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晨,王兆梅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服裝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陜西秦繡作為一項現代化概念,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如今,陜西秦繡已成為陜西省級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工藝,并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陜西秦繡憑借其獨特的審美及實用性,在裝飾工藝、實用產品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隨著工業技術及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陜西秦繡的衍生品范圍不斷擴大,在服裝行業更表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
所處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刺繡多變的魅力。首先,各地區因服飾文化的不盡相同,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系統,一方面各種刺繡有著共同的價值,另一方面它們又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千百年來,中華刺繡形成了大量的分支、流派,不論是宮廷專營還是民間繡法,刺繡種類可謂數不勝數,尤以蘇繡、粵繡、湘繡、蜀繡“四大名繡”為代表,基本涵蓋了中國刺繡的主要風格。雖然不比“四大名繡”,但陜西秦繡仍舊是中國繡種中獨特的存在,其建立在陜西傳統繡種納紗繡的基礎上,通過對一系列陜西民間繡種優勢的吸納,形成了一個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新繡種[1]。在構圖方面,陜西秦繡頗具藝術性,不僅對陜西民間藝術趣味、裝飾性等工藝美特色進行了沿用,同時創新融入納紗繡的半透明風格,將人物、花卉、風景等繡于各個層面,使兩層產生間距,形成一定的空間立體感,賦予陜西秦繡不同于其他繡種的獨特之處。陜西秦繡以真絲羅網作底,依據紗羅的走勢用針,在絲線色彩選擇方面,廣泛運用色彩濃郁的大面積對比,使繡面形成微妙強烈的變化。并且在一個色塊上采用不同的針法,不同色塊相互間更是形成更多的針法比較,使陜西秦繡頗具裝飾趣味。因為針法、走線方向各不相同,使得繡面變化多端,對光色的反射也富于變化,層次豐富、絢麗多姿,形成了“畫中畫”的獨特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陜西秦繡針法繁多,被列入統計的已有200余種,其中常用的有50余種。正是憑借各式各樣針法所形成的藝術價值,陜西秦繡相較于其他繡種擁有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各種藝術風格不單是由工藝美術所創造的制作美感,更被賦予了材料的肌理美以及針法的節奏美。
通過從陜西秦繡的造型、圖案、針法等元素中挖掘靈感,結合服裝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將陜西秦繡的藝術特色轉化為適用于服裝行業的語言,表現出一種新型的創意美、裝飾美,創作出可為廣大受眾帶來美好審美體驗的作品,進而贏得人們的青睞,滿足人們的多元審美需求,實現審美價值[2]。
隨著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極大沖擊,并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服裝行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必須要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通過將陜西秦繡引入服裝行業,構建起陜西秦繡與社會大眾的密切聯系,使陜西秦繡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對于陜西秦繡的弘揚與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通過服裝行業使陜西秦繡走出去,登上國際舞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助于提升我國文化的軟實力。
對于陜西秦繡在服裝行業中的應用,一方面要注重對陜西秦繡深厚內涵的吸收,另一方面還要注重秉持當代的審美理念。換言之,不僅要對陜西秦繡的風格特色進行沿用,還要緊隨現代時尚潮流的前進步伐。服裝行業相關人員應加強對陜西秦繡的創新應用,賦予陜西秦繡現代社會的審美理念、精神內涵,進一步使珍貴獨特的陜西秦繡以新的姿態在服裝行業中得到保護和傳承,實現陜西秦繡經濟價值的同時,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陜西秦繡作為我國的藝術瑰寶彌足珍貴。作為陜西民間藝術的重要載體,秦繡制品依托多樣豐富的造型、色彩、圖案等,可傳達深厚的文化內涵。時代背景下,通過將陜西秦繡工藝與當下潮流進行融合創新,并將創新陜西秦繡工藝應用于服裝設計或服裝設計教學中,不僅可以滿足社會大眾多元個性的審美需求,還可推動陜西秦繡的有序健康發展。
如今,服裝已然轉變成陜西秦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衍生產品之一,對于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應注意:(1)陜西秦繡服裝的可觀經濟效益為秦繡發展創造了極大的推動價值,陜西秦繡應當將與服裝行業的融合作為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強對如何將陜西秦繡融入服裝設計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陜西秦繡來說,應充分結合現代服裝發展的需求,開展陜西秦繡設計,打破陜西秦繡的傳統格局,實現對陜西秦繡色彩、針法、圖案等的創新應用[3]。(2)將陜西秦繡應用于服裝設計中,要加強對如何實現二維平面化傳統陜西秦繡三維設計的研究。例如,為了將陜西秦繡圖案應用于服裝設計中,展現出多樣豐富的視角效果,就應當注重對陜西秦繡圖案的巧妙運用,并結合圖案對服裝造型開展針對性設計。(3)將陜西秦繡應用于服裝配飾設計中,借助通過刺繡工藝開展服裝配飾設計是我國傳統服裝的一項重要特色,并得到當代諸多服裝品牌的廣泛青睞。圖案豐富、色彩斑斕的陜西秦繡可有效展現其藝術效果,并迎合社會大眾的多元需求,滿足對時尚潮流的追求。總的而言,對于陜西秦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必須要進行開拓創新,緊跟時尚潮流發展的腳步,同時表現出必要的前瞻性,如此一來,陜西秦繡方可發揮它的優勢,滿足服裝設計需求,獲得更為良好的發展前景。
陜西秦繡不僅擁有中華傳統刺繡的共性,又具備別具一格的陜西地域特色,將其引入服裝設計教學,不僅可以實現對陜西秦繡的理論研究、教學應用,還有利于對陜西秦繡的開發保護,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對于陜西秦繡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應開展好幾方面工作:(1)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了解陜西秦繡的相關知識及地域文化特色。可借助實地考察、教學采風等途徑,參觀西安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西安錦江刺繡廠、西安鳳凰刺繡廠、陜西永壽縣店頭鎮、蒲城、禮泉等陜西秦繡藝人及其創作作品實情,了解陜西秦繡的發展歷史及現狀,了解不同陜西秦繡藝人的創作風格、工藝針法、選紗技巧等,培養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為陜西秦繡積累多樣豐富的教學資源。(2)在教學中,加強地域特色文化題材的設計,推進各式各樣陜西地域文化資料、民間美術資料等與陜西秦繡教學的結合,通過從民間藝術、建筑等不同藝術形式中挖掘素材,為陜西秦繡創作提供有力支持。例如,陜西秦繡與陜北剪紙、華縣皮影、觀眾飛檐翹角等特色鮮明的民間工藝有著一脈相傳、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將這些工藝元素引入進陜西秦繡教學中,不僅可以為教學實踐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還可打造獨具特色的調研實訓課堂[4]。(3)教學中,緊扣陜西秦繡風格特征,加強對文化題材的設計應用,帶領學生結合陜西秦繡的圖案、色彩、素材等元素,并融入相應的時代特色、文化內涵,開展創新設計,設計作品包括服飾、壁掛、床品等,使學生的陜西秦繡設計作品展現出創新、個性以及文化底蘊。
陜西秦繡憑借其諸多方面的優勢特征,近年來越來越為服裝行業所青睞。然而從服裝行業角度來說,其表現出行業競爭激烈、產品更新迅速等鮮明特征,因此,陜西秦繡要想實現在服裝行業中的有效應用,讓更多受眾通過服裝認識、感受陜西秦繡的藝術魅力,必須要加強陜西秦繡的創新應用。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加大研究力度,充分明確陜西秦繡的內涵特色及其在服裝行業中的價值,并推進陜西秦繡在服裝行業的廣泛應用,促進陜西秦繡有序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