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偉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們完成閱讀過程,并在此過程中認識和掌握生詞、生字和句子。提升閱讀能力,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的特點,倘若不能有效鎖定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效果將很難得到較大的突破。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有利于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技巧的同時,有效掌握閱讀內容中的漢字、詞語、句子以及寫作手法,讓學生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除此之外,閱讀教學也是一種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各感官,始終保持較為活躍的思維,為營造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提供幫助。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舉措
1.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優良的習慣對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幫助,但習慣的養成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反復的引導和督促下逐漸形成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設置固定的閱讀日期、舉辦閱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知識的掌握情況來適當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豐富教育教學內容,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規定每周一下午的語文課作為閱讀課,老師帶領班上的學生共同完成閱讀內容。但在選擇閱讀內容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現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出發,保證學生保持對閱讀教學活動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來有針對性地選取閱讀內容,如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選擇一些繪本內容,在圖畫與文字的共同配合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對閱讀教學活動高昂的學習熱情。在好奇心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加喜愛閱讀和樂于閱讀。而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教材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讓學生有效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提高教學閱讀教學的效果。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閱讀教學活動。游戲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工具,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在游戲的吸引下主動參與閱讀活動。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課文《守株待兔》時,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游戲,讓學生們加深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讓班上的幾名學生分別去扮演種田人、野兔和樹樁等,讓學生去重新還原守株待兔的故事場景,同時要重點強調文中出現的一些關鍵性的動詞,例如竄、撞、撿等,讓學生們反復閱讀本篇課文,并認真體會文章的內涵,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過程中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引導學生多思考和多總結
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可以引導學生多去思考和總結,讓學生養成總結和反思的習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文章《守株待兔》時,可以首先帶領學生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然后對文中的關鍵字、重點詞語和句子進行講解,讓學生們透徹地理解文中的意思和表達的具體含義,最后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來讓學生加深對本篇文章的理解。例如學完本篇課文后,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你們從這個種田人的身上學到了哪些經驗?”“同學們,你們認為這個種田人為什么會選擇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而不再去種莊稼了呢?”借助幾個讓學生能夠認真思考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再次反復瀏覽文章的興趣,引導學生去重新溫習所學知識,深刻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基礎,讓他們多去主動閱讀并且多加練習,勤于思考并善于總結,這有助于學生自身對于教材中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進而提高自身整體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對于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體會閱讀教學的內涵,并且創新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來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