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凱歌 呂 璐
互聯網行業的出現及興盛,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網絡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看短視頻、聽音樂、追劇等娛樂手段都可以借助移動智能手機開展。隨著人們對手機的使用率越來越高,消遣娛樂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其次,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學創作者選擇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成果分享,人們對于網絡文學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大。再次,從網絡文學的創作角度而言,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更多的作者提供了開放的空間,比傳統文學更自由、更具有活力,為網絡文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最后,電影、電視劇行業緊跟時代步伐,利用互聯網手段,改革制作方式,為網絡文學IP改編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受眾需求一方面指的是對網絡文學作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指的是對網絡文學改編后的影視作品的需求。
網絡文學作品因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獲取方便等特點而廣受網民的喜愛?,F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很快,網絡文學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使人們在工作學習之余感到輕松、愉悅。
骨朵數據是國內領先的網絡影視數據分析平臺。據骨朵數據統計,從2016年到2019年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的數量直線上升,在2019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熱度達70以上的就有27部,高達85%。在口碑方面,2019年上映的由網絡文學作品IP改編的影視劇在豆瓣中平均分達到了6.15分,高于整個影視行業的表現。由此可見,觀眾對于影視劇的需求逐漸增大,從而推動了網絡文學改編現象的盛行。
在選定作品、改編、話題效應等一系列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帶來巨大的關注度,這些穩定的關注度能夠給作品以及影視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相比于原創劇本,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成本更低,效率也會更高,再加上影視劇演員自身的明星效應,更具有娛樂性和商業化,經濟方面更是有著明顯的優勢。例如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小時代》本身是網絡文學作品,后來改編成電影。雖然因為劇情浮華、不貼合現實等原因廣受吐槽,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吐槽使《小時代》系列電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收益滿滿。
網絡文學作品有著非常多的類型,由此改編的影視作品包括《如懿傳》《甄嬛傳》《慶余年》等古裝劇,《安家》《歡樂頌》等現代劇,《杉杉來了》《親愛的熱愛的》等愛情劇以及其他多種類型的劇作。這些作品能夠滿足各個年齡段觀眾的需求,有穩定的受眾群體。因此,大量不同類型的網絡文學作品都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并且獲得不錯的反響。2011年是影視劇類型變化的一年,穿越劇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宮鎖珠簾》《步步驚心》等穿越劇大獲成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穿越一度成為熱門詞語。正是因為網絡作品類型豐富多樣,網絡文學越來越多地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粉絲量分為兩個部分:網絡文學的粉絲以及明星粉絲。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網絡文學用戶的規模已經達到了4.55億,占整體網民的52.3%?,F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追求物質生活之余,精神世界也有了一定的追求。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因其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個性鮮明等受到讀者的喜愛,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移動設備的日益普及,現在通過手機來進行閱讀的人越來越多。網絡小說因小巧、方便、便宜,能夠隨時隨地在手機中進行觀看等特征而廣受網民的喜歡。例如《甄嬛傳》《陳情令》《花千骨》《步步驚心》等小說都是在網絡上頗受關注的作品。網絡文學的發展逐漸繁榮,網絡小說的閱讀量也越來越高,產生了固定的粉絲基礎。要進行影視化的改編,必然要找演員出演。而這些明星演員也有固定的粉絲群體,為收視率提供了保障。一些知名明星的粉絲量動輒七八千萬,隨便一條微博的轉發量有幾十萬,他們自身所產生的粉絲效應非常大,關注度高了,價值也隨之提高。
影視作品的意義是在娛樂的基礎上能夠起到教育意義,符合社會價值觀。內容積極向上,體現正能量,是影視劇獲得成功的關鍵。網絡文學是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弘揚社會正能量?;ヂ摼W中大部分的用戶都是年輕人群,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完全成熟,這更需要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指引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網絡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更需要具備正能量,讓人們在娛樂的同時,感悟人生,體會道理。例如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就說到了重男輕女、啃老、愚孝的問題,通過劇情的不斷深入,父母與子女逐漸破除心理障礙,慢慢地感受來自家庭的溫度、體會家庭的溫暖,也讓觀眾感受到家庭的美好。
演員是影視劇質量好壞的重要部分,現在中國的影視圈過于注重流量,不看演員本身是否能夠完成好這個角色,因此改編之后的結果也不是非常令人滿意。作為一位演員,塑造好自己的角色,讓人因為角色而認識到自己才是正確的,但現在的一些明星,只注重自己的形象,一些臟的形象、累的任務就不想去完成,完全看不到演技,也就塑造不好角色,造成影視劇質量低下。甚至一些演員不會實景拍攝,只利用綠布就可以完成角色,這自然難出好作品。還有一些演員連臺詞都不記,體會不到角色的感情,就更不會與人物融為一體。從制作方的角度來說,很多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不注重細節的把握,不遵循歷史事實,導致出現了很多“雷劇”,這也使得影視劇的整體質量下降,使觀眾不能深入到劇情中,產生各種吐槽點。
一部作品能否成功、能否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只靠明星效應還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題材能否吸引觀眾,是否有一個好的故事劇本。而現在中國有名的編劇少之又少,能夠有一個好的劇本更是難上加難。即使有好的題材、故事,觀眾也不一定能夠喜歡。在這個背景下,如果對一個已經被觀眾喜愛的文學作品進行改編就相對容易一些。網絡文學有了一個發展的機會,也使得影視行業繼續發展。對于影視公司來說,費盡心思想一個不確定的故事,不如把現成的、已經受到讀者喜愛的作品進行重新演繹,以此來獲得較高的收益。雖然網絡文學作品能夠蓬勃發展,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現象也更加火熱,但原創能力也會越來越弱。
根據版權法規定,在對作品進行借鑒和改編的時候,必須要有作品作者的同意及授權,在之前的影視作品中,版權意識并不強,而且一些關于版權的說法和保護范圍并不明確,導致一些影視作品抄襲現象嚴重,因此版權保護就變得更加困難。就連廣受好評的《甄嬛傳》中也存在著少許抄襲的現象。因此,版權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雖然由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數量依然不斷上漲,但在近幾年中,呈現著平緩的趨勢。觀眾的品位逐漸提高,對質量的要求不斷上升。一部高質量的網絡文學IP改編劇不僅會帶來高收益,也會產生好口碑。
影視作品之所以能獲得成功,一方面是演員的演技,角色的演繹是針對各人物的性格特點,完成人物的塑造,所以提高演員的演技也是提高影視質量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是細節的把握,只要細節做好了,質量自然就提了上來,就會贏得觀眾的好評。例如《都挺好》《人民的名義》《延禧攻略》《花千骨》等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都因為制作精良,獲得了不錯的效益。
網絡文學IP改編之所以成為一個熱潮,就是因為編劇的原創力不高,沒有吸引人的劇本進行拍攝,這也與現代人的思維模式有很大的關系。隨著IP改編成影視劇的數量越來越多、熱度越來越大,原創力也會隨之下降。但影視行業需要的是新鮮血液,需要創新,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網絡文學作品。雖然網絡文學IP改編成為了一個大趨勢,但在未來的影視行業中,創新、創造依然是永恒的話題。任何行業都需要創新,都需要不斷前進,如果一直停滯不前,就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所以,在對網絡文學作品進行改編時,依然會有很大的難度,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對于影視行業未來的發展,最根本的還是需要提高原創能力,激勵影視行業工作者不斷努力,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2016年以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版權保護方案,禁止侵權、抄襲等現象,國民素質也隨之上升,付費等方案也減少了抄襲、盜版現象的發生。對于一些相對成熟的網絡文學作品,可以進行適當的改編,要合乎情理,符合事實邏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話題、爆點,制造一些完全沒有邏輯的劇情,導致影視劇質量低下、數量減少、類型同質化。
網絡文學改編成影視作品是互贏的過程,既能促進網絡文學的發展,也使影視業繁榮起來。影視劇的制作商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要尊重法律,尊重原著的知識產權,要在合法的范圍內實現互利共贏。不僅要堅決打擊侵權行為,還要增強人們自身的維權意識。個人在生活方面也要增強法律意識,面對侵權行為要勇敢地做抗爭,學會維護自己的權利。在國家、社會、個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網絡文學產業一定會有更加健康綠色的發展,影視行業也能更加受人關注。
網絡文學的改編不僅促進了影視劇的發展,為影視劇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也滿足了觀眾對于影視劇的需求?;ヂ摼W的迅速發展、粉絲的熱情,使網絡文學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網絡文學IP改編現象成為影視劇發展的一大趨勢。但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研究,影視劇的制作方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求更好的作品,借助高超的專業技能,制作出更優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