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陳國慶(通訊作者)
在當今社會,信息復雜而繁多,而我們所需要的是信息能夠更直觀、有序、有效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如今社會已經逐漸數字化,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信息也逐漸可轉變為可度量的數字和數據,再將其建成數字模型引入計算機進行自動處理,簡化了人工處理信息的冗長繁雜的步驟。從國家層面來看,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新的發展方向。2020年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提出加強新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企業上云上平臺,完善現代化產業布局。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辦公廳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的專項行動通知,這為實現疫情過后的盡快復工復產,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為實現高質量和高效率的企業生產注入了政策動力。2020年4月7日,國家出臺的《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現代化產業的轉型方向——數字化產業體系。同時山東、湖南、浙江、廣州、河北等地也紛紛出臺了響應數字經濟下企業轉型的文件。由于疫情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線下會展業受到嚴重沖擊,在以往場館利用率不佳和場館資源閑置浪費的情況下,場館利用率、閑置率、辦展數量面積都大幅下降。雖然往屆云上展會的成功舉辦為會展業注入了生機,但整個會展行業的發展仍面臨巨大的轉型問題。因此,傳統會展業的數字化發展與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探討會展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及策略,可以為各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以及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與企業自身的需要,會展業的數字化發展趨勢日益凸顯,已經有一部分理論研究對會展業的數字化發展方向作出了分析。“云端廣交會”是會展業的數字化實踐開端。通過建立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提供基于平臺的交流、談判、信息共享、關聯社交軟件等服務,開辦了一次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的全球貿易盛舉[1]。會展業的數字化需要四個方面的協同:實時的數據看板提供信息、企業內部的辦公網絡平臺、基于云架構開放的互聯網平臺、智能輔助決策系統,將這四個層面進行協同促進會展業的數字化轉型[2]。會展業的智能化水平隨著市場發展及信息開放進一步提高,重視會展業的特殊優勢與性質,采取標準化管理,再融入新興科技加以發展,最終打造實體與線上結合的會展業新模式[3]。隨著2019年“31會議”在北京的召開,一個全新的數字會展業務中臺誕生,為會展業在舉辦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場景和問題提供全面、流程化、標準化的數字產品應用服務[4]。阿里巴巴主辦的“云棲大會”,以數字化技術支撐會展業開辦過程中的關鍵流程,實現了無紙化會議,其在現場用LED呈現相關會議信息,為應急管理、會議秩序提供了便利。“云棲大會”是會展業數字化的經典案例[5]。夯實理論基礎,加強師資力量,完善教學體系,改革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進行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相容的教學,開辦科研創新基地與實踐平臺,培養高質量數字化工程管理人才[6]。
綜上所述,會展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逐步進行,目前有關會展業數字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較新,且目前數字化發展存在數字化平臺建設不完善、缺乏數字化運營管理機制、線下會展業如何轉向數字化、會展業數字化人才缺乏等問題。解決數字化與會展業的銜接問題,推動會展業往高質量、高技術、高效率、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充分展現會展業的行業領頭作用。
日前,山東、浙江、湖南等省份陸續出臺數字經濟相關政策、發展規劃,當前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條件還不足以支撐國家或企業建立一個多方位聯動的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因此,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新基設”,推出一系列政策確定“新基設”發展方向,規劃資金用以支持其建設。在時代的發展中,會展業的政治優勢逐漸突出,國家通過會展進行外交活動,會展經濟也代表了國家的經濟實力。在數字經濟下,國家對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條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直接給會展業提供了數字化發展強大的基礎設施。同時,國家還提出資金支持,鼓勵會展企業建立自己的會展數字系統。
大數據時代,世界經濟體制發生巨大的變革,電子商務、網絡虛擬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信息化、數字化技術不僅衍生出了“直播帶貨”的商業模式,也促使各產業向線上營銷發展,線上消費逐步成為消費者進行消費的第一選擇。數字技術的出現賦予了企業跨渠道、跨地區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跨境電商是近年來時代發展轉型的突出表現,其創造的線上消費模式打破了地域、時間、個人條件的限制。“互聯網+”新消費業態是經濟轉型背景下的基本要求,會展舉辦商需要考慮將線下會展活動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轉換成數字經濟條件下的信息流,使會展活動的組織更加高效,宣傳影響力更廣泛。
目前,全球5G網絡1/3來自中國技術,中國5G技術世界領先,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已成為世界第一,中國將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5G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給線上會展的實行提供了前提條件以及技術支撐,比如5G技術可以實現多維度的線上展示。互聯網時代,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全面的在線展覽對接平臺是可以被實現以及被充分運作起來的。在2020年的廣交會上,參展企業制造虛擬企業展位,通過技術手段將商品的圖片、信息進行在線展示,運用不同的形式,立體地發布企業的產品信息。通過互聯網,時間和空間對參展企業的限制可以得到有效降低,線上展覽也可通過視頻與客戶面對面溝通談判,通過網絡直播向廣大客商進行推廣和宣傳。
廣交會、進博會等發展已久的會展具有很強的資源優勢,其自身帶有的品牌優勢能吸引源源不斷的貿易機會,在國際平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此類會展在線下的發展已足夠完善,線下規模的拓展依靠場館面積的擴大,其耗費的成本較高。廣交會中互聯網的初步嘗試是其未來具體的發展方向,現有的自身條件使廣交會一類的會展業轉型成本較低,線上會展的轉型會帶來更多的國際貿易合作機會,從而創造更大的品牌影響力。2020年疫情影響了貿易交流線下開展,貿易規模較大的廣交會采用了互聯網形式,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了在線展覽對接平臺,參展商、買家、外貿從業人員可在平臺上進行商品的推廣、洽談、對接等。從其結果來看,線上開展獲取的效益并不低于線下實體會展活動,而且網絡技術還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日前,國家提出要進一步加大5G、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網絡建設力度,實現5G網絡覆蓋所有地級城市城區。線上展會的推出,在看到其高效便捷性的同時,線下會展的功能效應以及線下會展參展商和觀眾的體驗感受也需要被保證。盡管人工智能、AR技術、VR技術在我國已有較好的發展,但會展業對上述技術的建設和利用仍處于起步狀態,一是相關設備不足,二是未充分將新興技術結合到會展活動的舉辦中。目前,我國正處于加速建設5G網絡的階段,會展業要充分利用此條件,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信息安全為保障,加快會展業5G建設部署,盡快達到數字經濟下對基礎設施的數量要求以及對基礎設施的利用要求。
云端平臺的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現有的安全機制不足以安全防護大數據下的網絡安全。會展業數字化的過程中,涉及展覽數據、業務運營數據、客戶身份數據等,不可靠的云端平臺很有可能被網絡手段攻擊,造成客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公司的正常數字化運營和管理被破壞。在未來的發展中,除了科學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專業人才之外,企業或地區政府還需借鑒國外成熟會展公司的經驗,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會展平臺,組建相應的團隊進行數據的管理以及平臺日常運轉的維護。
團隊是會展活動舉辦的核心,很多會展企業也在逐步嘗試數字化轉型,但因其自身條件的不充分以及不具備專業的會展人才,數字化會展活動的舉辦收效甚微。在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人才的匱乏是其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目前來看,會展活動主要由地區政府與企業合作舉辦,國內尚未形成專業的會展服務組織,并且從事會展業的人員未有較高的專業要求,會展活動的開展在指導力、統籌力方面稍顯不足。專業的會展人才具備全面的會展理論知識,對會展業的運營模式有基礎的了解并有能力運用到實踐中去。另外,客戶的需求在實際調研的基礎上需要相關的理論分析,專業會展人才可根據調研結果結合理論分析后制定出更適合企業開展會展活動的方案。在數字經濟下,會展人才除了具備會展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學習數字技術,培養全方面的會展人才。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多的會展活動被擱置甚至被取消,會展業陷入低迷狀態。線下展會不能如期舉辦,會展經濟對國內經濟發展又有較深的影響,會展業急需創新發展模式。線上會展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目前會展業面臨的困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線上會展最為明顯的特點,當前各國的貿易交流都在尋求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線上會展的數字化、信息化交流提高了會展的組織效率。對于傳統的線下會展來說,其自身帶有較大的經濟聯動性和聚集性,線下會展活動的舉辦對地區的餐飲業、交通業等相關行業可以帶去較強的經濟刺激。當前,會展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相互結合、互相促進,帶動會展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隨著時代的發展,體驗營銷不能只強調過去的線下體驗,只有把線上的虛擬體驗加進去才能組成全方位的體驗。
在數字經濟與疫情蔓延全球的時代,傳統的線下實體產業遭受了嚴重沖擊,會展業也因其規模大、聯動性高的特性受到影響。但全新的數字化會展業的出現,在線上即可參加會展,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體驗感受會展現場,進行產品選購與商討事宜,打破了空間的限制,為會展業帶來了機遇。數字化會展的成本低、效率高,且辦展流程基于程序變得標準化、程序化,會展業如何抓住數字科技的機遇,重在提升技術成熟度,加快會展業與數字科技的結合發展,打造新時代優質、高效的會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