當作廢紙拉到造紙廠打成紙漿。
根據開卷監測系統統計報廢書情況,從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綜合實體店、網店及零售三個渠道數據,年銷售數量小于5本的圖書,占全部圖書品種的34.5%[2];年銷售數量小于10本的圖書,占全部圖書品種的45.19%。也就是說,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圖書品種可能要面臨報廢的命運;每年接近有一半的圖書品種只能堆在倉庫里落灰。出版社倉庫 10%的圖書最終化為紙漿,一年圖書流量至少有幾百萬冊,大約10%的圖書最終會化為紙漿。如果報廢了,價格連幾十分之一都不到。該統計還顯示,2016年,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年末庫存65.75億冊(張、份、盒)圖書,價值1143.01億元。
驚人的資源浪費,非常痛心?。“葱栌∷⒋蠓葴p少資源浪費是不爭的事實。
1.3按需印刷減少環境污染
綠色環保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要課題。為了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為了人類的美好家園和生存,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每個人都要自覺地注重環保。印刷作為傳播文明的重要技術手段,也要消除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雖然數字化閱讀已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圖書出版行業依然是印刷大戶,紙質讀本是相當多數人的選擇。毋庸諱言,不論是在印刷過程中采取何種工藝、改進哪些配方、更新哪些設備,所造成的對環境污染情況還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出版印刷機構按需出版,是減少印刷污染的重要途徑。
1.4按需印刷有利于走綠色印刷之路
綠色印刷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基調?!巴ㄟ^在印刷行業實施綠色印刷戰略,促進印刷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建設印刷強國,推動生態文明、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边@是實施綠色印刷的宗旨,是我國印刷業主動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戰略選擇。
按需印刷要求必須采取新型的先進印刷技術,目前數碼印刷是剛性需求,也是必然選擇。
數碼印刷是相對綠色環保的一種印刷方式,節約耗材,減少污染物排放,印刷品廢棄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實現安全、低碳、環保、高效的綠色印刷環境。
非常關鍵的是,數碼印刷完全符合按需印刷要求。數碼印刷是印刷技術的數碼化,是在打印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技術,以電子文本為載體,通過網絡傳遞給數碼印刷設備,實現將電腦文件直接印刷在紙張上,是有別于傳統印刷繁瑣工藝過程的一種全新印刷方式[3]。它的特點是一張起印,無需制版,立等可取,即時糾錯,可變印刷,隨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數碼印刷以其高速、高品質、低成本、印刷幅面、環保等優勢在高端數碼印刷領域優勢明顯,成為數碼印刷大規模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市場對個性化和按需印刷的需求釋放,數碼化在我國印刷出版業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2 按需印刷在出版機構的應用
2.1按需印刷有利于出版社和讀者利益
按需印刷是維護出版社利益、滿足客戶需求的重要運營方式。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終端市場驅動因素,比如讀者對小批量、定制化、快速更新化、多渠道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會帶來印刷產品的交貨時間和更新周期隨之變快變短,數碼印刷完全勝任這種變快變短的剛性需求,讀者得到是滿意;另一方面是出版社出于成本考慮的驅動因素,隨著原材料和印刷成本、環保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如何提質增效、節約資源、綠色生產成為出版社轉型升級的主要內容。
以按需印刷出版為支點的創新經營模式,明顯提高了訂單供貨率,用戶滿意度顯著提高。同時,大批斷版圖書被重新激活,圖書產品生命周期明顯延長,庫存周轉率大幅度提高。通過降低印數、提高頻次等減少無效生產、降低報廢率的直接手段,使得報廢率明顯下降,經營效益明顯改善。
我們可以從出版的成本角度進行分析。假如一本圖書售價20元,它的價格構成是怎樣的呢?按照通常情況,作者稿酬,按8%版稅率算,約1.6元;印制成本,即印刷費和紙張成本,印刷設計成本占了一本書的價格的15%,紙張成本占了10%,總計占書價的25%,約5元。出版社大約用6折的價格賣給經銷商,中間出版社掙了大概5元;經銷商利潤約2.4元;零售商約賺6元。這樣我們可以看出來,紙張和印刷成本總計占到書價的25%啊,可不是小數。如果是按需印刷,節省了紙張、印刷費用,首先是書價隨之下降;圖書印數減少,出版社隨之減少存儲運輸費用,減少甩賣處理的損失,還不包括人力成本。由此可以看到,按需印刷達到了出版社和讀者合理的雙方利益平衡,各自滿意。
2.2建立科學的按需印刷運營機制
在“以客戶為核心,服務為手段”的市場理念引領下,以更具前瞻性的目光,引導印刷出版行業向更高的信息化、更強的專業化方向邁進。按需印刷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以此來作為出版印刷服務的發展策略之一,使之能夠在出版市場中取得成功優勢,從而滿足客戶的最終需求。
出版機構必須建立科學的按需印刷運營機制,來保障運營規范有序,流暢自如。
按需印刷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結合生產條件實際,提供最優配置,強化工作流程,使出版社在印刷數碼化、網絡化的發展中,立于市場前沿,將出版社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包括印數決策系統、用戶管理與大數據營銷系統、EDI數據交換平臺、分銷輔助系統、印務管理系統、物流WMF系統等。
在生產調度過程中要處理好需求波動與生產均衡問題,最重要的是根據圖書的性質、分類、內容、讀者群和特殊的時間段與地域性,進行負責任的市場調研,通過大數據研究分析,得出相當貼近實際需求的讀者數據。這是按需印刷的重要環節。通過建立數據模型,做好需求預測,對傳統印刷和按需印刷做好合理布局和排產計劃,發行印制聯動,高度協同,以求達到生產的相對均衡。
在按需印刷優化方面,根據圖書需求數據,以數碼印刷優化生產流程,減少冗余環節,力求生產文件、紙張、開本、工藝標準化,提高生產效率。
對于出版印刷板塊而言,按需印刷符合國家綠色印刷的要求和發展趨勢,可以有效增強現有業務的服務能力,通過傳統印刷與數碼印刷的互補,實現從長版到短版以及按需印刷全方位服務能力。同時,打通供應鏈關鍵節點,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利潤,這些全部來自于數碼印刷在印工、倉儲、物流、原料、人工方面的成本節約。出版社印刷廠利用其拓展新的業務類型,包括個性化印刷、票據等高附加值業務。
對出版發行板塊而言,可以有效實現減少庫存管理壓力,提高效益; 運用多種印刷方式,優化供應鏈,建立新型書刊營銷運營模式,確立行業前沿領導地位。
對于出版社而言,按需印刷可以有效實現降低庫存,減少浪費,便于管理日益增加的復雜的圖書生命周期,促進出版的發展,符合當前出版的一個特點:多品種,少批量,快節奏。按需印刷推進建立無縫聯接前沿數碼資產管理系統,為打造全媒體出版平臺奠定基礎。
2.3充分發揮按需印刷應變能力優勢
在突發事件來臨,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特別是面對與之相進化的讀者需求時,按需印刷出版會發揮出其短平快的優勢。此時,出版社必須善于開發適應變化的新產品,同時也要善于根據環境變化及用戶的需求,調整和改進產品的功能、模式,這就需要出版社彈性地調整產品、更多地運用數碼印刷技術優勢,迎合新的消費習慣。
2020年初春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一個突然襲擊。防控疫情特殊時期同樣給印刷出版造成巨大影響。例如,學校延期開學、物流中斷等各種突發因素,用戶的剛需進轉化為需要更多線上教育資源。由于用戶需求的變化,促使教材出版單位的圖書必須依據用戶需求而轉化,除了提供更多的線上教育資源外,新教材的內容、形式、需求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戶需求仍是剛需,老師仍然需要教材教學,學生仍然需要教材學習,只不過品種和數量改變了。疫情期間,悄然興起的線上教育,并不代表老師和學生就不需要教材了,而是急需內容更新、突破原有固定模式的教材。這種快速演變和緊迫需求,只有通過數碼印刷生產方式,以按需印刷應對。所以,今年全國范圍防控疫情,按需印刷經受了考驗,證明了是應對突發事件的優勢利器。
2.4按需印刷推動出版業轉型升級
出版社在按需印刷得到有效應用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構建以大數據驅動的出版經營閉環模式,通過這種模式的運行,打通用戶連接,提高產需契合,同時與電子書統籌規劃,紙電同步,融合發展,通過出版社、印刷廠、設備供應商等各方共同努力,推動按需印刷更廣泛的社會化應用,降低行業整體成本,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可以說,通過對按需印刷模式的探索和應用,有力推動了出版社提質量、 壓品種、減印數、提周轉、去庫存、控退貨、降報廢的經營策略,經營效益大大改善。
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據,最有說服力。全球按需印刷出版已蔚然成風,遍地開花,促使新出版物的種類爆炸式增長。2018年,世界10大出版商中89%的出版物都是按需印刷出版。按需印刷能夠快速實現出版圖書信息的收集、傳遞、存儲、開發、印制加工等服務。單個出版社能夠達到日生產圖書品種可超過100種,數量 30000 冊以上的超強產能。而且訂單多為50 本至 4000 本,平均交貨期為2到3天,有效降低了出版社的圖書庫存,增加了出版社靈活性和現金流。這種中短版印刷的成本和優勢得到廣大出版社的認可,充分顯示了按需印刷數字出版強勁的生命力。
按需印刷出版為中國數字化出版走出了一條新路,為出版業轉型提供新鮮模式和經驗,必將成為國內各大出版社爭相發展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文. 新起航:用POD改善出版經營的探索[J]. 數字印刷,2017.
[2] 李景端. 關于圖書去向的遐想[J]. 編輯學刊,2018.
[3] 秦建銘. 數碼印刷[J]. 上海包裝,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