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國加入WTO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在世界經濟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件。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迫切需要進行改革。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改革的陣痛期,各種社會矛盾既復雜又相互聯系。金融作為我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及我國經濟的薄弱點,如何進行改革、保證金融安全、避免金融危機、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世界矚目,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到我國的金融行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我國經濟可能面臨巨大風險。歷次金融危機雖然沒有對我國造成嚴重的損害,比如美國次貸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等,但是依然給我國以警示。由于金融環境與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密不可分,以上原因導致了金融環境下腐敗、瀆職、浪費公共資金等具有非常大的隱蔽性。這類違規行為是通過各種網絡即時交流共同進行的,通過各種智能設備相互連接。金融危機對于世界經濟造成的傷害極為嚴重,但是由于歷次金融危機我國受到的沖擊較少,使人們無法直接受到危機的影響。因此,我國很多普通人對這次金額危機并沒有深刻的認識,但是在我國學術界,對這場金融危機關注度很高,很多學者積極研究如何建立和改善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世界上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我國的金融體系在歷次危機中之所以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遭受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和危害,是因為我國實施了資本管制,導致了我國的金融體系基本上是封閉的,因此我國在受到金融沖擊時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是隨著我國深入地參與到世界貿易之中,我國的金融與外界的聯系也更強,這使一些學者認為當再次出現金融危機時,我國的金融體系將會面臨巨大的危機和風險。
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使我國處于極為困難的時期,如果不能做好應對金融危機的準備,建立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則其后果可能導致我國的經濟衰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在社會發展的歷史上,金融危機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它的出現將導致金融業的資產、出口、資源、股權和其他經濟活動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甚至導致社會動蕩,這給我國金融業敲響了警鐘。金融危機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影響:(1)突然性危害非常大:由于金融系統計算機網絡非常發展,因此犯罪類型很多,針對金融系統的犯罪活動很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突然出現,進而危害整個社會;(2)高度不確定性:信息和風險的不確定性使危機管理變得更加復雜;(3)危機事件的社會后果非常嚴重。由于金融危機將對特定的體系和行業造成嚴重損害,因此還將影響政府領域,并將對社會體系的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產生重大影響。
(1)金融危機的虛擬性:在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系統的破壞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從虛擬經濟的角度來看,一旦我們的金融網絡中斷,正常的股票和期貨交易將變得不可能。所以,網絡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尤其是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重要性也越來越強。就金融系統而言,其與信息網絡的聯系性非常強,因此一旦遭到攻擊,將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后果。在信息技術未廣泛應用之前,金融業務的結算主要是通過銀行,而錢也是存儲在金庫中的,資金的流動是基于紙幣的。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之后,資金在信息網絡中成為了一個數字,資金的周轉也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流動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旦網絡黑客等不法分子入侵或進入計算機系統,便可以輕松地轉移成千上萬的資金。這種虛擬危機使克服危機變得困難。
(2)金融危機的國際性:一般的危機(例如地震、火災和其他危機)通常都不是國際性的,而金融危機則具有經濟性。隨著我國加入國際金融服務的一體化和國際金融服務的發展,在金融危機之后,我國不可避免地會引發連鎖反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3)金融危機的技術性:金融的專業性、科技性以及技術性非常強,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才可以有效掌握,其包含的業務與內容也非常多樣化,涉及到一切以金錢有關的業務。因此,金融危機一旦出現其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且非常復雜。從金融危機的原因、表現形式、危機管理的復雜性以及對解決方法的要求角度來看,反映出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4)金融危機的輻射性:在現代社會中,金融已經成為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直接關系到正常的生產和生活,而金融危機一旦爆發其影響的范圍非常大,輻射范圍非常廣,甚至可能導致社會經濟崩潰、公共生活混亂、社會和政治動蕩以及社會保障。這個問題是無法控制的,金融是國家安全的命脈。在這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種機制來盡快管理和解決金融危機,以便在問題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
西方學者經常將國家安全體系與國家戰略混淆,將其視為協調國家政府使用的一切手段(軍事和非軍事手段)以實現保護和增強國家利益目標的國家計劃。國家安全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維護國家的安全,包括應用一切可用的手段為國家安全而服務,其核心是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安全戰略的靈魂,直接反映了對國家及其統治者安全利益的理解,以及確保安全利益的途徑。
引起金融危機的事件可以是國內和國際緊急事件,或者意外事件,比如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世界經濟陷入了極大的危機,這種不可預知的危機,被稱為“黑天鵝事件”。而可以預知但是不知什么時候到來的重大影響事件被稱為“灰犀牛事件”,但是無論是“灰犀牛事件”還是“黑天鵝事件”,都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而在這種情況下最為重要的是保障國家的安全體系,主要有以下特點:(1)強調國家利益不會受到損害;(2)強調國家基本經濟利益不受影響;(3)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影響許多領域,涵蓋經濟領域以及政治、軍事、社會、技術和其他領域的問題;(4)經濟、文化和技術安全具有超現實的戰略重要性,并包括戰略安全領域的局勢;(5)國民經濟、文化和技術關注的總體安全不僅是特定部分或地區的安全;(6)國家安全。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克服金融危機的機制。金融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管理:首先是在犯罪方面,我國有關金融的犯罪數量一直在增加,對于我國的金融安全極為不利,與之相應的是我國的金融管理體系仍然不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不完善,很多地方仍然是理論和實踐的未開發領域。在我國從保護經濟、文化和技術安全中吸取教訓的同時,必須決定如何站在國家安全的立場實現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機管理。其次,金融安全與經濟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實現金融安全,經濟發展才能得到保證。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加強金融安全,兩者相互補充,不能忽略。很多人認為金融安全,尤其是預防犯罪,只是司法部門的工作,而不是為當前的經濟建設中心任務增加金融安全,這是不對的。
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機的主要管理方式是以預防為主,預防是整個社會的要求,預防也是一種獲取利益的方式。因此,積極對金融危機進行預防,不僅可以創造社會效益,同時也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因此預防金融危機符合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得益于預防工作,我們可以預防阻止和打擊各種犯罪、防治破壞金融服務、保障辦公和生活秩序,并防止損失的發生和增加。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機管理機制預防工作旨在預防財務風險,完全扭轉少數部門和一些人對預防和危機管理的誤解,從而將預防和危機管理真正滲透到金融體系之中。因此,有必要引入競爭機制、風險和獎勵機制,以便將該機制納入金融危機的預防和管理中。
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離不開穩定的金融環境,因此,對于社會秩序和社會政治穩定而言,金融安全至關重要。金融安全可以有效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保證國家的財政基礎,進而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如果出現金融危機,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從而導致社會動蕩,造成經濟發展停滯。因此,金融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極為重要,其可以及時處理各種危機事件,預防金融危機,保證金融安全,進而保證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從國際上可以看出,凡是金融不穩定的地區,其發展都較為緩慢,且政治不穩定,經濟極為落后。基于以上分析,應當從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角度創建有效的金融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維持穩定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創新性與競爭力,確保有利的社會和經濟條件,創造有利的社會保護圈,維護區域經濟安全,是基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有必要將預防整個地區金融安全的工作與城市和區域發展計劃相結合,制定總體戰略危機管理計劃,以促進和實施危機管理的現代化,提高總體危機預防和危機管理與控制能力。
政府和行業在建立管理金融危機的系統中起著主導作用,對金融危機和危機管理的現實意義進行全面、客觀的反思,是促進金融安全社會化、專業化和技術化的主要方法,從而消除在困難情況下抑制危機管理的現象。金融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要體現政府的主導作用,并應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相互結合,積極在發展過程中進行創新,促進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的發展,改變傳統觀念,充分發揮政府在宏觀調控和危機預防中的作用。金融體系必須充分利用其專業技術實力,保持統一的步伐,建立危機管理模型程序和管理流程,以確保金融安全。
金融是社會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保障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一定程度上,保障金融安全就是保障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因此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在我國現有體制下,依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金融安全和危機管理機制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發展與社會穩定,是保障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