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培
(江蘇省南通市新橋中學 226001)
眾所周知,物理對學生的分析以及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注重運用一定的策略,使學生感受到自學的樂趣以及自學的成就感,才會更加愿意響應教師號召,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自主學習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應認真規劃,明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根據教學進度,做好自學內容的分配,制定明確的自學目標,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明確的指引,提高學生自學的針對性與目的性,以保證學生的自學質量.一方面,為學生積極準備自學資料,詳細編制導學案,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并設計相關的自學訓練試題,要求學生在自學中進行訓練,以加深學生對自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注重收集和錄制相關的教學視頻,在視頻中為學生詳細講解學習的難點,使其準確記憶物理概念的同時,更能深刻理解,品質的把握物理知識本質.
聲現象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單元.考慮到該部分知識中難點知識較少,因此可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導學案中為學生明確以下自主學習目標:掌握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條件;掌握聲音的特性以及決定因素;了解聲音的應用以及噪聲的防治.同時考慮到學生自學中可能不會區分聲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專門錄制了相關的教學視頻,要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觀看.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掌握了聲音不同特性的決定因素,其中音調主要是由聲音的振動頻率決定;響度主要由振幅以及和聲源之間的距離決定;因色則由發生體本身決定.
授課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編制了詳細的導學案,而且給學生提供了自學的教學視頻,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提供良好的指引.結果學生很好的完成了自主學習任務,尤其通過教學視頻為學生重點講解了易混淆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掃清了學習活動中的障礙,保證了自主學習活動質量.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給予其鼓勵,使其嘗到自學的成就感,才能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自學活動中.授課中并注重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為學生講解自主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提高其思想認識,更好的激發其學習潛力,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其表揚,對其自主學習行為給予肯定,要求其再接再厲,繼續保持良好的自學習慣.另一方面,可通過發放小獎品的方式給予學生物質上的獎勵,即,看哪些學生能夠按照要求認真自學、順利完成自學目標、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發放小獎品,提高其自學的主動性.
在進行光現象教學時,為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可準備一些寫字筆作為獎品,獎勵那些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表現突出,并能正確回答以下問題的學生:(1)在同種介質中光是否一定按照直線傳播;(2)漫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鏡成像的大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是否有關.設計的這三個問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學生能夠正確作答表明,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達到了預期.顯然光沿直線傳播成立的條件是在均勻的同種介質中,因此如果介質不均勻,光也很難做到直線傳播.漫反射的光線雖然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大小始終等于物體的大小.
實踐表明,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接受到了來自教師發放的獎品,自主學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學習的熱情被充分激發.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主動積極的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很好的促進其自學能力的提升.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完成自學內容后,應注重自學效果的評估,以更好的分析學生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優化.一方面,可利用課前的幾分鐘,圍繞學生的自學內容,結合學生不易理解的基礎知識設計相關的判斷題目.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了解其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圍繞自學的重點知識,積極創設相關的問題情景,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答.同時,認真觀察學生的解題過程,分析其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而后加以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其自學質量.
在學生完成了直線的運動自主學習活動后,為檢驗學生對平均速度以及速度的平均值的理解深度,創設以下問題情境要求學生作答:在運動會的百米賽跑中小明以16s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其在起始點以及終點的速度分別為0m/s,7.5m/s,則小明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3.75m/s B.6m/s C.6.25m/s D.7.5m/s
在解答該問題時發現很多學生選擇了A選項.后通過了解學生的計算過程為(0+7.5)/2=3.75m/s.題目中要求學生求小明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而從學生列出的公式可以可知其計算的是初末兩個速度的平均值.顯然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將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混淆在了一起.針對這一問題在課堂上進行了針對性講解,即,平均速度是路程除以總的時間,其中間也包括物體沒有運動的時間.而速度的平均值若干個速度之和除以速度的個數.顯然該題中正確的計算過程為100m/16s=6.25m/s,正確選項為C.通過對學生自學情況的檢驗,及時解決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反思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反思能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中的不足,加以針對性的彌補,因此授課中應督促學生做好自主學習活動中的反思.一方面,反思自主學習活動中應用的優秀方法,如記憶物理概念時采用對比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可獲得良好的自主學習效果,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加以應用.另一方面,反思自主學習活動中的不足,認真分析原因,是物理知識本身難度較大,難以理解,還是采用的學習方法不當.針對自身問題,應注重向教師或其他學生請教,及時改掉自主學習活動中的不良習慣,促進自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在密度一節中學生掌握了測量物體密度的常規方法,即通過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通過計算或采用排水法測量物體的體積,從而計算出物體的密度.當學生自主學習浮力知識后,卻發現一些試題僅給出一個直徑較大的量筒以及水的密度,要求學生測量某漂浮物體的密度.很多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授課中鼓勵學生認真反思,思考怎樣建立物體質量與浮力之間的關系.最終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找到了測量漂浮物體密度的方法,即,利用其排開水的重力間接的測量出漂浮物體的質量.
授課中要求學生通過解答相關問題,認真分析自主學習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正如上述測量漂浮物體的密度,很多學生沒有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其自主學習活動中,不注重分析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同時,啟發其在以后的自主學習活動中應注重反思與總結,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
為提升學生的自學技能,初中物理授課中應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注重借鑒他人的自學經驗,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自學能力.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學生自學交流的積極性.一方面,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活動后,專門預留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相互交流自學方法,以及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交流過程中要求學生圍繞對爭議的知識點,積極的討論,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做好交流成果的總結,即,總結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到的方法以及給自己自主學習活動帶來哪些啟示,以更好的指引以后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
在完成浮力知識自主學習后,專門留下一節課的時間,要求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以及解題經歷,交流有關解題方法.很多學生通過交流,掌握了很多高效的學習方法,如整體法、極端法、特殊條件法等.例如在解答以下試題時,采用特殊條件法,可很快的得出正確結果:將一質量不計的等臂杠桿,這兩側分別掛一只實心鐵球和銅球,在空氣中處于平衡狀態,如將兩只金屬球浸沒在煤油中,則杠桿該如何變化?
在分析該問題時可采用特殊條件法,即,將煤油的密度看成和鐵球的密度相等,此時鐵球的一端處于懸浮狀態,而銅球的一端對杠桿的拉力大于零,則杠桿會向掛銅球的一側傾斜.通過鼓勵學生交流,可使其掌握很多解答物理試題的方法,很好的提高了其自學技能.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授課中,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抱著持續學習的態度,對相關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既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引,通過鼓勵激發學生的自學熱情,又要重視學生自學質量的檢驗,鼓勵其進行反思,彌補自學的不足.同時要求其主動交流,不斷借鑒他人成功經驗,實現自身自學技能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