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宇
【摘 要】縣級媒體融合轉型勢在必行且成果頗豐,正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在此條件下,挖掘縣級媒體融合的更多可能,找尋更為豐富和堅實的理論支撐尤為重要。本文從文化自信視角入手,嘗試討論縣級媒體融合的必然性、重要性和實現路徑,為縣級媒體融合的長足發展提供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文化自信? ?文化自知? ?縣級媒體融合? ?可能? ?路徑
縣級媒體融合是深化推進媒體融合的必然過程,有助于實現從上至下各級媒體的全面融合轉型,做好縣級媒體融合才能真正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這已經成為業界、學界的統一共識。在此背景下,縣級媒體融合發展正在成為關注熱點之一。
筆者通過文獻梳理和資料搜集發現,學者對縣級媒體融合的判斷和理解多為實務性的討論,結合業界的最新動態和具體實踐展開。如筆者通過CNKI數據庫進行主題檢索(截至2019年2月),以“縣級媒體融合”為關鍵詞,生成有效文獻32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獻5篇,論述的出發點多從媒體自身在新形勢下的存亡問題以及如何在新時期發揮媒體屬性,堅守意識形態陣地等角度切入,落腳在縣級媒體融合的產業需要和效果等方面。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成為新時代的高頻詞之一,但追根溯源,“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個新概念。
“文化自信”在當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屬性,被提高到國家層面,更具有重要性。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偉大斗爭中孕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二、融合之可能:文化自知與自信
文化自信核心內容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因而文化自信的內容指向非常明確,即自信于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所形成并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自信于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筆者認為這種自信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對外的文化自信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在此不作贅述,而對內的自信與縣級媒體融合建設高度相關。也就是說,我們的目標包括做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自信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對內自信包括在本土的文化傳播中,我們同樣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理性認知和高度認同,這一點在縣級媒體的融合過程中有著重要意義。縣級媒體所覆蓋的受眾大多是基層群眾,其傳播的內容也主要以本土信息為主,縣級媒體融合在信息生產和傳播過程中能否做到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化傳承的質量和走向。
三、融合之路徑:無形與有形
文化自信源于道路、理論、制度自信之基礎,這是文化本身的屬性和功能所決定的,而這一論斷背后的邏輯是承認并肯定文化的廣泛、深厚等特點,這既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方法論,所以縣級媒體在進行融合時要抓住這個邏輯,認識到媒體所傳播的文化和媒體自身所創造的文化無處不在。
周汝昌先生在解讀《紅樓夢》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時指出,五色為文,化有造化、變化之意,因而中華文化指的是用文采來“化”我們整個民族的知識、道德、水平,使其不斷提高,也就是天人合一。借助最基礎的力量(文化),動員最廣泛的群眾(基層),縣級媒體融合之路徑充滿可能。
1.無形:內在精神武裝。文化自信的高級目標就是實現國人對中華文化(傳統文化、當代文化)的高度認同和價值同步,從而在精神層面達成共識。這樣理想的狀態對實現縣級媒體融合的最高目標具有指導性作用。要想使更多的受眾在精神層面產生共鳴,縣級媒體在推進融合過程中就要做到保障大多數受眾的利益,滿足大多數受眾的需要。比如因地制宜制定融合策略,扎根本土,服務當地。能廣泛地貼近民眾,關注本地信息,充分利用本土化資源是縣級融媒體的最大優勢。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策略需要在縣級媒體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做到從品牌的打造到內容生產均重視利用本地資源,立足本地現實服務當地民眾。歸根結底,就是將最廣大受眾的利益和需要擺在媒體生產和傳播的首要位置,才能最大程度打動受眾的內心,直擊其靈魂深處,使其形成強大的精神認同力量。
2.有形:外在條件聚攏。文化自信不僅指向構成中華文化的內核要素,也包括自信于文化組成中的各個部件,即“器物”。當下,我國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居于世界領先水平,我國的一些傳媒機構頗具全球影響力。這些“器物”不同于精神層面的文化,但也是當代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國民有理由對此產生自信。因此縣級媒體融合要充分利用這些外在條件,打通關節,破除障礙。以技術條件為例,縣級媒體要切實發揮移動互聯網優勢,在縣域已有媒體基礎上進行融合,以縣級紙媒和縣級電視臺為基礎,整合各類新媒體平臺和資源。在“兩微一端”早已成為“標配”的當下,各地縣級媒體應積極向更多媒體平臺拓展,建立起龐大的新媒體矩陣,充分發揮技術優勢。
四、結語
縣級媒體的融合進程正不斷加快,這是政策引導的結果,也是媒體發展大勢所趨。做好縣級媒體融合,不斷創新融合路徑,在意識形態領域有助于穩固基層主流輿論場;從傳播效果來看,能夠更好地引導受眾、服務受眾;而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這場變革勢必帶動群眾文化領域更廣泛的基層行動,從而反哺文化發展。
因此,本文從文化自信與縣級媒體融合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入手,討論了文化自信之于縣級媒體融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從而提出如何利用文化自信理論促進縣級媒體融合工作的若干思考,以補充現階段學界研究的匱乏,為業界的發展提供可行性思考。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金惠敏.文化自信與星叢共同體[J].哲學研究,2017(04):119;
[3]黃楚新,王丹丹.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J].出版發行研究,2018(12):19;
[4]郭建宇.文化自信與當代中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57-61;
[5]徐希之.縣級媒體融合的邳州探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1):17-19.