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在全球擴散,日本、韓國等疫情較嚴重地區開始大幅度提升應對力度。對于有留學愿望的中國學生來說,這個季節本應是留學申請高峰期,但疫情的肆虐大大打亂了學生和各國高校的計劃。據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影響中國留學生計劃的主要是兩個因素:各個留學目的地的入境管理與學校申請程序,前者由目的國政府決定,后者涉及高校內部決定。《環球時報》記者在幾個疫情嚴重地區與熱門留學目的地采訪發現,中國學生確實應采取不少對應措施。
韓國:幫中國學生進行“自我隔離”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夏雪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韓國教育部向各高校下達了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管控方針。根據教育部的方針,中國留學生入境后需自行隔離14天,不得利用圖書館、餐廳,且應盡量避免出行或與人接觸,校方需在這一期間觀察學生們的健康狀況并監督其是否外出。
韓國各大高校紛紛推遲了春季學期開學時間,中國留學生為了遵守開學前14天隔離期已陸續入境。由于學生在隔離期間無法外出,各大高校正緊鑼密鼓地做準備。
很多韓國高校單獨隔出一棟宿舍樓作為中國學生的隔離區,每名學生將使用帶衛生間的單間。同時,校方每天會為學生送餐,并提供生活必需品。宿舍內部安裝了紅外熱成像儀,實時檢查學生的健康狀況,并配備體溫計,專門負責管理的教職員工每天24小時值守。
為了應對高校資源不足的情況,韓國教育部與首爾市政府成立了中國留學生聯合應對小組,由首爾市政府和區政府提供接機班車,并用首爾市人才開發院等5處臨時居住設施吸納沒有宿舍住的留學生,優先容納有過疑似癥狀卻檢測呈陰性或曾接觸過確診病例卻無處棲身的學生。該設施可由留學生本人自主申請入住,沒有強制性。
為了消除社會上部分人對中國留學生的排斥和警戒情緒,韓國社會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俞銀惠強調,“在韓就讀中國留學生也是我們的學生”,是政府和大學的保護對象,應避免發生排斥中國學生的情況。與此同時,韓國各大高校紛紛聲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建國大學文科學院院長近期向該院426名中國留學生發電子郵件稱,希望大家保重,我們要攜手共渡難關。該校社科學院院長和教授也向院內中國學生發微信和郵件稱,希望患病的中國學生能健康重返校園。建國大學在官網打出中文標語“建國大學與大家同在,中國加油!”還在校內懸掛橫幅。韓國外國語大學也在官網掛出“我們都是韓國外大的學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中文標語。
21日,韓國法務部表示,為防控新冠疫情在社區擴散,將改善相關程序,面向韓國所有高校的外國留學生開放集體延簽業務。由此,可提交集體延簽申請的范圍由原本的部分高校擴大至所有高校。新政實施后,各高校負責人將代表本校留學生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集體延簽。另外,法務部還將構建網上辦理各種手續的系統,包括延簽申請等。此外,教育部計劃通過各級高校,積極鼓勵目前在華且未確定入韓日期和在韓住處的中國留學生休學一學期。
《環球時報》記者從留學中介方面了解到,目前韓國各大高校統一推遲了春季學期的開學日程,但對秋季招生并沒有影響,還是按照正常的日程進行。目前一小部分高校已經發布秋季招生簡章,大部分學校招生的日程將從四五月開始,預計不會受到疫情太大影響。▲
日本:暫時沒采取嚴厲措施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和最初能掌握感染途徑的時期不同,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嚴重的新階段。連日來,幾乎每天都有新感染者出現。目前,日本全國各地都在呼吁停止大型集會活動。對于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和計劃留學日本的學生,疫情的影響不容忽視。
據日本NHK官方網站報道,有較多留學生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已經決定,停止舉辦今年的畢業和入學典禮,670名外國留學生將無法當面領取畢業證書,校方表示將通過郵寄方式寄給本人。不過該校稱,預定在下個月舉行的入學考試將按時舉行,4月開始的新學期也將按照計劃開課。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中國留學生較多的日本大學,都已準備調查表來掌握留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現跡象或有來自感染嚴重地區的學生返校,便會及時要求對方主動在家隔離14天,并及時匯報健康情況等。總體來說,日本高校除了停止大型活動來減少病毒傳播之外,對待留學生態度較為冷靜,暫時沒有采取過激的措施。
一名22日剛從安徽返回東京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本報記者,返校后,導師并沒有要求她采取措施,她本人主動提出在家隔離兩周后再上學,教授表示同意。目前,日本入國管理局還未針對中國留學生制定較嚴格的手續審批、簽證審查等措施。
一名日本私立大學教授對記者表示,日本高校也面臨和韓國同樣的問題——除了大學之外,很多日本語言學校也將迎來大量中國留學新生。因此,已經拿到日本簽證、非入境限制地區(湖北、浙江等)的新生,如果想按計劃入學,最好盡早赴日報到,否則伴隨著日本自身疫情發展,很可能把禁止入境范圍擴大到中國全國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果想要推遲入學時間,則需要盡早與校方溝通,辦理相關手續。▲
歐洲:語言考試延期是大問題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相對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熱門留學目的國,歐洲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時期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入境管制層面,相對仍較為寬松。除了意大利早前宣布全面停止來往中國的航班至4月29日外,其他歐洲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在政府層面都沒有實行旅行禁令。不過,不少歐洲國家的航空公司均暫時停飛連接中國的航線,中國航空公司連接歐洲的航班也減少不少。
“只要擁有有效簽證,中國留學生可以直接從中國飛到歐洲。”柏林洪堡大學學生顧問格拉姆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該大學目前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政策一如既往,也有一些歐洲大學現在建議來自中國的學生自我隔離14天。“目前德國、法國等歐盟成員國大部分院校的申請會持續至六七月”,對于留學申請方面,格拉姆斯表示,疫情暫時不會影響中國學生的留學申請、面試、錄取和簽證。部分院校的面試將延遲或調整為線上。他建議,中國學生可多通過線上與學校進行溝通,并在家中提高語言能力,預習專業知識,認真準備考試和面試。但是,假如疫情屆時依舊嚴峻,計劃下半年赴歐留學的學生很可能遭遇限制。
《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只有少數大學暫時不接受中國留學生申請。比如,德國奧芬巴赫設計學院近期拒絕了5名中國交換生2020年夏季學期(4月開學)就讀。這引起德國媒體的廣泛批評,質疑此舉是“種族主義”行為。該大學已對此道歉,并表示冬季學期不受此規定影響。
對中國留學生赴歐留學計劃影響較大的是語言考試延期。近期,托福、雅思、GRE、德福等留學考試中心相繼發布通知,暫停二三月的各項考試安排。許多歐洲大學針對這一情況調整了政策:英國部分高校延長了雅思成績單的提交期限,也有學校直接將中國學生申請截止日期向后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歐洲簽證中心仍未完全恢復正常運轉,對簽證會造成一定影響。對此,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與申請人進行留學預簽程序面試評估。
“現在是防疫的困難時期,近期有留歐計劃的中國學生應該比以往更早進行準備。”格拉姆斯對記者說,如果遇到某些大學入學部門的歧視,中國學生可以向大學管理部門反映。▲
美國:入境限制解除后 可繼續學業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田秋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赴美留學申請情況比較特殊,不過總體而言,并不會對中國學生造成太大影響。
美國作為中國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地,已經實施了外國公民入境限制令,此限制令不僅針對中國公民,所有赴美前14天內到過中國大陸的非美籍人士都不能入境美國。雖然綠卡持有者等少部分人享有豁免,但絕大部分計劃持學生簽證、從中國赴美的留學生都是被限制的對象。目前還不知該禁令何時解除。
對于疫情爆發前已在美國高校注冊的留學生,美國大學的開學時間基本在1月,早于限制令的發布,此次疫情對于他們寒假后返校的影響不大。對于無法再次入境的少部分留學生,美國大學一般會允許學生暫時休學,等限制令解除后繼續學業。疫情在一些其他國家影響更加明顯,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澳大利亞政府2月1日臨時出臺的入境管理政策,使得逾十萬名中國留學生受到影響。不過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種影響主要是推遲開學、短期休學等,不會對學生最終完成課程、取得學位造成影響。
簽證申請困難對留學生影響也較有限。自2月3日起,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和美國駐成都、廣州、上海和沈陽總領事館暫停普通簽證業務的辦理,很多學生擔心不能按時拿到簽證。事實上,對于今年9月入學的學生來說,此時申請還為時過早,即使是參加暑期項目的學生,也可以從4月開始申請簽證。
疫情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對于正準備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主要是打算今年申請、明年入學的學生。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的舉辦機構美國大學理事會已經取消3月14日所有來自中國的考生考試安排。在中國大陸,申請美國高校重要的考試——如GRE、GMAT、雅思、托福——也已經取消二三月所有考試安排。記者了解到,現在最早的考位可約到5月。
重定考試時間可能會打亂一些學生的復習、申請安排。盛女士曾經在美國擔任中學教師多年,現在在一所著名留學中介擔任顧問,她告訴記者:“美國學生一般高中最后一年才考SAT,而中國學生早在初中就開始準備。目前這些無法按計劃參加考試的學生,很多并不是明年就要入學的,所以推遲一段時間影響不大。對于已經遞交了申請材料、準備面試的學生,既可能參加遠程視頻面試,也有國內的校友面試,疫情對此影響也不大。”
美國高校目前尚未針對留學生和申請的學生發布任何特殊政策。不過校方大多鼓勵學生保持和學校的交流,如果在入境、申請和從事正常學業活動時遇到任何困難,都應積極尋求幫助。▲
環球時報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