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峻
江蘇省溧陽市中醫醫院眼科,江蘇溧陽 213300
近幾年來,干眼癥的患病率不斷增加。研究顯示[1],我國干眼癥的發生率高達89%。常見的因素包括術后干眼癥,空氣污染,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及電磁輻射等[2]。目前臨床治療中無特效方法治愈干眼癥,多通過藥物干預,改變生活習慣等進行緩解。藥物干預中常用的滴眼液有普拉洛芬、玻璃酸鈉滴眼液等,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患者停藥后易復發,且不能從本質上改善干眼癥,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案,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補腎丸合明目五子湯為經典方,為進一步探討對干眼癥患者采取中醫補腎丸合明目五子湯與玻璃酸鈉滴眼液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將常州市溧陽市中醫醫院眼科在2019年5月~ 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干眼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常州市溧陽市中醫醫院眼科在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干眼癥的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1),觀察組男10例,女31例,年齡38~72歲,平均(55.6±6.2)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42±0.13)年,對照組男9例,女32例,年齡39~72歲,平均(55.4±6.8)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68±0.2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為雙眼發病;(2)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制定的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中的相關標準[3];(3)近三年內無眼睛手術史及外傷史;(4)均未使用影響淚液分泌的藥物;(5)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標準:(1)急性結膜炎、角膜炎等患者;(2)角膜接觸鏡佩戴的患者;(3)依從性差,不能配合的患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5)相關藥物過敏的患者。
1.2.1 對照組 使用單獨0.3%的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治療,0.3%的玻璃酸鈉滴眼液(日本參天制藥株式會社能登工廠,J20130151),每眼一滴,6次/d,療程30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方劑補腎丸合明目五子湯進行治療。方劑組成:醋制龜板15g、懷牛膝15g、姜炒杜仲10g、陳皮10g、菟絲子10g、五味子10g、黃柏10g、枸杞子10g、決明子10g、干姜5g,用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飯后服用,療程為30d。
記錄兩組干眼癥患者經治療后達到的臨床效果,統計干眼癥狀積分及評價患者淚膜穩定性情況,其淚膜穩定性從Schirmer Ⅰ試驗及淚膜破裂時間(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方面結合相關檢查進行評價。
干眼癥狀積分: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進行評價,患者眼睛干而不適,灼熱而癢,但患者癥狀比較輕,淚液少,偶爾有瞬目,記為1分;患者眼睛干而不適,灼熱而癢,但患者癥狀比較重,同時伴疼痛感,不過患者可耐受,少淚,頻繁瞬目,記為2分;眼中有異物感,干澀灼熱,癢痛癥狀嚴重,不能耐受,且無淚,頻繁瞬目,記為3分。
Schirmer Ⅰ試驗:在不進行表面麻醉的情況下進行Schirmer Ⅰ試驗,并且在安靜及暗光的環境狀態進行,將試紙放置在患者被測眼下結膜囊的中外1/3交界處,然后告知患者眼睛向下看或者輕輕閉眼,待5min之后將試紙取出,測量其試紙濕長,結果判斷:在無表面麻醉下其Schirmer Ⅰ試驗結果顯示>10mm/5min,說明淚液分泌量正常[5]。
BUT:對患者作角膜熒光素染色,在患者下瞼結膜處應用熒光素試紙顏色,操作時讓患者眨眼睛4次,從最后一次瞬目后自然平視睜眼至角膜出現第一個黑斑的時間開始計算,如果BUI>10s,說明淚膜破裂時間正常[6]。
經一個療程治療后,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7]進行評價治療效果,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得到消失,檢查角膜染色消退,經Schirmer Ⅰ試驗多次驗證結果大于10mm/5min;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減輕,檢查角膜染色有所控制且減少,經Schirmer Ⅰ試驗多次檢查患者淚液分泌量較之前增加;無效:患者干眼癥狀沒有改善,角膜染色結果也無變化,同時Schirmer Ⅰ試驗結果淚液分泌量沒有改善或者無增加。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干眼癥狀積分、Schirmer Ⅰ試驗結果、BU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以上指標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干眼癥狀積分[(1.24±0.54)分]、Schirmer Ⅰ試驗結果[(8.65±2.15)mm/5min]、BUT[(8.75±1.26)s]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干眼癥狀積分、BUT、Schirmer Ⅰ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干眼癥狀積分、BUT、Schirmer Ⅰ結果比較(±s)
組別 時間 干眼癥狀積分(分) BUT(s) Schirmer Ⅰ(mm/5min)觀察組 治療前 2.53±0.67 4.17±1.25 3.26±1.32(n=41) 治療后 1.24±0.54 8.75±1.26 8.65±2.15 t 3.688 6.385 7.523 P <0.05 <0.05 <0.05對照組 治療前 2.56±0.74 4.32±1.16 3.31±1.13(n=41) 治療后 1.97±0.63 6.21±1.87 6.12±2.17 t 4.103 5.277 6.083 P <0.05 <0.05 <0.05 t兩組治療前比較 0.583 1.023 0.574 P兩組治療前比較 >0.05 >0.05 >0.05 t兩組治療后比較 4.835 6.094 6.794 P兩組治療后比較 <0.05 <0.05 <0.05
干眼癥屬于一種慢性眼表疾病,主要是機體分泌淚液的動力學發生異常導致淚膜不穩定及眼表損害。主要臨床表現為眼睛干澀不適,畏光,異物感,眼睛視力降低等,嚴重時會出現潰瘍,角膜表面磨損等并發癥,甚至出現視力喪失[8-9]。
西醫治療方案中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且容易反復發作。中醫認為,干眼癥和肝、腎關系密切,屬于“白澀癥”“神水將枯”等范疇,在《內經》[10]中:“腎者水臟,主津液……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于目”。在《銀海精微》[11]中有曰:“淚為肝之液……”。祖國醫學認為,目睛滋潤光澤,不僅是依靠肝氣調和,肝血充沛,同時還依靠腎氣、腎精,如果肝腎不足,則精血虧虛,陰虛而不能制約火旺,從而下焦龍雷之火上擾,消耗津液,淚液生化之源得到擾亂,導致雙目失去津液滋潤,最終出現干眼癥狀[12-13]。補腎丸出自《審視瑤函》,記載著關于治療神水將枯癥的情況,方劑中的牛膝,龜板,黃柏等均為濡潤味厚之品,能夠直達下焦肝腎,具有降而補陰的功效,可治其本,而五子明目湯出自《眼科臨證筆記》[14]中加味五子明目丸,具有養肝補腎,名目養陰的功效,可治其標,兩者合用,達到滋養肝腎、明目潤目的功效,標本兼治。其中,龜板具有歸肝腎經、滋陰潛陽、養血補心的效果;黃柏具有明眼目、退虛熱的功效、杜仲和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直達病灶的作用;五味子和枸杞子具有降低氨基酸釋放的功能。上述藥物聯合玻璃酸鈉滴眼液,具有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78.05%),證實了上述觀點。在改善癥狀方面,治療后,觀察組干眼癥狀積分為(1.24±0.54)分、SchirmerⅠ試驗為(8.65±2.15)mm/5min、BUT為(8.75±1.26)s,更加優于對照組,此結果說明,補腎丸合明目五子湯聯合玻璃酸鈉滴眼液,能夠延長患者淚膜破裂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淚膜穩定性,改善干眼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干眼癥患者采取中醫補腎丸合明目五子湯與玻璃酸鈉滴眼液聯合治療,效果確切,促進患者淚液分泌,改善干眼癥狀,能更好地穩定淚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