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雙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呈現創新性強、服務地方經濟、地域特色發展、競爭導向的特點,對圖書館的傳統學科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查新數據統計與文獻分析法對桂林醫學院圖書館的查新服務與查新用戶科研產出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桂林醫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水平與用戶需求的差距及其原因。構建基于地方產業鏈的查新服務知識供應鏈,加速查新服務升級轉型;組建合作式查新服務團隊,提升學科服務能力;整體規劃,重點實施,因群施策;制度保障,構建學科服務體系是新形勢下的西部地方高校圖書館查新服務發展路徑。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 學科服務? 科技查新? 地方高校? 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8.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0(a)-0165-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nnovation, serving local econom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orientation, which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 service of the librar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ata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novelty retrieval service and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ovelty retrieval users in the library of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the subject service level and users demand and the reasons.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ovelty retrieval servi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Libraries in West China is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supply chain of novelty retrieval service based on local industrial chain, accelerate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novelty retrieval service, establish joint team of novelty retrieval service to enhance the subject service ability, overall planning, focusing on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ing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group, and building discipline service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 Class"; Subject Service;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 Local University or college; Library
1? 研究背景
以國務院2015年10月頒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為開端,首次提出“雙一流”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教育部2017年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簡稱實施辦法)中,鼓勵不同層次的高校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科和學校發展規劃。由此,“雙一流”建設不再搞一刀切,將我國高校分為兩類布局來發展,以扶持優秀學科、扶持特色學科、扶持新興學科為原則,鼓勵和支持各高校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定位,差別化發展,辦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高校,這為本身薄弱的地方高校學科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發展機遇。2017年1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廣西實際情況印發的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簡稱廣西方案),更是為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廣西地方性高校的“雙一流”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雙一流”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學科建設,科研水平則是學科建設的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與發達地區高校相比,西部欠發達地方高校學科建設長期面臨整體水平偏低、團隊力量薄弱、科研條件差、研究方向趨同等問題。作為面向科研創新的學科服務,提升學科服務能力,支持自主創新,加快科研成果的展示與交流,滿足科研用戶的深層次學科信息需求,對于西部地方高校的“雙一流”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結合個案研究和文獻研究方法,以桂林醫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現狀與用戶科研產出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探求“雙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適合西部欠發達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發展策略。
2? “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目標及學科服務需求分析
《總體方案》和《實施辦法》中提出“堅持以學科為基礎,提升科學研究水平,著力推進成果轉化。深化產教融合,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著力提高高校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率,努力成為催化產業技術變革、加速創新驅動的策源地。促進高校學科、人才、科研與產業互動,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與產業化鏈條,推動健全市場導向、社會資本參與、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應用轉化機制。強化科技與經濟、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推動重大科學創新、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產力,增強高校創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1-2]。《總體方案》和《實施辦法》中強調打破科研領域的條塊分割,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成果轉化,形成知識產業鏈條,從科研成果到市場產品,形成科技生產力,推動經濟發展。《廣西方案》則進一步提出“以廣西特色、國內同類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競爭力為核心”,挖掘具有把廣西特色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并將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服務于廣西經濟社會發展[3]。廣西實施方案具有四大特點:
(1)創新性強。“以國際國內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標桿,以國家級平臺、項目、人才、成果、獎項等為抓手”,“產出一流成果,擴大廣西高校的國際國內影響力”。雙一流建設中,創新性是評價一流目標的重要指標,還要重視科研成果的多樣性與展示。不局限于論文,還強調成果、獎項,擴大國際國內影響力。
(2)服務廣西地方經濟。地方高校的學科建設應緊緊圍繞國家、自治區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對接廣西傳統優勢產業、服務廣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廣西”。“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與產業化鏈條,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盡快將雙一流建設的成果轉變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先進生產力。
(3)堅持地域特色發展。“立足辦學實際和地域優勢,合理定位、辦出特色,構建具有廣西特色、國內先進的高水平學科專業體系”。
(4)績效競爭導向。“建立健全開放競爭的建設機制,構建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強化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和績效評價,突出建設實效”。5年一周期,動態評估。
“雙一流”建設的核心是學科知識創新,與圖書館“學科服務”促進知識在科研流程中的流動與創新不謀而合。雙一流建設的創新性、競爭性特點,意味著學科服務必須要達到競爭情報的高度,以便支持所屬學科的科研競爭;服務廣西地方經濟發展,要求學科服務不能只局限于所屬高校內部,而應拓寬視野,構建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產業鏈相匹配的學科服務鏈,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知識供應鏈,從而為科研成果的轉化提供精準服務。堅持地域特色發展,則要求學科服務的提供方具有長期積累,形成一定的服務特色,并能針對用戶特色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學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開展的多種學科服務中,同時具備上述要求的服務非科技查新服務莫屬。因此本文選擇科研查新服務作為學科服務的代表項目進行分析。
3? 調查對象、方法及結果
3.1 調查對象
桂林醫學院圖書館自1997年獲廣西衛生廳授權以來,長期在桂北及其周邊地區開展生物醫學類科技查新、代查代檢、論文收錄及引用、定題服務、參考咨詢、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等深層次學科服務,年查新量在300項左右,可作為查新服務個案研究對象。其服務的代表性查新用戶的科研產出(論文、專利等)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學科服務,可作為學科服務成果,探討學科服務對用戶的科研產出的支持程度。
3.2 調查方法
通過查新檔案選取桂林醫學院圖書館近5年的查新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檢索CNKI數據庫、PubMed數據庫對代表性查新用戶的近5年科研產出(中外文論文、專利)進行了提取;通過單位網頁簡介提取重點學科數量。
3.3 調查結果
(1)桂林醫學院圖書館近5年查新課題數量(見表1)。
(2)桂林醫學院圖書館近5年查新課題分類統計數據(見表2)。
(3)代表性查新用戶科研產出數據。
三級甲等醫院由于存在時間較長,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較高,科研實力較強的原因,一般均有學科建設的任務,對于查新服務需求較高。根據前述統計,三級甲等醫院是桂林醫學院查新服務的主要用戶。選取桂林醫學院、桂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人民醫院、南溪山醫院、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三甲評審中)作為代表性查新用戶,通過CNKI數據庫、PubMEd數據庫提取該單位近5年科研產出(發表中外文論文、專利),通過單位網頁簡介提取重點學科數量,結果見表3。
4? 討論
4.1 查新服務分析
由表1可知,桂林醫學院圖書館查新服務對象主要以桂林為地域中心,輻射廣西北部地區的醫院、藥廠等生物醫學相關單位。其中三甲醫院具有教學、科研職能,因此科研創新需求較高,是重要服務對象,需求較為穩定。而近年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藥廠對于科研創新、專利權的需求與日俱增,查新量近年有較大增長。查新服務類型以科研立項為主,占98%以上,而成果查新不到2%,服務內容主要集中在科研的選題階段,對于科研的實施開展、成果展示、評價階段的服務內容較少涉及。課題查新范圍以國內查新為主,占80%以上,國內外查新只占20%左右。課題層次以桂林市科技局、廣西自治區衛生廳的委派課題、自籌課題為主。
4.2 科研產出分析
代表性查新用戶的科研產出統計顯示:各單位的科研產出與單位的學科建設定位、重點學科數量呈正相關,不同單位之間則存在較大差異。整體來看,桂林醫學院及其第一附屬醫院擁有較多的重點學科,科研產出的各項指標均排在第一梯隊。南溪山醫院、人民醫院是老三甲醫院,科研實力雄厚,科研產出的各項指標均排在第二梯隊。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由臨桂縣醫院組建而成,近幾年要進行三甲評審,科研實力進步較快,排在第二梯隊末尾。從單項指標來看,論文是科研產出的大頭,數量占絕對優勢。按照發表期刊的層次,數量由中文普刊論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外文期刊論文依次遞減。在第一梯隊的單位中,中文期刊論文的數量近5年都比較穩定,但是卻出現中文核心論文發文數量逐年降低,外文期刊論文發文數量逐年增加的趨勢。專利數量波動較大,整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第二梯隊的單位中,各類論文發文數量近5年均有小幅增加。專利數量較少,尚未形成穩定產出。第一梯隊的用戶對疾病的發病機制、國內最新治療技術等研究較多;第二梯隊的應用型醫院則對于當地高發病、適宜推廣技術類應用型技術研究較多。由此可見,各單位由于機構發展歷史、學科定位不同,學科積累不同,存在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對于學科服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4.3 查新服務與查新用戶學科服務需求的匹配情況
第一梯隊的學科建設目標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擴大單位的國內外影響力。學科服務需求覆蓋科研立項、科研實施、論文發表、成果鑒定、專利申請全程,要求查新服務能提供國內外的相關競爭對手的最新信息,體現了“雙一流”學科建設的特點。第二梯隊的學科建設目標是國內先進,學科服務需求主要覆蓋科研立項、科研實施、論文發表,對于成果鑒定、專利申請的需求相對較弱。綜合查新服務分析與各單位科研產出分析,我館查新服務水平介于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之間,總體而言,查新服務處于低層次水平。對于第一梯隊,目前傳統查新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科建設需求,要盡快轉型升級。對于第二梯隊,要加強查新服務的宣傳與指導,助力第二梯隊的學科建設。
5? 西部地方性高校查新服務發展對策
5.1 構建與產業鏈相匹配的查新服務知識供應鏈,主動服務地方經濟
調查結果顯示:學科服務需求與大學機構的定位、科研階段有密切關系。不同類型的機構因學科建設的長期積累、定位不同,科研產出有較大差異,因而對學科服務的要求也不同。從第二梯隊到第一梯隊,學科建設要求由區內領先到國內領先,再到國內外先進,與之相應的學科服務需求由國內到國外,由論文型產出到專利型產出,知識在科研流程中不斷流動與創新,形成知識供應鏈。對單個用戶來說這是一個跳躍、割裂的過程,但查新服務機構可以把這看作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建立涵蓋科研全流程的查新服務體系,在科研選題階段提供立項查新,科研實施階段提供競爭性情報,科研產出階段提供科研評價、情報分析、專利申請查新等深層次服務項目。通過“產學研”全流程查新服務,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再到開發研究的知識鏈條,確保學科知識的順暢轉化;打通中文、外文的知識展示鏈條,提高科研產出展示度;打破本單位、本地區、周邊地區的地域限制,構建輻射桂林北部地區的查新服務體系。以廣西產業規劃為指導,通過對某單位的學科知識產業鏈的評估,定制化提供該單位的學科建設意見,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5.2 組建合作式查新服務共同體,提升學科服務能力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學科服務的高競爭性、高創新性、高定制性特點,決定了學科服務屬于知識的二次創新,影響服務效果的主要核心因素是查新服務人員的知識創新能力。而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西部欠發達地方性高校圖書館長期存在查新館員匱乏,素質不高,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問題,難以適應雙一流學科建設的需求[4-6]。建立查新專職服務部門,通過開展面向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服務項目的全流程研究,嵌入學科建設各環節,培育“科研人員-查新人員”科研共同體,在協助用戶完成科研創新、學科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科服務能力。在網絡信息發達、大數據層出不窮的知識時代,學科館員個人力量有限,可以組建多學科服務團隊,參與多圖書館的學科服務聯盟,借他山之力為本館開展學科服務提供助力。條件允許時,還可借助學科服務平臺、大數據知識發現系統等人工智能平臺的幫助,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整合挖掘。
5.3 整體規劃,重點實施,因群施策,特色發展
桂林地區各醫院由于長期學科積累定位不同,學科建設存在發展不均衡,各自為政的現象。學科服務應以桂北地區的產業規劃與定位為依據,結合各單位的學科建設優勢,做好桂北地區學科服務規劃。對于學科建設有一定基礎積累的學科,例如廣西重點學科、廣西特色專業、或者有申碩、申博要求的學科,可以開展面向科研全程的學科服務,以成果查新、專利查新、學科評估等服務協助科研產出展示、成果輸出,讓學科建設再上一個臺階;對于學科建設較為薄弱的單位,可通過該單位的優勢資源的梳理,先開展面向課題立項申請的學科服務,以科研課題為抓手,逐漸向科研全程展開。以查新服務為橋梁與中介,對各單位間的學科優勢資源進行展示,促進廣西特色的產學研一體化合作進程。
5.4 制度保障,構建學科服務體系
除了用戶對學科服務的需求之外,學科服務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國內代表性高校圖書館多年的學科服務實踐顯示:先進的學科服務理念,成熟的服務模式,完善的服務項目、服務平臺(技術支持)、專職的學科服務部門、學科服務人員考核方法都是成功的學科服務必不可少的元素[7]。西部欠發達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由低層次服務向高層次服務發展的過程必定是曲折困難的,需要圖書館領導者給予制度、經費、人員等多方面的保障與培養,學科服務才能在“雙一流”建設的實踐中不斷發展成熟。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國發[2015]64號[A/OL](2015-11-05)[2020-5-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教育部. 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 教研[2017]2號.[A/OL](2017-1-27)[2020-5-22].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3]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17]27號[A/OL](2017-6-26)[2020-5-22].http://jyt.gxzf.gov.cn/ztzl/tctjgxylxkjsxxpt/zcwj_58846/t3404845.shtml
[4] 田慧芳.地方高校圖書館針對“雙一流”建設的學科服務能力提升途徑探究[J].圖書情報導刊,2017,2(12):42-46.
[5] 鐘歡,馬秀峰.四位一體:“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價值掣肘與消解[J].圖書館學研究,2020(10):87-93,86.
[6] 馬蕾,儲冬紅,范昆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路徑研究[J].圖書館界,2019(2):33-35.
[7] 徐云.“雙一流”背景下廣西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1):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