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王應麟所讀易學書籍及札記書寫研究

2020-02-24 05:27:02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0年3期

王 妮

(山東省圖書館,山東濟南 250100)

王應麟(1223-1296),字伯厚,號厚齋,辭官歸隱后改號深寧居士,慶元府鄞縣人。淳祐元年(1241)進士,寶祐四年(1256)應試博學宏詞科,中選。累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入《宋史·儒林傳》。《宋元學案》有深寧學案以王應麟為學派代表,清代四庫館臣稱他“博洽多聞,在宋代罕其倫比”。[1]《困學紀聞》為王應麟晚年入元后之著述,記其讀書為學心得,自題“開卷有得,述為《紀聞》”,袁桷在元刊本《困學紀聞》序中稱“先生年未五十,諸經皆有說,晚歲悉焚棄,而獨成是書。”則《困學紀聞》所述為王應麟畢生讀書為學之精華,清人對此書尤為重視,為選鈔、為箋注者代不乏人,其中作箋注者有閻若璩、何焯、方樸山、全祖望、錢大昕、萬蔚亭、屠繼序、翁元圻、趙竹岡、黃培芳等,以翁元圻集注本最為流行。今以其中易學部分為研究對象,借助翁元圻集注[2]及今人俞信芳《翁元圻注困學紀聞易拾遺——兼與孫通海君校點商兌》[3]管窺王應麟所讀易學書籍,據(jù)此探討王應麟的讀書札記書寫特點。

1 王應麟的讀書經歷

1.1 幼承義方

王應麟多次表明他受學于其父之事,除了《困學紀聞》之前題語之外,王應麟在記樓昉易學曾言“迂齋講《易》,謂:‘伏羲未作《易》之前,天下之人心無非易;伏羲既作《易》之后,天下之萬事無非易。’又《策問》謂:‘種明逸以易學名,而其后世衡至師道,累葉為名將。郭逵以將帥顯,而其后兼山、白云皆明《易》。蓋《易》之為書,兵法盡備,其理一也。’”稱“聞之先君云”[4]。在《浚儀遺民自志》言“學以先君為師,伯仲自為友,閉門讀書不妄交也。”王應麟之父王撝,字謙父,幼學于樓昉,嘉定十六年(1223)進士。王撝曾試詞學科不中,輒棄去,自誓曰:“他日必令二子業(yè)有成。”[5]

王撝“性嚴急,每授題,設巍坐,命先生(王應麟)與其弟應鳳坐堂下,刻燭以俟,少緩輒叱怒,由是先生為文稱敏疾。”[6]王撝親自訓練王應麟、王應鳳兄弟的捷才,并積極為其兄弟尋找詞科參考資料,如王撝在教授其同年余天錫參知政事子弟后拒收束脩,拱立言曰:“二兒習詞學,鄉(xiāng)里無完書,愿從公求尺牘往借周益公、傅內翰、番陽三洪公,暨往昔習詞學者凡二十馀家所藏書。”[7]

1.2 科舉求學

《宋史·儒林傳》記載王應麟“九歲通《六經》,淳祐元年(1241)舉進士,從王埜受學。”又載“初,應麟登第,言曰:‘今之事舉子業(yè)者,沽名譽,得則一切委棄,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國家所望于通儒。’于是閉門發(fā)憤,誓以博學宏辭科自見,假館閣書讀之。寶祐四年(1256)中是科。”[8]

《宋史》所載傳記資料為刪減所得,據(jù)此僅可知王應麟大體讀書求學經歷:第一,王應麟九歲通《六經》,王應麟以經學為進學基礎。第二,王應麟之師王埜,《宋史》亦載其事跡,“王埜字子文,寶章閣待制介之子也。以父蔭補官,登嘉定十二年(1219)進士第。仕潭時,帥真德秀一見異之,延致幕下,遂執(zhí)弟子禮。德秀欲授以詞學,埜曰:‘所以求學者,義理之奧也。詞科惟強記者能之。’德秀益器重之。”[9]并稱王埜“因德秀知朱熹之學,凡熹門人高弟,必加敬禮。知建寧府,創(chuàng)建安書院,祠熹,以德秀配。”[10]《宋史》摘錄王埜事跡特意強調王埜對詞科的看法,不學詞科之學,故而王埜所授應以經學為主。而關于王應麟之師的說法,還有其他資料記載,如明人鄭真《王厚齋先生小傳》“十六歲從鄉(xiāng)先生吳參倚游,復從王埜受學,得呂成公、真文忠之傳。”元人袁桷《陳君墓志銘》“方宋文治時,立博學宏詞科。番陽三洪公、周文忠公,迄至清顯。至呂成公、真文忠公,闡正學,彌貴重。真?zhèn)髦T徐鳳,徐鳳傳諸尚書王公應麟。”張驍飛《王應麟文集研究》一書曾以王應麟與吳參倚、王埜、徐鳳諸人生平事跡之相關時間考察王應麟師承,吳參倚幾無可考、王埜與王應麟有重合相交時間點,有成為王應麟之師之可能。而徐鳳于宋理宗嘉定十七年(1224)去世,時王應麟僅一歲,故推論袁桷蓋從詞科之道相傳的角度論述,非指師生相授[11]。王氏父子重視博學宏辭科而反受學于重義理之學的王埜,或與王埜師真德秀有關,真德秀為朱熹再傳弟子,曾中博學宏辭,王埜雖求義理之奧,但其學識亦較王應麟父子淵博。由《宋史》摘錄重點推測,目前學界大多認為王應麟受學王埜非博學宏辭,但是不可否認,王埜,是王氏父子所能接觸到的離博學宏辭最近的人。第三,對于考取博學宏辭科的準備,王應麟父子都注意到自己藏書的不足,并通過借書加以彌補,王撝為二子求學拒收束脩而求得允借私家藏書的機會,王應麟借閱館閣藏書,王應麟博學宏辭科的中選、學問的成就離不開公私藏書的支持。經學基礎、名師指導以及大量閱讀是王應麟青年時期讀書求學經歷。

為官之后勤學不怠,每以小冊納袖中入秘府,凡見典籍異聞則筆錄之,復藏袖中而出[12]。

1.3 晚述所學

宋亡后,王應麟杜門不出,朝夕坐堂上,取經史諸書講解論辨[13]。王應麟自作墓志銘《浚儀遺民自志》稱“再入翰苑,三入掖垣,制稿凡四十五卷,才弱文不逮古也。嗜學老不倦,為《困學紀聞》。匯次之書,有《詩考》《地理考》《漢藝文志考》《通鑒地理考》《地理通釋》《通鑒答問》《集解踐祚篇》《補注急就篇》《王會篇》,輯古今言行為蒙訓。其文稿曰《深寧集》,然不足傳也。”(1)宋王應麟《四明文獻集:外二種》,張驍飛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571頁。《宋史》列傳著錄二十三種,張大昌《王深寧先生年譜》列著述三十一種(其中《論語鄭康成注》,云或謂為惠氏棟偽托,未詳),呂美雀《王應麟著述考》在張譜外又增考托名之書八種,呂美雀《王應麟注述考》亦統(tǒng)計三十種。張譜見《四明文獻集》附錄,呂美雀《王應麟著述考》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王應麟晚歲讀書,刪減舊說,成《困學紀聞》一書,為其所重,故自言“嗜學老不倦,為《困學紀聞》”,其子昌世稱“吾父平生書最多,惟《困學紀聞》尤切于為學者。”[14]

2 《困學紀聞》卷一《易》所引書籍

2.1 王應麟札記所引書籍

《周易子夏傳》(2次)《京氏易傳》(4次)魏伯陽《周易參同契》鄭玄《易贊》鄭玄易注(2次)王弼注《周易》(9次)孔穎達《周易正義》(8次)李鼎祚《周易集解》(9次)郭京《周易舉正》(2次)劉禹錫《辯易九六論》王昭素《易論》范諤昌《證墜簡》劉牧《劉長民易》邵雍《觀物外篇》(2次)《八卦正位圖》周敦頤《太極圖說》李溉《卦氣圖》蘇舜欽《復辨》胡瑗《易傳》倪天隱《周易口義》阮逸《易筌》王安石《易解》(2次)司馬光《易說》蘇軾《左傳三通問供養(yǎng)三德為善》《東坡易傳》張載《正蒙》(2次)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答周閎中書》《伊川易傳》(12次)楊時《易說》(5次)《龜山語錄》《程子易傳跋》呂大臨《易章句》游酢《易說》(2次)謝良佐《晁以道傳易堂記后序》晁說之《傳易堂記》《古周易》《嵩山文集》《易規(guī)》(3次)耿南仲《周易新義》《易解義》朱震《漢上易傳》(10次)郭雍《傳家易說》(5次)沈該《易小傳》薛溫其《易義》胡銓《易解》《澹庵易傳拾遺》、李光為胡銓《易解》序、李光《讀易詳說》李衡《周易義海撮要》(3次)洪興祖《易古經考異釋疑》張行成《易通變》(3次)《觀物外篇衍義》馮時行《易論》(2次)晁公武《易廣傳》楊萬里《誠齋易傳》(3次)李舜臣《易本傳》(2次)呂祖謙《東萊易說》(5次)朱熹《答鄭子上問》《感興時》《答曾鞏》《答陳文蔚》《朱文公文集》《詩集傳》《周易本義》(8次)《朱子語類》(13次)朱鑒輯《文公易說》(3次)張浚《紫巖易傳》趙善譽《趙氏易說》楊簡《楊氏易傳》蔡淵《周易卦爻經傳訓解》《易象意言》(2次)楊楫《〈周易元包〉序》項安世《周易玩辭》(3次)程迥(6次)《周易古占法》《周易章句外編》《易傳外編》《古易章句》《周易章句新編》王炎《讀易筆記》馮椅《厚齋易學》(2次)高斯得《恥堂存稿·經筵進講》《易緯》(4次)葉夢得、張震、《尚書》(7次)《詩經》(4次)王安石《詩說》賈公彥《周禮疏》《儀禮疏》(2次)《大戴禮記》(6次)衛(wèi)湜《禮記集說》《左傳》(9次)董仲舒《春秋繁露》陸德明《經典釋文》(10次)《說文解字》徐鍇《說文系傳》《爾雅》李巡《爾雅注》《論語》(5次)《孟子》(2次)《大學》(2次)真德秀《書穎齋記》《孝友堂記》《養(yǎng)正堂記》《西山讀書記》(2次)《大學衍義》《中庸》韋昭注《國語》(2次)《戰(zhàn)國策》《越絕書》《史記》(9次)《漢書》(15次)荀悅《漢紀》《后漢書》(7次)《三國志》(6次)《晉書》(7次)《北史》《南齊書》《梁書》《唐書》(5次)《隋志》《新舊唐志》陳骙《館閣書目》《竹書紀年》吳仁杰《兩漢刊誤補遺》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資治通鑒》(2次)朱熹《通鑒綱目》劉時舉《續(xù)編年資治通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2次)呂祖謙《史說》《荀子》(2次)《莊子》《列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桓譚《新論》《賈誼書》《鹽鐵論》《說苑》《陰符經》《周髀》鄭小同《鄭志》周敦頤《通書》唐仲友《帝王經世圖譜》《顏氏家訓》傅玄《擬金人銘作口銘》《太平御覽》(2次)蘇洵《嘉祐集》周南《周氏山房集》呂陶《凈德集》林光朝《艾軒集》(林希逸《艾軒集序》)湯漢《東澗集》韓愈《平淮習碑》《送窮文》陳師道《后山叢談》何薳《春渚紀聞》邵雍《邵氏聞見錄》邵博《聞見后錄》劉向《別錄》張稘《書文公集后》陳瓘《彈蔡京疏》歐陽修《朋黨論》《廖氏文集序》曾鞏《洪范傳》《徐復傳》《楊文公談苑》樓鑰《止齋春秋后傳序》劉爚《云莊集》曾慥《類說》王楙《野客叢書》馬永卿《元城語錄》沈括《夢溪筆談》洪邁《容齋隨筆》張舜民《畫墁集》(2次)范處義《逸齋詩補傳》劉一止《苕溪集》葉夢得《避暑錄話》喻樗《玉泉語錄》趙與峕《賓退錄》汪藻《為張邦昌雪罪表》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揚雄《覈靈賦》《太玄經》(2次)吳祕注《揚子法言》顏延之《祭屈原文》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未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為韻》陸贄《陸宣公集》薛季宣《都堂審察札子》呂祖謙《己丑課程》張栻《答李季修》《答游誠之》葉適《水心集》魏了翁《答丁大監(jiān)黼》《師友雅言》《簡州四先生祠堂記》《李中父墓志銘》張說《鄎國長公主神道碑》陸佃《陶山集》袁燮《管仲器小論》

王應麟180條易學讀書札記確切引書數(shù)目不可知,存在有些書觀點相同、有些書現(xiàn)已失傳無法查到的情況,其大概引書203種,上述所列書名及文章名亦可推知王應麟之博學,而此處所列僅為易類相關,而王應麟之札記不限于易類,經史子集四部都有涉及。

2.2 所引書籍的特點

第一,易學書籍以宋代易學書籍為主。宋代易學書籍72種,先宋易學書籍10種,多條引用未重復計入,宋人文集中論及易學未統(tǒng)計,而《困學紀聞》卷一論易條目共180條。此72種宋代易學書籍僅為有札記內容可復查者,王應麟之閱讀應該不止于此。而《宋史藝文志》載易類書籍213部,含先宋時代作品,如鄭玄《周易文言注義》一卷王弼《略例》一卷《易辨》一卷等33種,并將陸德明之《釋文》以及《易緯》著作四種等計入,故而可以看出王應麟對宋代易學書籍的閱讀了解,這是王應麟總結宋代易學的基礎,王應麟曾總結宋代古易研究,“《古易》五家:呂微仲、晁以道、睢陽王氏、東萊呂氏、九江周燔。又有程迥、吳仁杰二家。而洪興祖以一行所纂《古子夏傳》為正,以諸書附著其下,為《考異釋疑》。”[15]

王應麟所引宋代易學書籍以程頤和朱子學說為主,其中程頤《伊川易傳》12次,及其四大弟子著作如楊時《易說》《龜山語錄》《程子易傳跋》呂大臨《易章句》游酢《易說》謝良佐《晁以道傳易堂記后序》等,而朱熹僅《朱子語錄》就有13次引用,而又有《周易本義》8次,《文公易說》3次。而另一個引用較多的為朱震《漢上易傳》,有10次之多。

王應麟對宋代易學書籍的引用多于先宋著作,與先宋著作在宋代流存不多有關,但王應麟依然關注先宋易學,如其輯錄《周易鄭康成注》,并引程子言“學《易》先看王弼”表明自己的觀點“余謂輔嗣之注,學者不可忽也。”[16]同時通過其他非易學書籍探討前代人的易學觀點,如:后漢魯恭引《易》曰:“‘潛龍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陽氣潛藏,未得用事,雖煦噓萬物,養(yǎng)其根荄,而猶盛陰在上,地凍水冰,陽氣否隔,閉而成冬。故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言五月微陰始起,至十一月堅冰至也。”又云:“《易》十一月,君子以議獄緩死。”又云:“案《易》五月姤用事,經曰‘后以施令誥四方’,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陰也。”又引《易》曰“‘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言甘雨滿我之缶,誠來有我而吉已。”趙溫曰:“于《易》一為過,再為涉,三而弗改,滅其頂,兇。”漢儒說《易》,可以參考。[17]魯恭、趙溫言《易》見于《漢書》《后漢書》。

第二,王應麟關注易學不限于易學書籍,遍及古籍分類四部,上述所列有117種之多,而這僅僅是180條易學札記中所引。王應麟以他經證易,綜合所讀書籍,諸經合論,如:鳴謙則吉,鳴豫則兇。鳴者,心聲之發(fā)也。“未知獲戾于上下”,鳴謙者歟?“二三子亦姑謀樂”,鳴豫者歟?[18]“未知獲戾于上下”出自《尚書·湯浩》,“二三子亦姑謀樂”出自《春秋左傳》哀公五年,王應麟引用《尚書》和《春秋左傳》解釋《易》。

王應麟接受史事易學觀點,用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解釋卦爻辭,從史事中尋求爻辭的應驗,如“君子無斯須不學也,黃霸之受《尚書》,趙岐之注《孟子》,皆在患難顛沛中,況優(yōu)游暇豫之時乎?《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19]并且這又與上述從史書中探尋儒者的易學觀點相加,故而引用史書較多,尤以兩漢史事較多,出自《漢書》者15次,《后漢書》者7次,這也與王應麟重視漢代文獻相一致[20]。

第三,王應麟對經學的研讀突破文體的限制,上述所列除了書籍名稱之外,還有文章名稱,如傅玄《擬金人銘作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傅玄《口銘》也。《頤》“慎言語,節(jié)飲食”,《正義》用其語[21]。王應麟引用傅玄《擬金人銘作口銘》為孔穎達《周易正義》對頤卦的解釋找出處。王應麟引用的集部文獻里體裁各異,有賦、跋、疏、論、傳等多種體裁,如揚雄《覈靈賦》、張稘《書文公集后》、陳瓘《彈蔡京疏》、歐陽修《朋黨論》、曾鞏《徐復傳》等。

3 王應麟讀書札記的書寫特點

3.1 形式上,與宋代普遍流行之筆記體著作相似,分條記載,上下文無必然之邏輯性

《困學紀聞》卷一易,第1條:“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易之道也。處憂患而求安平者,其惟危懼乎!故乾以惕無咎,震以恐致福。”第2條“‘修辭立其誠。’修其內則為誠,修其外則為巧言。《易》以辭為重,《上系》終于‘默而成之’,養(yǎng)其誠也;《下系》終于‘六辭’,驗其誠不誠也。辭非止言語,今之‘文’,古所謂‘辭’也。”第1條總言易之道,并提及乾九三與泰九三內容。第2條闡釋乾九三文言的“修辭立其誠”,并用《系辭》內容加以佐證。第1條與第2條之內容并未按照《易》之內容來編排,第1條內皆言危者使平,危平關系;第2條皆圍繞修辭、辭,而兩條之間并未有必然之邏輯關系,概皆言《易》而已,余者皆如此。

3.2 語言上,注重駢儷效果,有時會刪減修改原文以達到駢儷效果

第74條:“艮者,限也,限立而內外不越。天命,限之內也,不可出;人欲,限之外也,不可入。”郭沖晦云。而郭雍其原話為“所得在艮,艮者,限也。限立而內外不越。天之命我限之內也,不可出。人欲,限之外也,不可入也。”王應麟刪改“天之命我”與“人欲”相對,而為“天命”[22]。第151條:知識欲高明,故效天;操履貴篤實,故法地。真德秀《書穎齋記》原文為“知識欲其高明,故效天;操履貴乎篤實,故法地。”第11條:《乾》《坤》之次,《屯》曰“建侯”。封建與天地并立,一旅復夏,共和存周,封建之效也。匹夫亡秦,五胡覆晉,郡縣之失也。王應麟所言是否合理暫不討論,但其所列史事的語言在追求駢儷。不僅敘述史事時的語言組織駢儷,王應麟有時在解釋爻意時也是如此,如第14條:“系于苞桑”,三柔在下而戒之也。“系于金柅”,一柔方進而止之也。語言欲求駢儷,是王應麟讀書札記的語言特色,這或許與他長期準備博學宏詞科考試及之后掌制代言有關。

3.3 編排上,注重尋找相似點,并對相似內容進行摘錄組合

其一,王應麟將《易》經系辭、彖辭、爻辭中的相似處組合到一條中。如第15條:蒙之剛中,二也,占而求之曰“初筮”;比之剛中,五也,占而從之曰“原筮”。第16條:童蒙應于二之剛則吉,養(yǎng)之早也。童觀遠于五之剛則吝,見之小也。第17條:信君子者治之原。《隨》之九五曰:“孚于嘉,吉。”信小人者亂之機,《兌》之九五曰:“孚于剝,有厲。”第15條蒙、比《彖》皆言“以剛中”,且皆言“筮”,故而王應麟將蒙之剛中與比之剛中合為一條。翁元圻注探王應麟所言之來源引用游酢《易說》“蒙之初筮者,致一以有求;比之原筮者,再思以有擇。”游酢著眼于“筮”,王應麟著眼于“剛中”。第16條蒙之六五爻辭與觀之初六爻辭,皆言“童”,王應麟用“童蒙應于二之剛則吉”解釋蒙卦六五“童蒙,吉”應于九二,用“童觀遠于五之剛則吝”解釋觀卦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并與九五相對比。第17條將隨之九五和兌之九五爻辭“孚”結合解釋為“信君子者治之原”“信小人者亂之機”,而“治之原”與“亂之機”出自《漢書·楚元王傳》。

其二,結合他人所言而組合成文。如第128條:大畜為學,賁為文。“能止健”而后可以為學,“文明以止”而后可以為文。止者,篤實而已。不以篤實為本,則學不足以成德,文不足以明理。翁元圻注列舉程頤《伊傳易傳》呂大臨《易章句》郭忠孝《兼山易說》楊時《龜山易說》朱震《漢上易傳》內容,其中《兼山易說》“健,天德也。能止天德,其畜大矣。”王應麟以“健,天德也”與“能止天德”結合而成“能止健”,用以解釋大畜為學,故成“能止健而后可以為學”。

其三,綜合各家相同言論。如第137條:經說多依托,《易》為甚。《子夏傳》,張弧作也。《關子明傳》,阮逸作也。《麻衣正易》,戴師愈作也。此三書偽作者皆他人所言,王應麟綜合列舉而已。第166條:程子《易傳》,晚始授門人。止齋《春秋后傳》亦曰:“此身后之書。”劉道原謂:“柳芳《唐歷》本皆不同,由芳書未成而傳之故也。”王應麟將程頤《伊川易傳》陳傅良《春秋后傳》柳芳《唐歷》同列總結沒身后書傳人的情況。

王應麟綜合歸類的讀書札記編排方法與類書的編排方法相同,分門別類編排,只不過《困學紀聞》在大類之下較為自由,其部分小條內容上依舊采用這種以類相從編排方法,甚至從爻辭、彖辭中總結相同內容。編類又稱編題,是習博學宏詞科的基本訓練,王應麟在《詞學指南》一書中曾提及詞科訓練六法:為編題、作文法、語忌、誦書、合誦、編文。詞科準備之編題要求“初編時須廣,寧泛濫,不可有遺失”[23],而讀書札記比較自由,可隨意摘錄,但是方法卻是相同的。長期博學宏詞考試的準備及掌制代言的實踐,不僅影響了王應麟的行文語言,而且對其學術思維產生了重要影響,王應麟眾多輯錄類書籍的編纂以及《困學紀聞》札記的書寫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無怪乎何焯曾評論《困學紀聞》“是書尚不免詞科人習氣”(2)見《三箋本困學紀聞全祖望序》,全祖望引何焯評論為批評何焯之言。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輯注,孫通海點校《困學紀聞注》前附。。

3.4 內容上,讀書札記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選擇較為自由

讀書札記是個人讀書選擇,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困學紀聞》條目的選擇體現(xiàn)了王應麟的學術傾向和個人情感。《困學紀聞》成書于宋亡之后,書中多有身世之感與故國之思,其第一條首言易之道危者使平、易者使傾,王應麟對易的整體理解是想要從多難、憂患中致安平,所以才會在整體基調平和的摘錄中發(fā)出“經術雖明,奚益焉”(第42條)的感慨,才會關注史事,以史事論易,《困學紀聞》之卷十一至十六還有專門考史之內容。王應麟記錄“召平、董公、四皓、魯兩生之流,士不以秦而賤也。伏生、浮丘伯之徒,經不以秦而亡也。萬石君之家,俗不以秦而壞也。《剝》之終曰‘碩果不食’,陽非陰之所能剝。”(第28條)不知是否在為自己尋找存在價值。王應麟仍以宋人自居并反思宋朝,在卷一易學部分有多條論及宋朝史事,如第43條“五陽之盛而一陰生,是以圣人謹于微”,以“我藝祖受命之二年,女真來貢,而宣和之禍乃作于女真”作史事說明。第55條:苕谿劉氏云“夬以五君子決一小人,不曰‘小人道消’,而曰‘道憂’,蓋上下交而志同,如泰之時,然后小人之道不行。若以五君子決一小人,徒能使之憂而已。惟其有憂,則將圖之無不至矣。”愚謂“小人道消”,嘉祐是也;“小人道憂”,元祐是也。

《困學紀聞》還體現(xiàn)了王應麟的學術傾向,注重考據(jù)為其特點之一,如第115條:《系辭》正義云:“韓氏親受業(yè)于王弼,承王弼之旨,故引弼云以證成其義。”愚考王弼終于魏正始十年,韓康伯,東晉簡文帝引為談客,二人不同時,相去甚遠,謂之“親受業(yè)”,誤矣。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啟導后世考志、補志之學,《困學紀聞》卷一也關注目錄考證,如第161條:《館閣書目》:“《周易元包》十卷,唐衛(wèi)元嵩撰。”今按楊楫序云:“元嵩,益州成都人。明陰陽歷算。獻策后周,賜爵持節(jié)蜀郡公。武帝尊禮,不敢臣之。”《北史·藝術傳》:“蜀郡衛(wèi)元嵩,好言將來事,不信釋教,嘗上疏極論之。”《書目》以為唐人,誤矣。王應麟輯錄《周易鄭康成注》,之后輯佚之學蔚為大觀,卷一亦有輯佚條目,如第102條:王肅注《易》十卷,今不傳。其注“噬乾胏,得金矢”曰:“四體離陰卦,骨之象。骨在乾肉,脯之象。金矢所以獲野禽,故食之反得金矢。君子于味必思其毒,于利必備其難。”見《太平御覽》。

王應麟以“通儒”為目標,其學問淵博,注重融通,《困學紀聞》卷一所載內容多融合經史、諸經互解,如第26條:“謹乃儉德,惟懷永圖”,故“甘節(jié),吉”。“盜言孔甘,亂是用”,故“甘臨,無攸利”。“謹乃儉德,惟懷永圖”出自《尚書·太甲上》“慎乃儉德,惟懷永圖”,《困學紀聞》此處慎作謹為避孝宗諱。“盜言孔甘,亂是用”出自《詩經·小雅·巧言》,王應麟引用《尚書》及《詩經》證《易》。第27條:“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故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故曰“自求口實,觀其自養(yǎng)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出自《論語·述而》,“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出自《孟子·告子上》,王應麟用《論語》與《孟子》來解說《易》。

讀書札記是個人讀書所得的記錄,《困學紀聞》是王應麟晚年總結畢生讀書為學所得的記錄,反映了王應麟的讀書特點和學術傾向,《易》經為諸經之首,分析《困學紀聞》易學部分內容可以借此了解王應麟讀書特點和基本學術傾向:王應麟以追求通儒為目標,著作宏富,融匯諸經、合通經史,注重經史百家的貫穿和致用,他對易學的關注突破易學書籍的限制,從史書記載和他人研究中融匯易學思想,其札記書寫既有宋代筆記體小說的通常特點,又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對其札記書寫的分析是讀書筆記研究的個案,有助于其讀書筆記的推廣和王應麟個人學術特點的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伊人操|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婷婷六月| 成人午夜久久|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伊人91视频|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亚洲三级影院|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少妇精品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午夜三级在线|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www.国产福利| 少妇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剧情伊人|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 在线 在线|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啪| 国产流白浆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毛片视频网址|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中文字幕资源站| 88av在线| 97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特级毛片|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91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