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基層“三保”,關系到政府履職盡責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維護經濟運行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的“壓艙石”。為緩解基層“三保”壓力,成都市新津區大力落實各項惠企惠民政策,采取強有力的舉措,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切實兜牢“三保”底線,增強基層“三保”能力。
實現信息云傳遞,促進政策全覆蓋。新津區人社局依托新津人社“新津就業”微信公眾號宣傳解讀政策66 期;創建戰役惠企政策咨詢QQ 群,開展線上答疑2000 余次;借助釘釘軟件舉辦就業社保政策“津”講堂4 期,讓就業社保政策精準、及時送達群眾和企業手中。
優化流程強監管,確保就業資金及時到位。利用大數據對比、“線上+線下”申報等方式,優化補貼申報流程,強化監管,縮短資金在途周期,讓就業政策成為穩就業、擴就業的“及時雨”。目前,為1306 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補貼3221.33 萬元,穩定就業崗位5.2 萬個,發放吸納就業補貼51.88 萬元,新增就業崗位4000 余個。
助企紓危解困,扎實開展社保降費減負工作。深入企業一線制作惠企補貼等“服務菜單”,定期收集聽取企業意見和建議,及時建立臺賬。今年以來,累計收集社保等問題100 余件,訴求解決(答復)率達99%;搶抓機遇,提高政策知曉度,著力減輕企業負擔。截至9月,全區為近3000 家參保單位減免社保費2.53 億元。
多管齊下,實施精準幫扶。開發“求職登記”小程序,依托“3+3”(即3 個工作日內,推介崗位3 次)就業推薦服務,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再就業989 人;建立“主管部門+鎮街+村(社區)”三方聯動機制,實施未就業特殊群體“一對一”幫扶,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2191 人。
創新模式,拓寬招聘渠道。建立“線上+線下”招聘雙向驅動,“常規招聘+專場招聘+委托招聘”協同推進的“2+3”就業招聘模式。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招聘會96 場,提供崗位信息4.2 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1.6 萬余人次。
整合需求,打造精品培訓。結合群眾需求、產業需要、企業內需,堅持實施以需定培、以崗定培、以產定培。今年以來,開展崗前培訓、企業職工線上培訓等4000 余人次,發放補貼476.84 萬元,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和穩崗能力,為“兩園兩區”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完善服務,強化培訓管理。建立完善“4+2”跟蹤問效機制,通過視頻監管、現場檢查、內部稽核、電話回訪方式和培訓機構與學員雙向反饋、訓后就業跟蹤服務臺賬,不斷提升培訓質量、實效,讓技能成為穩就業的有力推手。
保障社保精準扶貧到位。新津區人社局主動謀劃,積極與新津區民政局對接,掌握最新的貧困和低保人員信息,做實數據臺賬動態管理,確保應保盡保,動態清零。多維度篩選、精準識別不符合代繳條件人員。做好到齡未享受待遇人員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待遇核發工作,保障社保扶貧對象的權益。截至9月,為962 名貧困人員做實了2020年城鄉居民個人賬戶,涉及資金77 萬余元。
穩步推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嚴格執行中央、省、市征地政策不走樣,精準把握政策執行口徑。加強對被征地農民新政的研究解讀,通過進村入戶開展政策宣講,保證每一個被征地農民“看得明、讀得懂”。截至9月,全區共辦理被征地農民社保項目32 個,涉及人員900 余人,為3 萬余名被征地農民發放社保待遇6.29 億元。
持續推進全民參保工作,實現“應保盡保”。目前全區參保達30 余萬人,城鄉居民參保覆蓋率達95%以上。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原則,適度穩步提升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按時足額發放機關養老保險待遇、城鄉養老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
提升社保經辦服務質效。加快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拓展“掌上社保”經辦功能,深化大數據分析運用,實現“靜默認證”。截至9月,全區實行網上經辦的企業達1000余家,通過住院結算、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等方式實現生存認證5000 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