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當代英國氣候變化詩歌中的氣候倫理
——以《向蓋亞致敬》為中心

2020-02-22 03:40:02謝超
山東外語教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人類

謝超

(浙江工商大學 外國語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1.0 引言

氣候變化如今正愈演愈烈。北極消失的冰川,澳洲綿延的大火,歐洲襲人的熱浪無不在提醒人們,關注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已是迫在眉睫。面對當下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當代英國詩人們創作出大量有關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物種滅絕的氣候變化詩歌。2015年,英國前任桂冠詩人卡羅·安·達菲(Carol Ann Duffy)匯集了21首由當代英國詩人創作的氣候變化詩歌,并將這些詩歌發表在《衛報》(TheGuardian)上。這21首詩歌的作者涵蓋邁克·朗利(Michael Longley)和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等眾多當代著名詩人,詩歌內容涉及冰川融化、物種滅絕、極端天氣等熱點議題。其實,早在6年前,《衛報》就開辟了專欄,登載了英國詩人卡羅·魯明斯 (Carol Rumens)、凱瑟琳·杰米(Kathleen Jamie)和安德魯·莫辛(Andrew Motion)創作的氣候變化詩歌。除了在主流報刊發表詩歌外,當代英國詩人們還出版了詩集,以此號召讀者關注當下嚴峻的氣候危機現實。彼特·雷丁(Peter Reading)的《-273.15》(-273.15)、保羅·芒登 (Paul Munden) 的《感受壓力:詩歌與氣候變化的科學》(FeelingthePressure:PoetryandScienceofClimateChange)以及德雷克·馬洪(Derek Mahon)的《地球上的生命》(LifeonEarth)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可見,氣候變化已成為當代英國詩人重點關注的對象。

評論界目前重點關注“氣候變化小說”(cli-fi),有關氣候變化詩歌的研究尚不多見。①此外,從當下有限的關于氣候變化詩歌的評論來看,鮮有研究者討論這一類型詩歌中展現出的氣候倫理意識。本文以氣候倫理為切入點,在梳理西方環境倫理的基礎上闡釋氣候倫理的概念,隨后,本文將重點分析北愛爾蘭詩人馬洪的組詩《向蓋亞致敬》(“Homage to Gaia”)中的氣候倫理意識。馬洪在組詩中借由“蓋亞假說”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地方與全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并表達了對綠色科技前景的深刻思索。詩人通過描繪氣候變化造成的全球性生態影響及其衍生的社會問題,號召讀者重審失衡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起和諧的氣候倫理。

2.0 氣候倫理的生成

氣候倫理經歷了長期的哲學準備,且建立在環境現實基礎之上。如果我們將倫理考量的對象視作一個圓圈,那么這個圓圈就一直處在不斷擴展之中。功利主義創始者杰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在其《道德原則引論》(IntroductiontothePrinciplesofMoralsandLegislation)中認為,動物和人一樣能感知痛苦,因此,我們應該將道德考量擴展到動物身上(Bentham,1780)。邊沁將動物視為倫理考察對象是對笛卡爾動物機器論的反撥。然而,無感知和無生命的物體并沒有進入邊沁的倫理研究視野。美國生態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在其《沙鄉年鑒》(ASandCountyAlmanac)中提出“土地倫理”(land ethics)和“生態良知”(ecological conscience)的概念。利奧波德在書中提到,人類和土壤、河流、動植物共同構成一個互相依賴的“土地社群”(the land community),在這一社群中,人類不再是征服者,而是與其他成員地位平等(Leopold,1949:171)。相較邊沁的觀點,“土地倫理”的概念將倫理考量范圍進一步延伸至與土地密切相關的無生命體,因而具有進步意義。70年代末,挪威哲學家阿恩·奈斯(Arne Naess)提出“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的觀點,進一步擴展了現代環境倫理的內涵。“深層生態學”將地球視作是一個由各種有機體構成的平衡且和諧的整體,其主要觀點是承認非人類自然萬物有其自身“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這種“內在價值”不取決于非人類自然對人類是否有用(Naess,1995:68)。奈斯還認為,人類目前對非人類自然過度干涉引發了環境危機,并且這種危機正愈演愈烈。深層生態學的觀點使人們對待自然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它認為地球上非人類的自然萬物具有獨立于人的價值。其次,深層生態學將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和自然萬物是一樣平等的個體,這種觀點動搖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根基。然而,不難看出,不論是利奧波德還是奈斯都沒有提及與氣候相關的倫理意識。

首次將氣候納入倫理考量范圍的當屬“蓋亞假說”。就在奈斯提出“深層生態學”的同時,英國大氣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了“蓋亞假說”。“蓋亞假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深層生態學的佐證,它將地球看作是一個可以自我調節的生命體,地球上的各種有機體與包括大氣、海洋和土壤在內的自然環境之間存在復雜且連貫的關系,正是這種關系使地球保持了適度和穩定的狀態。在洛夫洛克看來,地球上的各種元素相互關聯,為了使生命延續和發展,地球需要不斷地作出調整。地球的這種自我調整是自發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人類中心主義的進化觀阻礙了我們理解目前地球的狀況,同時也引發了環境危機。洛夫洛克指出,“蓋亞假說”的最大價值就在于將地球比作是生命體,這一隱喻提醒我們,人類只是地球的一部分,人類的權利受到其他地球同伴需要的限制(Lovelock,2003:770)。“蓋亞假說”不僅修正了利奧波德認為的人與自然萬物在地球上有著固定位置的觀點,還將倫理考察的范圍擴展到自然界的各項元素,為我們解決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包括全球變暖在內的生態危機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可是,“蓋亞假說”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首先,地球究竟能在多大范圍內進行自我調節?在提出“蓋亞假說”之初,洛夫洛克就強調地球能夠自我調節大氣溫度,從而創造適合各種有機生命體生存的條件,這是整個蓋亞系統的基礎。然而,人類目前對大氣的干預和影響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地球是否還有能力進行自我調節?地球自我調節的速度能否趕上人類破壞自然的速度?其次,“蓋亞假說”中隱藏著一種悲觀厭世論。洛夫洛克認為,地球自我調節具有不可預測性,還會產生不確定的影響,人類無法理解和預測地球的行為,人類企圖拯救地球是一種傲慢的表現,因為地球會自己照顧自己(Lovelock,2010:9)。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蓋亞假說”進一步擴展了倫理圈的范圍,使得氣候成為同動植物、河流、土地一樣值得從道德層面關注的對象。

進入21世紀后,氣候倫理得到越來越多哲學家的關注。當代法國著名哲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持續研究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環境危機,出版了如《何處著陸?》(WheretoLand?)等眾多有關生態倫理的著作。2018年,拉圖爾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蒂莫西·藍頓(Timothy Lenton)在《科學》 (Science)雜志上發表《蓋亞 2.0》(“Gaia 2.0”)一文。文章指出,地球的自我調節并非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人類有必要在其中加入自我意識和個人行動,從而使蓋亞系統運作進入一種新的狀態,即蓋亞2.0(Latour & Lenton,2018:1066)。蓋亞2.0理論是洛夫洛克“蓋亞假說”的進階版,肯定了人類在地球氣候調節過程中的參與度與重要性,也引導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對氣候變化應承擔起的倫理責任。新物質主義(new materialism)哲學家將焦點放在非人類自然物質的能動性(agency)以及人與非人類自然物質的交互(intra-action)上,試圖拆除人與自然的邊界,進而瓦解人類中心主義。對這些哲學家而言,“能動性”(agency)不再是人類的專利,諸如金屬、機器、食物和大氣等物質同樣具有產生效果的“能動性”。人類與非人類自然元素統一于“物質性”(materiality),兩者緊密交織、不可分割。新物質主義哲學賦予各項非人類物質以主體地位,從而打破了主體與客體、人類與自然間的二元對立,為我們思考人類與氣候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蒂莫西·默頓的(Timothy Morton)“超物體”(hyper-object)概念、史黛西·阿萊默(Stacy Alaimo)的“跨身體性”(trans-corporeality)概念都試圖建立起人類與氣候的倫理連結,催促人類反思破壞大氣的行為,從而產生新的環境倫理觀。②從以上對西方環境倫理的梳理不難看出,氣候倫理隨著倫理考察對象范圍的不斷延伸而產生,其相關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氣候倫理的概念內涵以及現實意義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挖掘。

除學理層面外,現實氣候危機也是氣候倫理產生的重要推動力。截止2012年夏天,北極冰雪覆蓋的區域比上世紀60年代減少了約20%。全球氣候變化引發了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空氣污染、物種滅絕等多種環境危機,嚴重威脅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此外,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氣候難民問題的顯現等也極大地增加了全球生態系統的不穩定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5次評估報告長達1千多頁,其重點放在氣候變化的威脅以及科技應對手段上,報告中只有約10頁的內容談及人們對當前氣候變化應負起的倫理道德責任(IPCC,2014)。誠如內奧米·克萊恩(Naomi Klein)所言,人們廣泛認為當下氣候變化是科學議題,與思想意識、經濟剝削、殖民主義等毫無關聯,這實際上誤判了氣候變化的根源,也使得當下解決氣候變化的措施建立在不完全分析基礎上(2014:50)。同樣地,生態女性主義者格雷塔·嘉德(Greta Gaard)認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不應當只將目光停留在科技層面,而是應該采取更廣闊的視野,考察氣候危機所包含的性別、物種和全球化等環境正義議題(2017:117)。可以看出,當下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以及現有的氣候變化應對措施缺乏倫理維度,僅關注氣候變化中的科技層面實際上縮小了氣候變化的內涵,未觸及問題的實質與根本。當下的氣候變化不僅是環境危機,更是一項“道德困境”(Rolston,2012:210),要解決這一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還需要倫理的介入,從道德上規范人們的行為。

基于以上分析,氣候倫理伴隨環境倫理的發展和現實氣候危機而產生,它以全球化和歷史性的眼光審視氣候變化所納攝的生態、代際、種族、物種、性別等維度,強調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從另一個層面來講,構建氣候倫理實際上是認可應對當下氣候危機需要人文研究者的協助。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氣候變化詩歌,賦予環境破壞事實及冰冷的科學知識以溫度,提供了一種“文學表達的道德標準”(Parini,2005:231),在構建和傳播氣候倫理上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

3.0 《向蓋亞致敬》中的氣候倫理

當代英國氣候變化詩歌表現了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代際公正、環境正義、南北差距及行動力等問題,凸顯了氣候倫理。卡麗·埃特爾(Carrie Etter) 的詩歌《天氣預報》(“The Forecast”) 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描述女兒與父親閑聊天氣的日常生活場景。女兒每次回家都會問父親:“什么是正常的天氣?”父親不斷翻看溫度、降雨等氣候資料,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厄爾尼諾、拉尼娜和氣候變化”(Munden,2008:19)。③該詩強調個人體驗,表現了由氣候變化所引發的代際公正問題。佩欣斯·阿格貝比(Patience Agbabi)《印第安夏天》(IndianSummer)組詩中的《海嘯》(“Tsunami”)一詩通過一位印度女子的口吻敘述2004年印度洋海嘯到來時的場景及心理感受,展現了女性視角下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影響(Astley,2007:200)。組詩中的另一首《二氧化碳經濟學》(“ECO2nomics”) 納入了倫敦、德里、巴黎和尼泊爾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首詩中,阿格貝比通過并置發達地區的消費主義與發展中國家的氣候災難,表達了對環境正義的思考(Astley,2007:201)。莫辛的詩歌《魔術師的鏡子》(“The Sorcerer’s mirror”)采用十四行詩組詩的形式將遭受風暴侵襲的花園同極地冰川消融連結在一起,通過具體地方的經驗展示全球氣候變化的跨時空影響(Motion,2009)。可以說,當代英國氣候變化詩歌試圖從倫理層面喚醒讀者的生態意識,進而采取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大氣。以下將以馬洪氣候變化組詩《向蓋亞致敬》為例,重點分析該組詩中蘊含的氣候倫理。

北愛爾蘭詩人馬洪進入創作中期后,頻繁關注氣候變化議題,其詩集《海港之燈》(HarbourLights)和《爭分奪秒》(AgainsttheClock)深入探索了全球變暖及其衍生的社會問題。詩人2008年的詩集《地球上的生命》(LifeonEarth)一出版就獲得愛爾蘭“現時詩歌獎”(Poetry Now Award)。這部詩集中的組詩《向蓋婭致敬》包含9首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四行詩,集中體現了詩人對氣候倫理的思考,被譽為 “當代愛爾蘭文學中生態意識與詩歌結合的典范”(Flannery,2015:382)。《地球上的生命》和《向蓋亞致敬》這兩個詩歌題目分別取自洛夫洛克1979和2000年的作品:《蓋亞:看待地球上生命的新觀點》(Gaia:ANewLookatLifeonEarth) 和《向蓋亞致敬:一位獨立科學家的生活》(HomagetoGaia:ThelifeofanIndependentScientist)。“蓋亞假說”所倡導的整體觀以及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聯系貫穿了《地球上的生命》整部詩集。從題材方面來看,這部詩集涉及全球多個地方的生態系統,詩人對印度、美國、英國及北歐等地的自然環境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在詩人看來,這些地方在自然生態系統上并不是孤立絕緣的個體,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同時,詩人在詩集中還揭示了空氣、海浪、微風、雨水及各種動植物之間復雜微妙的聯系,這與“蓋亞假說”所倡導的整體聯系的觀點是相契合的。

整組詩集中體現了馬洪對氣候變化倫理層面的思考。組詩中的標題詩開宗明義,直陳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毀滅自然的歷史。人類為了自身利益,瘋狂地砍伐樹林、污染海洋、破壞大氣,極大地擾亂了地球的生態系統。從第二節開始,詩人試圖代表全人類向蓋亞母親道歉。詩人眼中的人類是不知感恩的,蓋亞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生存的各種條件,而后者卻回報以“奇怪的天氣”和“一柱柱黑煙”(Mahon,2008:46)。馬洪在詩中重申了洛夫洛克有關地球是自我調節生命體的觀點。縱使有人類的破壞,蓋亞卻還是一如既往地調節和維系整個地球生態系統。詩歌末尾一節這樣寫道:“當然,你將以另一種形式/ 繼續盛行;/ 而我們只會越來越糟/ 僅僅是為了保持溫暖”(同上)。蓋亞將不斷地調節地球的各項系統,以維系地球整體生命的進程;與蓋亞動態的調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類的固執和一意孤行。這一節詩充滿著反諷意味,蓋亞不斷地變化形式是為了使更多的生命受益,而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不惜破壞地球大氣,使得全球變暖,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對無私奉獻的蓋亞母親的褻瀆,是不道德的。馬洪在這首詩中實際上借助“蓋亞假說”引導讀者從倫理深度反思破壞自然的錯誤行為。

組詩的第五首《厄休拉餐廳》(“At Ursula’s”) 通過食物表現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發達國家過度消費問題,從倫理層面拷問了人類對氣候危機的漠視。詩人在一個暴風雨的早晨走進一家名為厄休拉的餐廳,該餐廳提供來自全球各地的食物。詩人感嘆,“一個番茄三明治/ 和一品脫黑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人們渴望嘗試來自全球不同地區、風味各異的食物。伊爾琳·弗蘭納里 (Eolin Flannery) 注意到,《厄休拉餐廳》中有眾多表示溫度的詞,如“辛辣”“熱”“布滿霜”“熱氣”“燉”“溫暖”等,這些詞除了指食物的溫度外,還指向氣溫。不斷變化的、冷熱交替的溫度實際上是對各種極端大氣現象的模擬(2015:388)。弗蘭納里從詞匯上探查詩歌內容與氣候變化主題之間的聯系頗具啟發意義,但這位評論家卻忽視了詩歌表現的發達國家過度消費這一環境正義問題。相關研究表明,發達國家制造了全球80%的溫室氣體(Egero,2003:88),而發展中國家則遭受更多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承受著全球氣候變化75%至80%的災難性影響(World Bank,2010)。由于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落后及應對災難能力薄弱,氣候變化對這些國家的打擊最為深刻。《厄休拉餐廳》對這一頗具諷刺性的南北差異進行了倫理反思。以愛爾蘭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過度消費,沉溺于全球化帶來的物質滿足感,并對氣候變化問題置若罔聞。細讀該首詩歌不難發現,詩中呈現兩個對立的空間:一個是風雨交加、寒冷的外部自然空間;一個是溫暖、充滿愉悅的餐廳內部空間。詩歌最后一節這樣寫道:“海上的船只被拉緊,唉,/ 狂風將石板敲得咯咯作響/ 而在厄休拉餐廳,/ 我們向溫暖的餐盤彎下了腰”(Mahon,2008:51)。這兩個氣氛迥異空間的對比產生了絕妙的諷刺感。厄休拉餐廳如同一道屏障將自然與人們隔離,餐廳外風雨大作,而食客們卻在餐廳里盡情享樂。詩歌結尾實際上向讀者拋出了一系列嚴肅的倫理問題:發達國家是否有權無視環境正義,盡情享受全球消費文化帶來的便利?面對嚴峻的氣候變化事實,人類是否應該袖手旁觀,偏安一隅?

與眾多描繪氣候變化的當代英國詩人不同,馬洪還從倫理層面對綠色清潔能源的前景進行了探索。組詩中的第一首《輻射能》(“Its Radiant Energies”)勾畫出一幅對未來清潔能源的暢想。全球氣候變暖壓縮著冬季,使得四季如春,而這意外地為人們高效利用太陽能創造了條件。光伏板的“沉著”和“仰望星空”的多晶硅在詩人筆下仿佛具備了藝術氣息(Mahon,2008:44)。然而,全詩的諷刺意味很明顯,全球變暖不再是一種威脅,反而成為綠色能量和審美靈感的來源。詩人在詩中頻繁插入和高科技相關的詞匯,如“光電的”“光伏的”“趨光的”等,極言太陽能令人“歡欣”的前景。

偉大的太陽,黯淡或是光明,

不斷變化天空中的眼睛,

賜予我們溫暖和光亮!

我們永遠不會死去

當你在大氣之外,

咆哮著,

以不同的方式重生

請記住地球上的生命! (Mahon, 2008: 45)

以上如同惠特曼式激昂的詩行宣示,只要太陽釋放出光和熱,人類就不會滅亡。此外,蓋亞也將不斷調節地球系統,確保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續。詩人此處表達了對科學樂觀主義的嘲諷以及對簡單化的環境主義的質疑。人類對待自然的狂妄態度消解了綠色科技所帶來的美好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對綠色清潔能源前景的懷疑彌漫在整組詩歌之中,組詩中的第八首《飛艇》(“Dirigibles”) 設想了使用清潔能源的飛艇成為未來主要交通方式的圖景。然而,詩人在呈現這一看似可持續運輸方式的同時還穿插進R101及“興登堡號”飛艇墜毀事件。④如同山姆·索爾尼克所言,組詩《向蓋亞致敬》中的綠色科技與末世的不安感共存(Solnick,2017:131)。馬洪試圖在一種希望與災難的張力之中提醒讀者綠色科技的局限性。

遲鈍的理想主義者,

望著重新凍結的冰雪,

雨林再度繁茂,

海洋重歸其位。 (Mahon, 2008: 56-57)

結合“遲鈍的理想主義者”這一表述及全詩基調來審視,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基本態度,即綠色科技包含不可控因素,也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氣候危機。馬洪對綠色科技前景的質疑雖不無激進,卻彰顯了構建氣候倫理的緊迫性。在詩人看來,綠色科技只能起到局部的調節性作用,過度依賴科技還會主張人類中心主義。要從根本上解決時下的氣候危機,只能依賴人們倫理態度的轉變。改變現有失衡的人對氣候的倫理觀念比利用科技手段使人類適應氣候變化更具意義和現實性。

4.0 結語

當代英國氣候變化詩歌有著廣闊的視野和深刻的思想,重點表現了氣候變化所納攝的地方與全球、環境正義、綠色科技等議題。以馬洪為代表的當代英國詩人展現出自覺的氣候倫理意識,他們在作品中不僅呈現了氣候變化造成的全球性生態及社會影響,還從倫理道德層面不斷叩問讀者對自然的漠視,號召我們反思人類對自然的輕狂態度。這些詩歌作品不斷提醒我們,氣候變化不僅是生態危機,更是道德危機,要解決這一雙重危機亟需氣候倫理的介入。當代英國氣候變化詩歌是對現實氣候危機的文學回應,試圖從道德層面喚醒讀者的生態良知,進而采取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大氣。這一類型詩歌作品是生態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文學價值,還對于尋找當下氣候危機的出路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響,因而值得我們重點和持續關注。

注釋:

① Cli-fi(“氣候變化小說”)一詞最先由駐中國臺灣的自由新聞記者丹·布魯姆(Dan Bloom)提出。“氣候變化小說”可被歸為科幻小說(sci-fi) 的一個子類型,指以氣候變化及全球變暖為主要描述對象的小說。參見Rodge G. “Global warming: the rise of ‘cli-fi’”,The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3/may/31/global-warning-rise-cli-fi.有關氣候變化詩歌的重要研究參見:Sam S.PoetryandtheAnthropocene:Ecology,BiologyandTechnologyinContemporaryBritishandIrishPoetry.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Matthew G.TheNewPoeticsofClimateChange. London: Bloomsbury, 2017.

② 莫頓認為,“超物體”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時空中且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物體。“超物體”是一些抽象的、不可觸摸的事物,這些事物足以導致地球毀滅,且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氣候變化即為“超物體”。參見:Timothy M.Hyperobjects:PhilosophyandEcologyaftertheEndofthe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3. p. 1. 阿萊默認為,人的身體與非人的自然統一于物質性,且不可分割。人的身體與非人自然在物質層面不斷地交流融合,此為“跨身體性”。參見:Stacy A. Trans-corporeal Feminism and the Ethical Space of Nature. In S. Alaimo & S. Hekman (eds.).MaterialFemin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238.

③ 本文所涉及的詩歌中文引文均為作者自譯。

④ R101和“興登堡號”是英國和德國歷史上兩艘著名的飛艇,分別于1930年和1937年發生空難墜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兩次空難標志著英德兩國商業飛艇時代的結束。

猜你喜歡
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沒有進化好
人類過去長啥樣
出發!去最北人類定居地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共建“人類之眼”
人類,快醒醒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AV老司机AV天堂|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她的性爱视频|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日韩欧美|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天堂|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日韩av无码DVD|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a| 日本91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成人亚洲国产|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综合专区|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h网址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