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王利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越來越強,安全、優質、營養的有機食品受到青睞。近年來,我國獼猴桃主產區和優生區陜西眉縣,在有機獼猴桃種植上也開展了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眉縣獼猴桃生產優勢
1.1? ?立地條件優越? ?眉縣地處秦嶺北麓,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溫12.9 ℃,日照2 015.2小時,年均降水量645 mm,無霜期218天。這里水源充足,水質純凈,土層深厚,土壤pH值6.5~8。獨特的水、土、氣、光、溫等自然和立地條件,非常適合獼猴桃生長,眉縣是國內外公認的獼猴桃最佳優生區。
1.2? ?栽培經驗豐富? ?眉縣獼猴桃產業起步早,基礎好。眉縣境內南部的秦嶺山區蘊藏著大量的野生獼猴桃資源。早在1978年,眉縣就率先開始了獼猴桃種質資源調查和人工栽培試驗,成為陜西最早栽種獼猴桃的地區之一。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眉縣廣大果農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管理經驗。近年來,眉縣積極推進獼猴桃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截至2019年底,眉縣獼猴桃總面積達到30.2萬畝。
2? ?眉縣有機獼猴桃發展概況
2010年,眉縣獼猴桃取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2011年,眉縣被國家確定為獼猴桃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和無公害獼猴桃栽培科技示范縣。目前,全縣8個鎮65個村的獼猴桃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認證面積16萬畝。全縣獲得生產基地認證的有機獼猴桃達到8 100畝。
眉縣齊峰果業從獼猴桃種植、采摘、收購、存貯、加工、運輸到銷售,全程按照國際標準操作,首批示范基地3 000畝(金渠鎮田家寨村,湯峪鎮新聯村、梁村,橫渠鎮豆家村)2012年通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認證中心的獼猴桃有機產品認證,2014年通過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2015年取得果園有機認證和瑞士SGS頒發的Global G.A.P果園認證證書,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出口歐盟資質的專業獼猴桃企業。
新西蘭環球園藝公司在眉縣橫渠鎮興建的1 500畝獼猴桃出口示范基地,已取得有機產品認證和出口歐盟認證。
眉縣金橋合作社、秦旺合作社、猴娃橋合作社、正陽山莊等先后也取得了獼猴桃有機認證。
3? ?眉縣有機獼猴桃主要發展舉措
3.1? ?積極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眉縣按照有機獼猴桃生產技術規程,對獼猴桃產地環境、肥料投入、農藥使用、田間管理及加工貯藏等關鍵環節實行有效質量安全控制。
2009年,眉縣農業農村局申請將渭河以南16.4萬畝獼猴桃園進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同年10月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登記,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
通過不斷完善管理辦法,規范申報使用程序,加強標志和品牌管理,維護首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成果,眉縣獼猴桃入選第一批中歐地理標志互認產品名單,為今后進入歐洲市場取得了綠色通行證。
3.2? ?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 ?2014年,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眉縣果業中心共同起草的《眉縣獼猴桃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通過專家評審,眉縣獼猴桃生產管理標準成為全國首個省級標準。該標準對獼猴桃生產從砧木種子、花粉、苗木、鮮果,以及育苗、建園、生產、冷藏技術規程及殘留物檢測方法等12個環節進行了統一規范,形成了獼猴桃栽培標準化操作技術。
眉縣果業科技工作者總結出獼猴桃標準化生產十大關鍵技術,大力推廣“果、畜、沼、草”生態模式,引導實行病蟲害綜合治理、統防統治,推廣殺蟲燈、誘蟲帶、粘蟲板等害蟲誘捕技術,綜合利用果園生草、沼渣、沼液、畜禽糞便、枝蔓粉碎堆漚還田、生物防治等技術,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按照國家有機食品生產技術標準要求生產有機果品,確保獼猴桃果品質量和安全,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3.3? ?組建獼猴桃推廣專家隊伍? ?從2005年開始,眉縣人民政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實施“獼猴桃產業化科技示范與科技入戶工程”,在橫渠鎮西寨村建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選派陜西獼猴桃產業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劉占德擔任站長,郁俊誼等10多位專家駐站工作,以建設標準化出口示范園和有機獼猴桃示范基地為突破口,以提高眉縣獼猴桃質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建設為核心,依托學校科研技術優勢,通過抓點示范、培訓果農、輻射帶動等方式,大力推廣獼猴桃先進實用技術,實施“千百萬”獼猴桃人才培訓計劃,培育鄉土專家33名,培養高級職業農民1 300余人,每年輪訓果農10萬人次以上,提高了果農對有機獼猴桃基地建設的認識,增強了果農生產有機獼猴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了解和掌握了有機獼猴桃果園管理技術規程,促使他們嚴格按照有機獼猴桃生產標準和規程進行生產管理。
3.4? ?建立嚴格的品控管理體系? ?目前,眉縣有機獼猴桃生產已經建立了質量標準、投入品管控、產地標識管控、安全檢測、溯源系統等五大品控體系,每顆果實從果園到餐桌安全有保障,鍛造了眉縣獼猴桃市場口碑。
在國際級獼猴桃產業園區建立的眉縣獼猴桃質量平臺,可分別針對農戶、合作社、生產企業、農資供銷商、收購商、政府相應管理部門和消費者提供服務,通過應用網絡大數據對獼猴桃生長地塊、種植過程、環境質量、采摘包裝、貯存運輸、上市銷售、政府監管等各環節進行嚴格監控,實現對獼猴桃生產的全程追溯,進一步提升眉縣獼猴桃產品質量,最終實現“質量可監控,過程可追溯,政府可監管,消費者放心”的多贏局面。
4? ?眉縣有機獼猴桃生產存在的問題
4.1? ?有機獼猴桃生產過程難以追蹤? ?由于有機獼猴桃對生產過程要求嚴、標準高,部分企業合作社雖然取得了有機獼猴桃認證,但認證過程中絕大部分采用的是送樣檢測方式,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場抽樣檢測。即便是現場抽樣檢測,認證完成后也缺乏持續跟蹤檢測。因此,目前取得有機食品證書的產品,未必是嚴格意義上的有機食品。
4.2? ?果農認識不到位? ?部分獲得有機認證的企業對于有機獼猴桃生產培訓不到位,果農思想認識不夠,對有機獼猴桃園生產操作不規范。認證企業在有機獼猴桃生產過程中,很難做到全方位監管。特別是農戶在用肥、用藥方面五花八門,部分農戶為追求經濟效益不免會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
4.3? ?投入品不能統一供應? ?有機獼猴桃生產對投入品要求非常嚴格,所有基地的農業投入品應做到統一采購、統一供應、統一使用,凡未經專家允許的農業投入品一律不得使用。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因為價格等各種因素制約,很難做到統一供應。
5? ?眉縣有機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建議
5.1? ?加強宣傳,提高果農對有機食品的認識? 獲得有機認證的企業、合作社要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有機食品獼猴桃質量安全方面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大力宣傳有機食品獼猴桃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果農思想認識,形成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齊心協力抓好有機獼猴桃生產。
5.2? ?加強監管,規范有機農業生產行為? ?有機食品的生產,最關鍵的是過程的“有機”。從生產資料投入品源頭開始,一直到產品收獲、貯藏、上市全過程都應符合有機食品生產技術規程。認證機構要加強有機食品生產過程和市場環節的抽樣檢測,增加檢測密度和廣度,不僅批次檢測,還要場場檢測,最大程度確保有機食品的“貨真價實”。加強基地認證后的管理,要根據有機獼猴桃生產要求,制定生產、收獲、貯藏和運輸計劃,基地內要有獨立和完整的記錄體系,使有機獼猴桃具有可追溯性。
5.3? ?建設適度規模的有機獼猴桃生產基地? ?獼猴桃生產過程需要大量人力,費工費時,目前難以實現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因此,要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建設適度規模的現代化農場或有機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由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牽頭,按照“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發展有機農業。首先從生產環節加強品質管理,降低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鏈條中的質量風險控制難度;其次,把農民和企業直接連接起來,減少中間交易成本,提高有機產品銷售價格,從而實現企業盈利和農民增收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