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 藝 張 輝 /本刊記者 盧凱瑞
煉油裝置升級改造,讓天津石化打造“兩個世界一流”更具底氣。
塔林聳立、管網縱橫,大型設備吊裝已進入收尾階段,中國石化天津石化煉油結構調整及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漸進尾聲。
此次升級改造投資62億元,坐落于海河邊上的天津石化也將迎來又一次發展高潮。升級改造完成后,將有效降低柴汽比,產品結構和質量更優、綠色環保更優,為天津石化穩步邁進一流企業筑根培基。
作為國內最大的煉油基地和乙烯生產基地之一,天津石化擁有煉油裝置28套、化工裝置26套,原油綜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120萬噸/年,主要產品涵蓋石油煉制、化工、化纖3大類70多個品種,遠銷5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汽柴油產品達到國Ⅵ質量標準。
歲月如梭。新工藝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天津石化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
長期以來,因為渣油加工采用的是延遲焦化工藝路線,產品結構不夠合理、柴汽比和低價值焦炭產出比例均偏高,制約了企業煉化一體化效益優勢的充分發揮。
“若效益優勢不再,企業如何跟上時代潮流,實現建設基業長青一流企業的夢想?”天津石化工程部部長張宗江表示:“煉油產品結構調整及油品質量升級改造正是中國石化轉型發展的戰略要求,也是天津石化的現實需求。”
改造項目包括新建30萬噸/年烷基化裝置、26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28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雙脫裝置、70萬噸/年氣分裝置、120萬噸/年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15萬噸/年環氧乙烷裝置,以及與項目配套的油品儲運、水、電、汽、風等公用工程、生產輔助設施。
升級改造完成后,天津石化將一改產品結構不夠合理、柴汽比和低價值焦炭產出比例偏高的局面,煉油裝置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焦化裝置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由25.6%下降到18.4%,汽油收率由目前的8.1%提至20.4%,柴汽比由3.49降至0.79,產品結構明顯改善。
“30萬噸/年烷基化裝置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首個將待生酸處理專利技術由‘地煉技術’轉化為‘國企技術’的項目,不僅促進了油品質量升級,還有力促進了地方清潔油品的平穩供應。”張宗江表示。
此次升級改造,生產運行和項目建設并行;新建聯合裝置區域狹小、四面封閉,組織施工困難;處于京津冀一體化地帶,安全環保要求日益嚴格。面對施工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如何從嚴從細管理,確保項目施工安全有序推進至關重要。
步入封閉的施工場所,施工人員除了必須佩帶證件,還需經過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人證比對,驗證通過后方能進入現場。
“為了確保作業環節的安全性,我們應用人臉識別系統強化門禁管理,強化對施工人員的現場管控。為此,我們開發了手機APP程序,利用人臉識別檢查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資質和作業資質。”天津石化副總師兼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張申表示。

改造升級,未來更高更強。 攝影/陳鳴啟
同時,還在固定施工區域大門口設置電子屏,實時顯示承包商進出施工區域的情況,杜絕無證或者借證人員入場。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安全資質和作業資質的嚴格審查是天津石化確保施工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
天津石化還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幅提升了項目建設的管理效率,加強了對施工人員的現場管控和項目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
例如,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統,為管道焊口設置二維碼,使每一道焊口都有了“身份證”,讓“新生”的焊口的每一次“經歷”都有跡可循、有證可依。焊口的“身份證”,不僅實現了管道預制由“紙面臺賬”向“電子臺賬”的轉變,而且使DN150-900全壁厚管道焊接作業實現了連續運轉。
“‘身份證’的存在,大大提升了管材預制的效率。我們的管材預制量占總預制量的50%~60%。按照原先的施工要求,工期至少縮短2個月,同時大大提升了作業的安全性。”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說。
此外,還大量采用自動焊機,平均單臺單日焊機的工作效率與5名成熟焊工持平,極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天津石化化工苑內的梅花鹿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群,習慣了各種目光的凝視,優雅地和大家打著招呼……
這一群梅花鹿與石化裝置相依相伴、繁衍生息,轉眼間已過了近20年。作為國際公認的環境指示動物,地方政府將梅花鹿送于此地正是為了監測天津石化周邊的環境變化。天津石化不負厚望,化工裝置雖然緊鄰梅花鹿生活區,卻絲毫不影響這群對環境非常敏感的小精靈的繁衍和棲息。梅花鹿已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生態工業名片。
不只是梅花鹿,污水排放池中的魚兒、翱翔于裝置間的鳥兒,都是天津石化呵護碧水藍天的最佳見證。
毗鄰天津石化,有一片面積為34897公頃的濕地自然保護區,鳥兒在林間細語,魚兒在水底暢游……
“很多人都擔心,我們天津石化這么大的一個煉化企業的生產會對這個濕地造成毀滅性破壞。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些人的顧慮都被打消了。我們扎根于此,不僅未破壞濕地,還對濕地進行了保護。”天津石化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徐波表示。
這是一個人與自然、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存的典范。與10年前相比,濕地生存的物種由249種增加到了276種。據介紹,一半數量的世界級珍稀鳥類東方白鸛在此駐足,2000余只來自西伯利亞的天鵝也將此地作為遷徙途中的歇腳地……
可見,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并非對立,人與自然可以和諧相處。天津石化扮演著生態文明建設者與保護者的角色,呵護這一方綠色。
此次改造項目中,26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就是一個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范例。由SEI自主研發的重油加氫技術能有效促進劣質重油/渣油資源的清潔利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承擔保護周邊環境這一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