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成都市社保“共建共治共享、協商協同協作、互聯互通互鑒”的工作思路,成都市青羊區立足轄區實際,通過開展深化經辦流程再造、拓展服務場景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優化管理服務“四大行動”,為提升成渝兩地社保公共服務協同發展、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能級水平助力。
依托成都市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現代治理體系信息系統及部、省平臺,今年5月1日起,成渝兩地在重慶市全域和成都市全域取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紙質表單郵寄傳遞。通過電子數據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業務辦理時限大大縮短,徹底解決兩地辦理時間長、群眾體驗感不順暢的堵點問題,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業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為成渝兩地參保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經辦服務。今年以來,已辦理重慶市養老保險關系轉入143 人次、轉出186 人次,業務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3 個月縮短為即轉即辦。
開通線上和線下養老待遇認證平臺,目前轄區共有認證點81 個,其中77 個認證點已開通省級核查平臺,全面提高了核查認證的精準度和人性化水平。同時,充分利用“天府市民云”APP,實現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網上辦。截至目前,開展養老待遇核查認證62300 人次。
開通川渝兩地退休人員、工傷人員領取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待遇資格“就地認”渠道,重慶在川及四川在渝退休人員、工傷人員可攜帶居民身份證、社保卡到居住地按要求進行資格認證,實現線下認證就近辦。也可通過“四川人社”及“重慶掌上12333”APP 實現線上認證不跑腿。
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協同作用,積極協同醫療、衛健、民政、公積金中心等部門,依托人社部門為主、合作銀行為輔的市、區 (市)縣、街道 (鄉鎮)、社區 (村 )四級社會保障卡運維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推廣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逐步拓展在待遇資格認證、招聘求職、人事人才服務等人社公共服務跨領域的互通互認,實現“一卡多用”。同時,全市統一進行社保卡服務系統升級改造,加速推進成渝兩地群眾社保卡查詢、激活、掛失、解掛、解鎖等業務就近辦理,加快實現社保卡“就近通辦、兩地通用”。今年以來,共提供社保卡掛失、密碼重置和歸屬地轉移等業務56051余人次。
按照全市拓展“掌上經辦”服務應用要求,積極宣傳引導企業單位和個人通過“天府市民云”“蓉e 辦”APP、“成都人社”“成都社保”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自主辦理業務,實現社保信息變更、參保登記、社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養老待遇測算、預約服務網上辦理。
依托全國統一的電子社保卡平臺,逐步實現成渝兩地電子社保卡在“天府通辦”“四川人社”“重慶市政府”和“重慶掌上12333”等平臺互簽互認。
加大引導企業網上經辦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力推廣“網上辦、預約辦、在線學、云直播”等方式,積極宣傳全市企業網上經辦“三免政策”。截至目前,轄區共有10971 家企業開通網上經辦,辦理社保網廳業務499534 件,全力提升成渝兩地人社業務網上經辦覆蓋率。
簡化企業開辦流程,通過數據交換共享,將社保登記經辦服務納入“一窗通”平臺,企業注銷業務流程、方式和結果通過注銷平臺進行告知、核實和反饋,做到一站填報、數據共享,實現社保經辦“不見面”。
優化政務服務體驗,按照全國社保經辦標準化“先行城市”建設要求,加強硬件和軟件建設,抓強“技能練兵比武”“科長大講堂”學習培訓,高標準建設標準化服務窗口,打造先行示范經辦服務。
實行檔案預審及容缺受理,按照“受審分離”工作要求,先行提取單位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預審名單,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網絡聯系等方式告知預審時間、地點及所需材料,實現養老待遇提前認定、待遇標準提前核定,提高了待遇核定工作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目前,全區已電話通知300 余人次,發送短信3000 余條,完成預審114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