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2月23日文章,原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審查的中國野生動物交易王芝琳(音)以前依賴種水稻養家糊口,后來轉向一個更賺錢的行業——滿足一些中國人對奇珍野味無窮無盡的胃口——許多人認為這種消費正是新冠病毒的根源。她說:“養野生動物比種莊稼更掙錢。”盡管非典對果子貍等造成影響,但中國部分地區仍存在把奇異野生動物當美食或入藥的傳統。如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在當前致命病毒中的“嫌犯”角色,已將這種陋習置于中國高層視線下。本周一,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審議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議案。
疫情暴發后,北京已發布禁止所有野生動物交易的臨時禁令。但專家們想知道中國將在多大程度上永久性加強監管。盡管缺乏科學證據,許多中國人仍相信進食野生動物或其器官有助于強身和治病。過去幾十年來的可支配收入增長,也推高人們對此類“美味”的需求。
中國政府一直在加強對野生動物貿易的限制。但一些地方部門鼓勵已成一些農村地區增長引擎的野生動物養殖業。2017年中國的該行業年產值達560億元,約是10年前的5倍。批評者說,很多養殖場是通過在野外捕捉增加存欄量。“野生動物養殖業絕對不可能增長這么快”,一名學者如是說。中國允許養殖并買賣54種野生動物,但一些地方已將列表擴展。專家說,對野生動物養殖和貿易普遍缺乏監管。(作者SunYu等)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2月22日文章,原題:疫情暴發后,中國準備永久取締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一舉行的會議將決定如何監管野生動物交易。這次會議的成果將為中國政府今年晚些時候修訂該國的主要野生動物交易法律定下基調。此次疫情,引發公眾關注進食野味造成的嚴重衛生風險。很多研究人員希望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也有人擔心關閉相關市場可能導致更多交易轉入黑市。
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已發出信號,希望采取措施以防止未來暴發動物傳人的疾病。任何相關決定都將產生法律約束力。研究人員、保護人士等已紛紛為周一的會議提出建議。▲
(作者斯姆里提·馬拉佩蒂,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