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本報特約記者 辛斌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23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并就有序復工復產提出8點要求。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8點要求以及此次會議的總體要求里可以看出,國家對于復工復產、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達成原定目標這些方面的著墨越來越重。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下,2020年還要繼續努力,完成全年的經濟任務。對此,國內外都抱有信心。
中國面臨的一次大考
印度報業托拉斯23日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在會議上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他說,這是中國面臨的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但與此同時,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對于有序復工復產,會議提出8點要求,包括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切實保障基本民生、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在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中,會議強調要打通人流、物流堵點,放開貨運物流限制,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
“大動脈”“微循環”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稱,中國的防疫檢查卡點已陸續被撤,各地交通陸續恢復。在22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交通運輸部和商務部官員表示,中國鐵路、民航運輸網絡正常運行,快遞業穩步恢復,中國郵政、順豐和京東基本全部復工,其他的主要快遞企業整體的復工率也達到66.7%。交通運輸部要求,各地全面落實郵政快遞車輛“三不一優先”政策,“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和“優先便捷通行”。堅決制止擅自層層設卡、封村封路、阻斷交通等行為,打通運輸“大動脈”、暢通物流的“微循環”。
在能源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在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全國大部分煤炭、煉油企業已基本復工復產,電力、油氣開采企業都保持連續生產作業,鐵路運輸企業優先運輸煤炭等重點物資,煤電油氣供應總體充足。
疫情也沒能阻擋“基建狂魔”在基礎設施領域邁進的腳步。23日,在云南省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發改委副主任周民欣介紹稱,通過前期研究,云南省規劃建設的昆(明)麗(江)高鐵,考慮采用時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磁浮制式來建設。路透社稱,這條鐵路將發展旅游業,改善地區交通狀況。
全球出現9萬億美元產能空缺
路透社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受控,中國企業正開始漸進式復工。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50%;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游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游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更快。
彭博社稱,根據經濟學家估算,由于中國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全球市場已出現9萬億美元產能空缺。“從新西蘭龍蝦、墨西哥手工藝者到中國香港的鐘表匠,都受到疫情影響”。疫情對各國的生產、供應及銷售環節都產生系統性沖擊。各國更加關注并期待中國經濟活動能夠盡快回到正軌。目前看,這種不確定性正在得到控制并有所下降。
連平表示,復工復產就要盡可能促進各個相關行業都協調運轉起來,尤其是上游行業恢復速度要更快。他認為,“經過3月平穩運行后,到4月份第二季度開始時,中國經濟秩序走向基本正常的可能性比較大”。▲
環球時報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