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環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的今天,網絡聊天工具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逐漸普及(劉福清 2001)。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課堂教學為唯一陣地的傳統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需要,開辟課外教學陣地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發展之所需。網絡工具多種多樣,如QQ、微信、博客、微博等。大多數學生能熟練地運用網絡工具進行娛樂,但很少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微信作為計算機網絡交流工具之一,從功能上看,它具有文字聊天、語音聊天、視頻對話等功能。另外,微信具有方便、實用、高效等優點,能夠輔助遠程教學,成為學生課外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為高中英語教學開辟新天地。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作好充分的準備。在學習中,這種準備就是“預習”。預習好比在外出旅行前,先查看路線、酒店位置、旅游景點等。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Comenius)說過:一切后教的知識都要根據先教的知識,即理解新知識需要舊知識作基礎。預習可以使自己發現舊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為聽課掃清障礙。不經過預習的聽課只能是教師牽著鼻子走,分不清難點和重點,最終變得很被動。預習后再聽課,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聽課。基于此,教師每周都會在微信群上傳本周的學習計劃,讓學生知道這周教學的重點、難點。然后,學生可以根據教學重難點作好準備。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微信群布置作業,或者把學生做得較好的作業上傳等。
另外,微信一個較明顯的優勢是交流方便且信息暢通。例如在高三英語一輪復習中,教師既不能像新課講授一樣講得太詳細,又不能簡單挑幾個重點詞匯讀一讀并聽寫。英語詞匯教學如果太枯燥,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常用的詞匯串成一個故事進行教學。例如,在復習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2 Heroes的話題詞匯時,涉及以下詞匯:is fond of(喜歡),respect(尊敬),sacrifice(犧牲),championship(錦標賽),reward(酬勞),selfless(無私的),admire(欽佩),determination(決心),outstanding(杰出的),charming(魅力的),achievement(成就),ambitious(有進取心的),cherish(珍惜),diligently(勤奮)等。當時,正在熱播《使徒行者》,于是教師把這些詞匯和主人公林峰的個人經歷融合起來,編寫了以下故事:
林峰出生于1979年廈門,從小就喜歡唱歌和游泳。他爺爺是他最尊敬的人。他6歲那年,犧牲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參加了一場錦標賽,由此獲得了1萬元的酬勞。無私的他把錢都捐出來了,大家很欽佩他。在10歲那年,他決心做一名杰出的歌手。他憑著專業的音樂知識和有魅力的外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做到最好,且每天都珍惜時間、勤奮練習。
Born in 1979,Xiamen,Raymond Lin is fond of singing and swimming.He respects his grandfather most.At the age of 6,he sacrificed his study and took part in a championship.Because of it,he got a reward for 10 000 yuan.Raymond is so selfless that he donated all the money to the poor.Everyone admired his deed.At the age of 10,he decided to be a singer with determination.Now he has gotmuch achievement due to hi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ttractive appearance.He is ambitious and tries to do everything perfectly,so he cherishes every moment to practice diligently.
在課前三分鐘熱身時,教師播放了《使徒行者》的主題曲,展示了一張林峰的圖片,讓學生猜測這堂課將要講解的內容,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進行兩分鐘討論,隨后將故事的中英文版本展示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既可以改變以往播放錄音跟讀、枯燥地復習詞匯的方式,又可以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理解詞匯。課后,教師把這些詞匯、故事以圖片形式分享到朋友圈,讓學生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樣復習詞匯的方式怎么樣?”有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讓他們學會了詞匯的運用;有的學生認為,這種方法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很有趣,能夠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教師安排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討論這堂課的優、缺點。隨后,教師將學生的討論結果上傳至微信群。通過不斷討論,學生對于詞匯的運用及小組合作學習的了解更深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
微信最大的特性是交互性,利用微信展開英語教學改變了呆板、沉悶的英語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另外,教師在與學生聊天、談心、交流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閱讀朋友圈的美文,并及時了解他們學習英語的思想動向,順勢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對于某學生提出的難題,其他學生也可以充當教師的角色給予解答。例如,有的學生在聽了Drenched這首歌后不懂歌名的意思,就在微信群中分享并詢問。有時,學生在復習詞匯時遇到不會讀的或者生詞,也可以在微信群中詢問。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學生更愿意學習英語,更愿意分享了。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以教師“灌輸”為主,而現代教學可以利用微信的語音、視頻聊天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使他們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并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接受。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微信的語音、視頻功能輔助教學,充分實現“個性化教學”,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提高答疑效率。
在高考英語中,聽說占很大的比例,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即Part1模仿朗讀,Part2三問五答,Part3總結概括。由于課程內容繁多,教學時間有限,口語練習基本是一周一練。但對于學生來說,一周一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軟件,在班級群中讓學生用英語對相關話題展開小組群聊,以提升他們的聽說能力。例如,教師曾將聽說訓練內容發到微信群中,讓學生根據群指令,回答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能夠及時檢測學生是否聽懂了材料,能否及時回答問題。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馬上了解自己的口語訓練情況,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另外,這樣的訓練所花時間較短,限制條件較少,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
利用微信的文件傳輸功能,教師可以及時給學生傳輸學習資料,學生也可以上傳自己的資料,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例如,有的學生購買了《說唱英語——10首歌搞定高三英語單詞》,可以將其上傳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使其他學生也能運用。一個學生在其他地方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學習方法等也可以發到朋友圈,實現共享。
學生對微信的運用相對熟練,但是往往只是用來娛樂,即使有時候用于學習,效果也不夠顯著。因此,要想讓學生自如地利用微信進行學習,還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微信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教學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微信教學的優勢,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