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龍
面對發展重大歷史機遇,如何做好人力資源要素保障是人社公共就業服務的新課題。產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需要依靠人才,只有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的要素保障,發展藍圖才能逐步實現。
今年以來,成都市蒲江縣人社局把公共就業服務“沉下去”,不斷優化人社營商環境,推動人社服務融入產業生態圈,拓寬政策“紅利”覆蓋面,全力以赴為企業減負增動力,助推縣域產業發展“活起來”。
定向服務穩就業局勢。縣人社局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堅持“專班專員”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組織8支“一對一”服務企業政策宣傳專班,對全縣160 余家規上和參保人數較多的企業實施全面覆蓋、責任包干走訪。
精準對接擴就業空間。牽頭建立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服務企業聯系人制度,動態掌握企業用工需求。打造系列網絡招聘平臺,采用定向推送、靶向招聘、遠程面試、網上簽約等方式,實現用工企業“足不出戶”招聘選才。目前已舉辦系列招聘活動36 場,組織200 余家次企業參與招聘,提供就業崗位2600 余個,達成意向性協議1400 余人,幫助企業招用工1000 余人。
穩步推進促就業質效。今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26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全縣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態勢。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規模54478 人,勞務收入37.81 億元。
專項培訓提就業能力。采取網上學、實地訓、技能帶等形式開展各類技能專項培訓。支持企業開展靈活多樣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已有13 家企業開展培訓19 個班次,培訓1522 人,發放培訓補貼63.51 萬元;開展返鄉創培、品牌培訓等5 個班次,培訓人數258 人。
實施農民工返崗“春風行動”。為1.5 萬余名外出務工人員做好健康服務保障。建立返鄉務工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服務臺賬,提供3 次職業推薦和1 次職業培訓的“3+1”動態跟蹤服務。
開展線上招聘助企復工行動。打造網絡招聘平臺,實現勞動者“手機找工作、在家就面試”“足不出戶”即可求職上崗?!捌呀⒕蜆I求職招聘”注冊登記企業386 家,求職個人注冊登記3320人,46家用工企業加入“春風行動”招聘群。
開展區域勞務合作專項行動。把握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契機,持續與周邊區(市)縣開展人力資源合作,定點、定向、定需推送蒲江企業復工復產就業崗位需求信息;聯合開展網絡招聘活動,招引外來務工人員補齊企業用工“短板”。動態發布蒲江就業崗位信息近1000 個,聯合舉辦區域協同網絡招聘會6 場、現場招聘會3 場。
開展援企穩崗“護航”行動。落實援企穩崗措施,優化服務和審批流程,確保企業就業穩崗政策應享盡享。目前已幫助552 家企業穩定就業17820 人,為136 名企業職工和城鄉勞動者兌現技能提升補貼20.6 萬元。發放企業創業吸納就業補貼15.9 萬元,惠及5 家企業164 人。核發創業擔保貸款890 萬元,惠及7 名創業者4 家企業。核發創業補貼35 萬元,其中大學生創業實體補貼33 萬元。
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面臨原訂單無法按期完成、新訂單數量下降等問題,較大程度制約了崗位供給,招聘用工總量呈下降趨勢。經濟結構和勞動力結構不對應,出現“有人無崗”和“有崗無人”結構性矛盾。部分企業招工難用工貴,人員外出難就業難,勞動力滯留問題突出。人社公共服務實現了縣域內全覆蓋,但服務精準程度不夠,服務效能不高,企業享受人社公共服務仍然存在不便。
一是優化人社公共服務布局。圍繞“產業鏈”統籌布局人社公共服務點位,探索企業政策兌現“一窗式”受理模式,進一步完善“1+8+N”企業服務體系。在重點企業、企業集中區建立“人社服務室”,試點推進網格化或產業鏈人社就近服務方式。二是強化大數據在人社公共服務中應用。加強引入大數據平臺,提升工作效能。強化數據分析應用,科學制定各項穩就業政策。三是強化政策宣傳落實。重點依托“1+8+N”企業服務體系及網絡平臺,創新宣傳方式,多維度、全方位宣傳各項惠企利民政策,在降低企業用工成本、促進就近就地創業就業的同時,努力提高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