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營改增成為企業納稅的主要依據,通過營改增能夠消除重復征稅,確保企業納稅公平性,減輕企業負擔。營改增對網絡企業帶來了很大影響。網絡企業是我國企業的重要類型,既具有廣播電視的特征,也具有網絡企業的特征。面對營改增帶來的挑戰,網絡企業需要在了解營改增影響的基礎上,明確企業稅負的種類、稅率等內容,更好地利用納稅統籌適應營改增背景,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網絡企業除了傳統的網絡運營服務之外,還包含數據傳輸、數據增值等相關業務,同時也包括網絡視頻服務、監控運營等相關業務,其計稅方式需要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計算。
廣播影視行業從2013年被納入營改增試點,2014年電信業開始營改增,到了2016年建筑行業的營改增都與網絡行業相關。就廣播電視行業而言,其劃分為文化創意服務領域,而相應的制片、后期和錄音等被劃歸為影視服務類,按照營改增方案,其廣播影視行業業務歸于營改增范圍內,在13%低稅率和17%標準稅率的基礎上,新增6%和11%的低檔稅率,服務業需要按照營業額6%繳納稅金,視頻接入服務中的網絡服務適用于6%的稅率。網絡行業的建筑服務按照建筑服務11%的稅率進行計算。相比于營改增前的網絡行業,課征方式和抵扣程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從廣義上來說,納稅籌劃是為了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降低企業的繳納成本,主要是結合相關納稅規定調整納稅方式和抵扣程度。狹義上來說,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減輕納稅支出,采用相應的方法避免納稅的非違法行為,通常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實現節稅。從納稅籌劃來看,納稅籌劃具有合法性、籌劃性、目的性和專業性。具體而言,納稅籌劃是基于合法情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就進行的籌劃活動,而且納稅籌劃需要利用納稅業務人員的專業知識,為了維護企業的綜合效益而展開的籌劃行為[1]。
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稅基×稅率,納稅籌劃的主要方式如下:第一,稅基減稅技術。采用相應的免稅政策,將生產活動中的應納稅收變成免納稅收入部分,比如采用出口零稅率的方式調整產品市場,能夠減少稅基;利用《稅法》中的免稅稅款,獲得免征資格,在全面分析稅法的前提下,選擇抵扣方式,能夠減少稅基。第二,稅率減稅技術,在國家《稅法》的基礎上,通過降低稅率從而減少應納稅額,不同條目下的稅率有所差別,網絡企業可以適當調整生產活動,盡可能開展低稅率項目,同時通過國家對相關行業的支持,將應納稅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第三,應納稅額減稅技術,利用免稅優惠政策、減稅優惠政策、退稅優惠政策等方式,充分借助相關規定,實現納稅利益最大化[2]。
營改增之前,網絡企業主要利用繳納營業稅,稅率水平為3%,增值稅率為6%,城建稅率為7%。經過營改增之后,網絡企業的收入和成本以及營業稅金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首先,從企業的營業收入來看,營業稅屬于網絡企業的價內稅,營改增主要是按照企業價外稅的增值稅計算收入水平,營改增之后的營業收入能夠準確顯示企業的營業額部分,相比于營業稅有所減少,減少的部分正是增值稅部分。其次,從營業成本來看,網絡企業的營改增之后的應稅服務、應稅產品等能夠抵扣稅金稅額,從而降低企業營業成本。最后,從營業稅金計算來看,營業稅的稅金應該在扣除價內稅之后進行計算,營改增之后的利潤應該將價外增值稅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進行計算。網絡企業營改增之后,相比于營業稅計算方式,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均有所減少,但是利潤變化需要結合其他項目因素開展準確計算。
營業稅和營改增之后的稅額計算公式有所差別。營業稅稅額=含稅銷售額×3%;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含稅銷售額×無差別平衡點抵扣率(1+稅率)×稅率。無差別平衡點是指在不同情況下企業稅負相等時所對應的點,其抵扣率是指營業稅稅負與營改增之后的稅負相等時,納稅人能夠抵扣進項稅額的相應比重。網絡企業稅負的計算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實際抵扣率(實際可抵扣購進項目金額/銷售額)。在計算的過程中,需要對無差別抵扣率和實際抵扣率進行對比分析,實際抵扣率低于無差別抵扣率表明營業稅納稅人稅負低于增值稅納稅人,而相反則表明增值稅納稅人稅負低于營業稅納稅人。營改增對企業的利潤和稅負的影響依然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這種不確定性帶來不確定風險,也對網絡企業納稅籌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在網絡企業收入總額度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納稅籌劃成為影響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但是從網絡企業的納稅籌劃來看,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納稅籌劃的最終目標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從當前網絡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來看,納稅籌劃過于注重降低企業的稅負壓力,降低納稅風險,缺乏對企業經濟利益的綜合考慮。納稅籌劃的目標是在合法合規的范圍下盡量減少納稅支出,但是其必須服務于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納稅籌劃缺乏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考慮,納稅籌劃目標過于單一,反而因為納稅籌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最終影響企業的經濟指標。
網絡企業的稅率較大,可抵扣成本相對較少。通常網絡企業的運營成本包括網絡支撐成本、人工成本、營銷成本、綜合成本以及折舊與攤銷等相應的成本,其中營銷成本、網絡支撐成本和綜合成本的部分可以作為抵扣項目,從而降低網絡企業的運營成本。但是其余成本無法抵扣,導致最終能夠進行抵扣的項目稅額不多,不利于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
營改增之后,網絡企業的增值稅率主要是6%、11%和17%三個檔次。網絡企業的不同業務增值稅額并不相同,以網絡為基礎的網絡服務稅率為11%;以增值電信為基礎的相關服務以及文娛相關服務,其稅率為6%;以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信周邊商品的稅率為17%。從中可以看出,商品銷售、維修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稅率高,增值電信服務和文娛服務的稅率較低,但是從當前的網絡企業發展來看,6%稅率的業務相對較少,大部分按照11%繳納稅額,導致綜合稅率較高,影響了網絡企業的最終利潤。
稅基減稅籌劃是在相關稅務規范指導下,調整企業的生產活動,從而實現減稅的目的,通常可以調整營銷策略、提升抵扣項目比例、合理選擇存貨計價方式等方法實現。第一,調整營銷策略,網絡企業通常采用優惠減免的方式吸引新用戶,傳統的方式是通過節假日贈送大米、食用油等實物吸引顧客,但是相關的行為需要繳納增值稅,如果將傳統的營銷方式轉變為給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以及提供相關的網絡服務和文化服務,則可以免收增值稅,減輕企業的稅負壓力,同時也能夠吸引客戶,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二,提升可抵扣項目的比例,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將進項稅額調整為原材料入場,可以抵扣相應的進項稅額,有效降低相應的稅額。第三,選擇合理的存貨計價方法,如果采購的原料價格降低,可以采用加權平均法的方式計價,從而扣除相應的生產成本,抵扣稅額,如果采用先進先出的方式,可以采用一次加權平均法,所得到的稅額最低;結合企業的生產情況,選擇合理的計價方式,能夠降低相應稅額。第四,籌劃貨物配送管理,網絡企業可以選用自有車隊和委托第三方物流的方式開展貨物配送,由于網絡企業配送管理中的光纜等對于配送條件要求較高,為了保證配送效率與配送質量,通常選擇以自有車隊運輸為主的方式;加油是車隊運輸的主要成本,但是很難做到每一家加油站都能拿到增值稅發票,因此采用統一購買加油卡的方式購買汽油,構建嚴格的車隊運輸管理制度,及時結算車輛維修、車輛報批等,減少因為車隊運輸而增加的額外成本。第五,籌劃扣除研發費用,根據相關規定,企業為了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所支出的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可以計入當期損益并且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可以按照無形資產的150%攤銷,因此在網絡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加強企業的自主研發,獲取無形資產的所有權,能夠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降低企業所得稅。
網絡企業可以通過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和提升增值業務占收比實現稅率減稅。第一,根據《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規定,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文化藝術產業相關的新材料、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技術等均被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能夠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這些產業與網絡企業相關。因此網絡企業可以調整自身產業結構,申報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能夠實現15%的企業所得稅優化稅率。第二,網絡企業實行6%、11%和17%的稅率,其中傳統產業和零售產業的稅率較高,文化服務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稅率較低,相應的稅率設定是為了實現網絡企業的產業升級,促進網絡企業積極轉型。為了降低相應的稅率,需要調整網絡企業的收入結構,提升增值業務占收比。在網絡企業的納稅過程中,可以借助相應的優惠條款,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與布局,實現企業產業升級,以降低綜合稅率。結合相關規定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不僅能夠獲得稅率減稅優惠,還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4]。
根據我國《稅法》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因此在營改增背景下,需要扣除企業應得的工資薪金,然后進行計算。根據我國《公司法》相關規定,支付給殘疾人員的工資可以加計扣除,從而支持殘疾人就業。為了實現應納稅額減稅,可以根據網絡企業的崗位需求,選聘一些殘疾人擔任相關職務。招聘殘疾人不僅可以實現稅額減免,還可以獲得國家的優惠政策扶持。招聘具有一定技能的殘疾人,既能夠幫助殘疾人就業,也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針對網絡企業的特點,優化公司的業務流程,在納稅籌劃的基礎上,加強內部溝通,實現內部協同,從而實現企業賦稅最優化。納稅籌劃不僅僅是會計部門的職責,還需要網絡企業全員參與,通過全員參與納稅籌劃工作,形成全員支持的氛圍,在實現稅負最小化的同時,保證企業其他經濟指標不會下滑。同時還要加強納稅籌劃人員培訓,納稅籌劃是一個綜合業務,涉及會計學、稅收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對納稅籌劃人員要求較高。納稅籌劃人員應該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與職業素養,同時不斷了解稅收新形勢,提升企業納稅籌劃水平。
構建與稅務機關和諧溝通機制,提出稅務機關認可的企業納稅籌劃方案,是網絡企業納稅籌劃實現的關鍵。通過與稅務機關溝通,能夠讓稅務機關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納稅情況,同時也能夠針對納稅籌劃方案提出修改意見,確保納稅籌劃方案得到認可,能夠實行。通過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能夠及時了解稅務政策的變化,對于降低納稅籌劃風險、提升納稅籌劃可行性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營改增背景下,網絡企業的納稅籌劃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網絡企業能夠提供文化服務以及電信網絡服務,對于民生建設與經濟發展十分重要。為了降低企業稅負,減少納稅風險,需要從減輕公司稅基、稅率和應納稅額等方向,不斷優化納稅籌劃方案,在減輕企業稅負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產業升級,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