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嚴峻挑戰,自貢市自流井區直面挑戰、克難奮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協同做好就業創業管理與服務,探索出一條富有區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進村入戶調查勞動力就業意愿、培訓意愿、創業意愿,摸清勞動力就業底數,建立幫扶臺賬,實施點對點幫扶。據統計,全區具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員1735 人、返鄉農民工428 人、登記失業人員108 人、就業困難人員94人。通過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多樣方式,引導重點群體靈活就業、共享就業、兼業就業。全區城鎮新增就業7068 人,其中靈活就業1129 人、單位就業666 人、個體經營1048 人、其他自主就業4016 人、公益性崗位安置209 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113 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413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3%以內,全區“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大力推動人崗對接,充分利用吸納就業補貼激勵和就業見習補貼手段,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招用重點就業群體強化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補貼力度,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對象就業。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今年新增2 家見習基地,新增就業見習21 人。
積極組織創業活動和創業大賽,大力推動創業服務“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不斷鞏固全面創新創業社會環境。目前,全區申請創業補貼75 人,發放創業補貼47 萬元,創業帶動就業112 人。進一步激發創業活力,加大財政貼息獎補力度,提升貸款額度。全區發放貸款1765 萬元,一家企業轉貸200 萬元,帶動就業198 人。強化平臺載體,幫助大學生、農民工等特定對象渡過創業初期,推動創業平臺提質增效。區內現有2 個創業孵化基地,在孵企業21家,吸納并帶動就業96 人。同時正加快打造全市唯一文化產業市級創業孵化園。
打造“技能培訓+招聘”模式,在充分了解就業重點群體意愿的基礎上,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培訓。結業后舉辦現場招聘會,實現培訓后學員就業率達到50%以上。今年開展“培訓+招聘”6 期,培訓278 人,簽訂意向合同160 份。引入第三方機構,做好培訓全程績效評估,進一步提升培訓實效。對接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開展在校大學生創業培訓、技能培訓,高校學生返校后全面啟動專項培訓計劃。開展各類線下職業培訓953 人,補貼52.77 萬元。組織612 人參加市上免費線上技能培訓;開展區級線上免費技能培訓9 期,培訓231 人次;疫情期間,鼓勵企業開展自主線上培訓,兩家企業培訓職工77 人。
啟動先行兌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通過網絡、電話、短信等渠道,開展廣泛宣傳,確保企業對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有效緩解企業短期經營壓力,加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進程,穩定員工隊伍。全區受理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請388 戶,發放366 戶,惠及職工7807 人。受理“困難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請21 戶,預計發放金額789.62 萬元,惠及職工997 人。積極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發放失業保險金和醫保1370.3 萬元,為8387 人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3.15 萬元,發放失業補助金1149 人,金額148 萬余元。
加強困難救助兜底,新增公益性崗位安置,延長在崗期限;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343 個,累計安置344 人;全區在崗302 人,發放崗位補貼177.8 萬元;臨時性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8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在崗71 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獎補推薦就業、補助吸納就業、補貼提升創業帶動就業。支持貧困勞動力創業,為6名創業貧困勞動力發放創業補貼6 萬元;對131 貧困勞動力實施免費的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發放生活補貼0.6 萬元;本地企業吸納107 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17 人。
積極打造扶貧車間,幫助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在家門口就業;在原已成功打造1 家扶貧車間、1 家扶貧基地的基礎上,新增2 家扶貧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幫助群眾自主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