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記者 趙覺珵 ●陳洋
為期兩天的20國 集 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結束,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成為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
據日本《每日新聞》23日報道,本次會議是海灣國家沙特首次主辦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22日的討論會上,與會各國代表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交換意見,而23日的討論會則以金融和貨幣為主。
《日本時報》23日稱,與會代表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給世界經濟帶來下行風險,因此各國需要堅定合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22日表示,該組織預測,受疫情的沖擊和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為3.2%,相較IMF年初的預測下調0.1%。不過她強調,世界衛生組織評估認為,通過采取強有力的協調措施,病毒在中國和全球的傳播仍可得到遏制。格奧爾基耶娃稱,全球合作對于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經濟影響至關重要。
標準人壽阿伯丁集團主席道格拉斯·弗林特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也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是對中國和世界的壓力測試,我們將因此看到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對此表示贊同。麻生說:“為了迎接我們共同面臨的風險,我希望擁有龐大財政空間的國家能作出大膽的政策決定。”
據日本NHK網站23日報道,本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當天晚些時候發布的聯合公報中稱,G20成員“將強化對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在內的全球經濟風險的監控。為應對這些風險,將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此外,G20成員還強調,“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推動改革,同時使用一切政策手段,以保護全球經濟免受下行風險。”日本時事通訊社23日報道稱,G20財長會在聯合公報中,寫入將動員所有政策來解決一系列問題的內容,表現出G20有意實現世界經濟持續、均衡增長的意愿。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中國經濟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也免不了被波及。近日,日本、韓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所增加,中日韓之間生產、貿易聯系緊密,也為全球經濟帶來風險。白明認為,面對新冠病毒這一挑戰,國際經濟秩序更需要穩定,不應再有貿易保護主義的情況出現。
日本NHK網站23日稱,中國財長沒有出席本次會議,但代理出席的數名官員就中國正在舉全國之力阻止疫情進一步蔓延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并堅持認為,只要疫情在下月底之前得以控制,就能將其給經濟帶來的打擊控制在最小范圍。
白明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比較明顯,尤其是一季度。但目前,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已經成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中央和地方都認識到,經濟不能等到疫情結束再著手恢復,應該在保證防疫的基礎上將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小。白明提到,中國已經采取大量措施保障生產,這不僅提高了國內對戰勝疫情的信心,也增加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的信心。預計在二季度開始前,如果中國的疫情可以得到全面控制,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長受到的影響有限。▲
環球時報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