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青 韓 熙
1.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江西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臟外科,江西南昌 330006
膽結石是肝膽外科常見疾病,合并膽結石者膽囊黏膜受到長期刺激,引起慢性炎癥,繼發感染,甚至誘發膽囊癌[1-2]。外科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法,但因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缺乏認識,同時手術屬于應激源,術后疼痛等均引起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使其生活質量下降[3-4]。故輔助臨床護理是圍術期重要的護理方法,整體護理模式是現今新型護理模式,以患者為護理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面整體護理措施[5]。本研究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模式,旨為臨床護理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膽結石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7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2例;年齡25~65歲,平均(42.36±5.18)歲;受教育時間3~18年,平均(10.28±1.49)年。觀察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25~66歲,平均(43.01±5.21)歲;受教育時間3~18年,平均(9.95±1.51)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表現、超聲、CT 等綜合檢查,確診為膽結石;②患者精神正常,可自主溝通;③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加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①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性疾病、認知異常者;②凝血障礙及全身感染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術前評估患者病情,協助檢查,創建舒適病房環境,密切監測病情,協助患者健康宣教,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1.3.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評估:術前評估患者病情、心理及文化程度,建立個人檔案,包括生活習慣、疾病狀況、心理狀態等,制定整體、個性化護理。②人文關懷:護理融入人文精神,予以患者及家屬人文關懷,使他們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③心理干預:與患者交流,耐心聽取感受及訴說,掌握患者心理變化,及時回復患者及家屬的疑問。依據患者文化程度及對疾病的掌握程度,采取圖文結合、視頻播放、微信等方式,說明膽結石圍術期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及治療信心。④手術護理:術前評估患者生命體征、心理,監測患者體溫、脈搏、血壓等體征;術后監測患者體征變化,加強巡視,避免引流管扭曲、脫落,每日更換引流袋;定期清潔切口,及時更換敷料,保持切口清潔干燥;術后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要大聲喧嘩。⑤建立微信護理方法:成立膽結石手術微信群,由患者及家屬自動添加,將術后恢復、飲食、切口等護理知識編輯成文字、圖片、語音及視頻等發送;在群內收集患者及家屬的問題,進行反饋回答;電話隨訪,詢問患者服藥、飲食等情況,幫助患者認識到術后健康行為的必要性。⑥簡潔護理項目干預:間接護理并非直接作用患者或為直接護理做準備的護理項目,但關系著醫療質量、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文書、清潔消毒、醫療用品消毒處理、交接班及藥品管理等。需加強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不斷學習法律知識,強化維護權利意思及責任意識,順利完成護理文書書寫,使護理工作順利開展。⑦膳食護理: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為主,禁食辛辣、油膩等食物,可根據患者飲食喜好、中醫辨證類型及營養狀況等,調整飲食計劃。肝膽濕熱者可進食薏苡仁瘦肉粥健脾除濕;脾胃虛弱者加淮山陳皮粥,調和脾胃;氣血虧虛者加枸杞山藥粥,補血益氣。
①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疼痛程度,采取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評分評價,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個疼痛等級,分別對應0~3 分,4~6 分及7~10 分;評分等級越高,疼痛越嚴重;②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評分評價焦慮、抑郁情緒,量表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4 分,臨界值為50 分,評分越高,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7]。③Kolcaba 研制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評分[8]評價患者身體狀態舒適度,該量表包括生理舒適(8 條)、心理舒適(9 條)、社會舒適(7條)及環境舒適(4 條)4個維度,每個條目評分標準采用1~4 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越舒適。
護理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低于護理前,觀察組VAS評分較低于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VAS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7)對照組(n=47)t值P值5.69±1.02 5.70±1.15 0.045 0.482 1.52±0.49*2.84±0.52*12.666 0.000
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 評分低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47)對照組(n=47)t值P值57.29±5.47 58.01±5.56 0.633 0.264 28.47±2.14*42.65±4.28*20.315 0.000 58.13±6.27 57.96±6.25 0.132 0.448 28.74±3.28*41.82±4.35*16.460 0.000
觀察組護理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及環境舒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GCQ 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GCQ 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生理舒適 心理舒適 社會舒適 環境舒適觀察組(n=47)對照組(n=47)t值P值27.49±3.16 23.25±2.98 6.692 0.000 31.05±3.05 26.95±3.01 6.559 0.000 23.63±1.42 17.86±1.02 22.594 0.000 12.85±1.36 8.96±1.27 14.332 0.000
膽結石也被稱為膽石癥,指膽管系統內發生結石,多見膽囊結石。膽結石在急性發作時,多存在疼痛、嘔吐、惡心等表現;當膽結石發生結石嵌頓時,發生持續性強烈右上腹疼痛,呈右側肩背部放射,出現急性膽囊炎癥表現[9-10];另外長期結石對膽囊黏膜刺激,引起膽囊慢性炎癥,導致下腹部疼痛,甚至誘發癌癥。外科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主要方法,但因術前患者對疾病缺乏認識,伴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引起術中血壓上升、呼吸加快,甚至造成代謝紊亂,影響手術進程及術后康復[11];術后疼痛會引起患者內分泌系統紊亂,致心率、血壓紊亂,影響康復效果[12]。故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及負面情緒,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消除患者圍術期負面因素,提高術后恢復效果。
原國家衛生部頒布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我院積極采用優質護理理念,基于人文關懷,提出整體護理模式,強調人性化、全程性、針對性及系統性的護理原則。開展整體護理模式,以人為本,尊重患者的生命、尊嚴及隱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恢復環境及悉心照護,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13]。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護理前要評估患者個體性差異,依據家庭情況、社會支持,制定具體、全程的護理計劃。人文關懷是整體護理服務核心,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尊重患者,關注身心狀態,予以必要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整體護理強調整體、全面特點,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均得有效護理,出院前開展于微信平臺護理措施,利用微信隨時解決患者遇到的問題,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使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利于患者更好恢復[14-15]。
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疼痛評分、焦慮情緒及抑郁情緒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模式,強調護理的針對性及全面性,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簡化舒適狀況量表是美國舒適護理專家Kolcaba研制,目前臨床護理目的是增加患者住院、治療舒適程度。尤其降低患者手術痛苦,提高患者術后舒適度受到臨床重點關注。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及環境舒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取整體護理,評估患者個體化差異,分析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的重要因素,關注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盡量滿足,以此提高患者身心狀態舒適度。
整體護理在膽結石手術患者臨床護理中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而為了發揮整體護理的作用優勢,需針對患者個體差異,開展個性化護理服務;開展人文關懷護理服務,積極引導患者樹立樂觀、舒適的心理狀態;另外護理人員開展整體護理時,應與患者、管床醫師有效交流,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使護理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對膽結石術后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狀態,獲得理想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