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雅君
現階段,網絡媒體迅猛發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廣泛關注,這對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網絡媒體的發展也為傳統媒體提供了更新穎的發展思路。對于傳統媒體而言,需要在把握其本身固有優勢的基礎上,吸納網絡媒體的發展形式,更新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實現推動傳統媒體更好發展的目標。
網絡媒體被稱為“第四媒體”,可以細化為兩種類型。第一,傳統媒體的數字化,主要是指傳統媒體為了適應當前受眾的閱讀習慣以及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所構建起的網絡媒體平臺、新媒體平臺等,例如人民日報網絡版、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客戶端等。第二,基于互聯網所誕生的“新興媒體”,例如新浪網、騰訊新聞、每日頭條等。對于網絡媒體而言,其依托信息技術誕生與發展,并實現新聞信息的采集與傳播,有著更高的開放性、互動性、實時性特點,這些是傳統媒體難以實現的。在網絡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受眾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可以在網絡平臺中發表自己的看法。
因此,網絡媒體的強勢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了較大沖擊。由于網絡媒體具有極高的開放性與互動性,所以在短時間內受到了更多受眾的青睞,使得受眾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明顯下降。但是,換個角度來看,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也可以視為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機遇。
對于網絡媒體而言,由于其依托互聯網產生,因此在新聞信息的傳播方面具有實時性、廣泛性的優勢,但是其也擁有互聯網虛擬性的特點。相比于傳統媒體而言,網絡媒體在公信力與權威性方面并不理想,這與傳統媒體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生命,正因為網絡媒體具有虛擬性特點,所以新聞播報的真實性大打折扣。相對來說,受眾更傾向于相信傳統媒體所報道的新聞內容。總體而言,即便當前網絡媒體迅速發展,傳統媒體也擁有著網絡媒體無法比擬的公信力與權威性,提升了傳統媒體的競爭力。
相比于網絡媒體,傳統媒體的發展時間較長,擁有著更大的資源優勢,包括原創、有深度的新聞內容以及穩定的專業人才隊伍等,為網絡媒體迅猛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的生存與競爭提供了有力支持。從原創內容來看,它屬于媒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本,也是吸引受眾的主要因素。一旦發生重大新聞事件、突發事件,傳統媒體記者隊伍能夠直接深入現場,抓住事件的核心,為受眾帶來集文字、圖像、音視頻于一體的報道,為受眾展示其實際需求的全面信息。而網絡媒體在這一方面并不能與傳統媒體進行深入的競爭。
就當前的網絡媒體來看,包含著大量的自媒體,且部分經營網絡媒體的企業最初的業務并未涉及到新聞報道業務。而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其在人才招聘、團隊組建、人才培訓等方面均有著更高的專業性,這是網絡媒體難以實現的。總體而言,從人才隊伍的專業程度來看,傳統媒體擁有極高的發展優勢與競爭力。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受眾對網絡媒體的接受度大幅提升,網絡媒體擁有著極好的發展前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媒體沒有發展優勢與價值。如前文所述,傳統媒體在權威性、專業性、資源與資金保障等方面擁有著更高的發展優勢。在網絡媒體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要充分把握自身優勢,強化受眾對傳統媒體的認可程度。實踐中,需要重點對新聞信息進行求精性整合,確保受眾能夠迅速掌握所需要的、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在受眾心中樹立起“傳統媒體不可替代”的意識,推動傳統媒體可持續發展。
實踐中,需要以受眾的日常生活、關注的焦點內容為切入點展開節目制作。例如,山東衛視《問政山東》節目中,以演播室主持人現場問答為主線,穿插暗訪短片、連線督辦、當事人講述,政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各地相關負責人解讀、答疑、承諾,問政專家質詢、群眾代表提問以及網友在線互動提問、觀察員點評等,被問政負責人與觀眾現場溝通,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真正為老百姓解決問題,因此受到了更多受眾的青睞與認可。
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紛紛與企業展開合作,以此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其主流化的內容以及傳播依舊占據著一定的市場優勢。在新聞信息的采集、審查與制作方面具有極為嚴格的標準要求,因此受眾對傳統媒體所傳播的新聞內容的認可度極高。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必須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規避網絡媒體主流化與權威性較弱的缺陷,牢牢把握受眾的關注度與認可度。
傳統媒體在目前的發展中必須要著重突出自身的權威性,承擔起傳播正能量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的責任。網紅當道的現代社會,傳統媒體要扛起宣傳正能量的大旗,對大眾的價值觀做出正向引導,更注重文化宣傳。例如,央視制作的《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都是很好的內容輸出。
隨著人們對網絡媒體的關注度逐步提升,傳統媒體逐漸認識到了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發展造成的影響與沖擊。為了強化傳統媒體的競爭力,傳統媒體將目光轉向借助網絡媒體展開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工作。例如,中央電視臺構建起了CBox央視影音,為受眾隨時隨地觀看央視新聞報道提供了網絡平臺支持。實踐中,受眾只需要在移動端中安裝該用戶端,即可在有網絡信號的情況下獲取央視新聞視頻。這樣的新聞信息傳播方式更貼近當前受眾的信息獲取習慣,實現了服務升級。
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應當積極借鑒網絡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形式,構建起移動新媒體平臺。實踐中,可以積極與較為成熟的新媒體平臺展開合作,促使節目的質量以及傳播范圍進一步提升。同時,從采編方面來看,也要對現有的采編形式進行更新,以用戶(受眾)為中心,重視用戶的參與,滿足用戶的現實要求,以此達到提升傳統媒體影響力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推動傳統媒體的發展,應當充分借鑒網絡媒體的優勢,積極推行跨媒體合作,最終達到媒體融合的效果。實踐中,傳統媒體應當引入互聯網思維,構建網絡信息傳播平臺(包括網站、APP等),或是開設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眾號等,拓展傳統媒體的新聞信息傳播路徑。同時,還可以與新媒體展開合作,由傳統媒體負責內容制作,新媒體負責傳播與推廣,以此達到“雙贏”的效果,實現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協同發展。這也是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背景下傳統媒體的必然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網絡媒體的強勢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了較大的沖擊,而換個角度來看,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也可以視為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機遇。相較于網絡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在權威性、專業性、資源保障等方面擁有著更高的發展優勢。在把握現有優勢的基礎上,應堅持“內容為王”、重視用戶的參與、推行跨媒體合作,從而推動傳統媒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